第七十一章
推荐阅读:全球天灾 我在柯学世界当五人组幼驯染 召唤玩家后掌门她躺赢了 穿成恶毒后妈种田养崽 我在洪荒开公司搞建设 修仙强者靠种田综艺爆红了 万人嫌靠美貌闯荡娱乐圈 你别看他们 穿书后我靠系统商城暴富 虚拟主播是我隔壁邻居
第七十一章
西府并不总是一团和气。
“姐姐如今攀上高枝了。”夏姨娘一件银白色素面褙子, 戴朵白绒花,阴阳怪气地“何必来寒颤我?我可担当不起。”
于姨娘急道,“两个果子罢了,什么寒碜不寒碜的!”
今日晌午, 双翠阁给珍姐儿送了一碟新鲜柿子, 于姨娘见有六个, 好心送了夏姨娘两个,后者却不高兴了。
夏姨娘叉着腰, “快算了吧, 这可不是一般二般的果子,不托姐姐的福, 妹妹可吃不到呢。”
柿子是从福州运来, 大冬天的, 到金陵便是年底了,又有福饼之称, 宫里贵人们都喜爱。西府王丽蓉和宝哥儿都爱吃柿子,吃了鲜的再泡水晒柿饼, 分给姨娘们的分例就少了,通一年吃不了两个。
去年夏姨娘服侍王丽蓉, 尝了一个,大年夜又分了两个。想不到, 如今厨房就送来了。
于姨娘忙辩解:“我是好心好意。”夏姨娘抢白“行啊, 我就是恶毒心肠,不识抬举,不识好人心”
两人住得近, 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丫鬟忙上来劝, 一个说“大冷天的”一个说“大节下的”,拉拉扯扯地把各自的主子哄回各自的院子。
这个人,好长的耳朵!纪慕云便把“两颗金花生失而复得”的事情讲了,托在手心,“过年您给我的。”
这话说进了于姨娘心坎里:给王丽蓉服完丧,女儿就十五、六岁了,亲事还没个影子。
平日菜肴送来,纪慕云吃不太多,没动过的分给丫鬟,丫鬟们的饭菜可以给家里人。这两道菜,都是紫娟爱吃的。
绿芳激动得脸都红了,把臂弯里夹着的一件杏红色绣折枝花对襟褙子抖开来,给她看里面的暗袋:“这件衣裳您只穿过两回,第二回 就是~就是那天。如今年底了,奴婢整理箱笼里的衣裳,该晒的晒,该拆洗的拆洗。到了这一件,奴婢一摸,哎,就在衣袋里了!”
曹延轩自然是记得的,心里满意她把事情处理的妥当,笑道“今年呢,今年想要什么?”
绿芳欢欢喜喜地,整个人如释重负,搂着她手臂连连摇晃,“还是您沉得住气!当时可把我吓坏了。”
春兰只好安慰:“学的多才好啊,说不定,老爷能给六小姐找一门好的亲事呢。”
上次弟弟来了,她怕弟弟难受,现在见到父亲,就管不了那么多了,抱住父亲一只胳膊呜呜咽咽哭起来,像极了受了委屈的昱哥儿。
是什么啊?纪慕云迷惑,细一瞧,是两颗金光闪闪的花生,一下子想起来,“是不是上回,不见了的?”
还不是得嫁出去,服侍丈夫婆婆,生儿育女。
以前王丽蓉在,四小姐也在,把六小姐压得抬不起头,如今时过境迁,六小姐不显山不露水的,居然攀上纪氏,老爷时常问起,于姨娘也抖起来了!
秋葵好心劝:“如今她们两个是一根绳子,您一个,您又何必得罪于姨娘?”
夏姨娘连连点头,“哼哼,打量谁看不出来呢!”
“看,我说什么来着?”解决了一件事,当时屋子里的人也没嫌疑了,纪慕云高兴起来,“丢不了吧?”
纪慕云也欢喜起来,“一会儿妾身替昱哥儿谢谢宝少爷。”曹延轩却不以为意,“自家兄弟,谢来谢去生分了。刚才你说,什么东西找到了?”
纪长林眼眶也红了,念叨着“都当娘了”的话。满院子丫鬟仆妇忙劝,把两人和吕妈妈、史太太迎进屋子。
丢了东西之后,绿芳紧张的不行,偷偷和紫娟说了,赔不赔钱是小,丢了主子心爱的东西就会丢了差事,以后在府里也不好当差了。当时紫娟听了,劝她听纪姨娘的,缓一缓,“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找出来了。”
春兰倒觉得没什么不好,“老爷觉得好就行了,就连如今,也让六小姐照常过去呢。”
“什么好吃的?”帘子忽然掀起,一个靛蓝衣裳的男子缓步进来,面上带着笑容,“说的爷都饿了。”
后来几个人把屋里找了一遍,唯独没找她身上。
夏姨娘越想越生气,冷不丁站起身,“我怕她不成?等,哼哼,有本事,让老爷别娶新夫人!”
“天天闷在屋里,画个没完没了。”于姨娘嘟囔,“女孩子家,学那么多有什么用!”
曹延轩笑着说“昨日去东府,禧哥儿给了宝哥儿一个淘换来的笔筒,宝哥儿提起昱哥儿,禧哥儿就又给了昱哥儿一个庙里的沙包。”
一墙之隔,夏姨娘也在生气。
纪慕云迎上去,替他解开披风带子,“说今天吃煎茄盒和虾皮鱼丸汤,您就到了。”又看他身后“宝少爷呢?”
秋葵也说:“奴婢看,纪氏是想给于姨娘卖好,又讨老爷的好,来个,一箭两只鸟儿。”
纪慕云认真回忆:当时自己拿着金花生逗儿子,又怕他吞下肚,牢牢攥在手里。后来丫鬟来说,针线房的人来了,自己迎了出去好像是把金花生随手塞进衣袋。
她歪着头,眼中满是欢喜,“您送给妾身什么,妾身都喜欢。”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出府,交给纪慕云安排了。
今日程妈妈没露面,接两人进来的是谢宝生家的,见到纪慕云亲热得很,可不敢托大:“掌柜和妈妈来的路上顺得很,今日也不冷。姨娘看什么时候方便,叫菊香几个叫奴婢一声,奴婢就过来。”
纪慕云不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一进腊月,双翠阁就发生一件好事:
“姨娘姨娘~”绿芳欢天喜地地奔到纪慕云面前,把手里的东西捧到后者眼前,“找到了,找到了!”
又过几日,纪慕云盼得脖子都长了,终于盼来了阔别已久的亲人。
纪慕云谢过,吩咐绿芳送送谢家的,忙忙带三人进了西次间。
“什么金贵东西!”她忿忿地,“不过是仗了双翠阁的势,想给六姐儿按个才女名头。”
院门一关,于姨娘身边的春兰便劝“她是看六小姐如今得了老爷的眼,她却没有出路,一时想不开!”于姨娘团团转,“我哪里不知道!”又责怪女儿“人小主义大,也不和我商量,就跑到双翠阁去了!”
“父亲老了”这个念头,突如其来地涌进纪慕云脑海,令她感到陌生--父亲已经四十余岁了。
绿芳沿着墙边出去,轻轻掩上门帘。
话里颇为欣慰。
和记忆中相比,纪长林鬓角发白,容颜憔悴,整个人削瘦不少,冬天衣服厚,靛蓝色素面长袍裹在身上还有些“飘”,精神看着尚好。
宝哥儿的声音已经混合着昱哥儿的“啊啊啊”,顺着敞开的门帘传进来了。
是曹延轩。
果然,这可不是找出来了?
自从做了母亲,纪慕云有点把院子里的丫鬟们看成小姑娘(其实相差不了几岁),大方地挥一挥手:“告诉厨房,晚上做煎茄盒和虾皮鱼丸汤,素油的。”
“昱哥儿,这是娘亲的爹爹。”她满心激动地抱起大胖儿子,“你要叫外祖父,外~祖~父。”
因在王丽蓉热孝,昱哥儿穿件月白色的棉兜衣,雪白的棉围嘴,戴着上回纪慕岚带进来的银锁片银手镯。他能听懂“娘亲”和“爹爹”,也能偶尔叫出来了,祖父什么的还是第一次。小家伙儿歪着头,用小眼睛盯着面前的陌生人,像是好奇“你是谁啊?”
纪长林怕自己手凉,一时不敢抱,老泪纵横地望着手足舞动的昱哥儿,“像你。”
像她吗?纪慕云自己觉得,昱哥儿鼻子嘴巴像曹延轩,身边的人也异口同声说“像老爷。”
“他眼睛像我。”纪慕云眉开眼笑,把儿子抱得更高些。“那就是像您。”
纪长林把双手搓了又搓,小心翼翼接过昱哥儿,脸上的神情令纪慕云心酸又幸福。旁边的吕妈妈泣不成声,只有史太太,把昱哥儿夸成一朵花。
之后昱哥儿在摇床里玩耍,有宝哥儿日日来逗,小家伙手脚更麻利了,像只小狗似的,在摇床里从这头爬到那头。若是大人把他扶起来,或者他自己用对了力气蹿起来,能抓着床板站一小会,获得所有人赞誉。
东次间里,纪慕云和父亲说着贴心话,“慕岚没来?”
提到这个争气的儿子,纪长林眼角眉梢都是满足,“你弟弟说,上次来过了,这回就不来了,这孩子。”
纪慕云剥开一个熟透的柿子,放一个小小的银杏叶勺子,用豆绿小碗端到父亲面前,“以后,弟弟是在族学还是?”
纪慕岚中了禀生,可以去府学读书。
纪长林却说:“族学的陆夫子、孟夫子,连带状元郎都对你弟弟关照有加。”说到这里,他添了一句,“七老爷大概也关照过。”
提起曹延轩,他的语气平和,一副私下称呼东主的语气,看起来,假如曹延轩本人在屋里,他也会客客气气称一声“七老爷。”
“不单如此,六月你弟弟中榜,七老爷往铺子、家里和族学送了席面,单独给你弟弟一方端砚,一匣湖州狼毫,四块苏墨,四刀上好的纸。”纪长林低声说,“很给我们家颜面了。如今你有了昱哥儿,你弟弟有出息,我年纪也大了,当知足了。”
纪慕云嗔道“您哪里就年纪大了?”
<div class="contentadv"> 不少像纪长林年纪的,还张罗续弦、纳妾呢!
纪长林摇摇头,郑重说,“如今家里什么也不缺,你不用惦记,不要劳烦七老爷,不要张罗回家,有了昱哥儿,更要受本分,好好服侍七老爷。”
父亲年纪大,经历的事情多,担心她在曹府过不好,纪慕云用力点头。
纪长林从衣袋取出一个小小的包袱,“你姨母的信,收着吧。”纪慕云接过来,发现里面厚厚的,似乎不止一封,笑着收了起来,把自己写的回信给了父亲。
该做的事情做完了,该说的也说了,纪长林不由放松,看看墨香的东次间,说道:“你吕妈妈,这阵过的不大好,我劝她搬到城里,她舍不得,又不肯要家里帮忙。”
搬家?纪慕云没听说过,“上回她闪了腰,我还没再见着呢。”
纪长林点点头:“自从你离了家,她来得少了。上回我特意打听,她那个侄儿,实在是不省心。”说着又摇头。
原来,纪慕云几次给吕妈妈银子,连带两个孩子的零花钱,都被吕妈妈的侄媳趁她不在家,偷偷拿走了。吕妈妈去和侄媳理论,拉扯起来,侄儿反而护着老婆,把吕妈妈气得半死。
纪慕云愤然。“爹爹,得想个办法,不能总这样子。”清官难断家务事,纪长林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
吕妈妈自己却不愿别人担心。
“早就好了。”片刻之后,纪长林去逗孩子,吕妈妈揉揉自己的腰,“用了你给的膏药,又看了一回大夫,什么事都不耽搁。”
纪慕云松了口气,问道“您家里还好?两个孩子可好?”
“老样子。”吕妈妈敷衍,岔开话题,问起她生昱哥儿的情况。
纪慕云细细讲了,说起自己喝了两个月的药,昱哥儿结结实实的。吕妈妈怎么听怎么欢喜。
双手比划着,“像你小时候一样。结结实实的,白天玩闹,夜里跟着大人睡觉,好带得很。”
自己小时候,娘亲还在呢!纪慕云悠然神往。既然吕妈妈不愿提起,她也没再问,说一些家长里短的话,又去隔壁逗孩子。
傍晚曹延轩来了,晚饭十分丰盛:
素茄盒鲜美,苹果裹在红红的糖衣里面,包子馅是鸡蛋、金针、香菇和青菜,拌了香油,上锅一蒸,大人孩子都爱吃。
宝哥儿吃了半盘子素包子,挺着小肚子,围着摇床消食:
今日湖广那边的节礼到了,整整四辆车,曹延华派的管事给曹延轩请安,给东西两府的少爷小姐都备了礼物。
宝哥儿收一个小小的红包,里面是十两银子,把昱哥儿的也带来了,现在举得高高的:“看到没,这是你的,上面写着十五。”
喏,昱哥儿紧紧盯着红包,伸手就抓,宝哥儿不肯给,强调“里面是钱,可以花的钱。”
今晚吃了甜的,东次间里,纪慕云便给曹延轩端了一杯普洱茶,曹延轩吹吹热气,笑道:“你家里还好?”
“父亲瘦了,看着精神还好,说了半日的话,”柿子太甜,纪慕云便挑了梨子,用一把小银刀削着。“看到昱哥儿欢喜得很,说,他长的像我。”
曹延轩却不肯承认,“像我的地方多。”纪慕云斜睨他一眼,“他还小呢,待长开了再瞧,不过,儿子像娘有饭吃。”
曹延轩哈哈笑,“你放心,那小子怎么都不愁饭吃。”纪慕云把削好的梨塞到他嘴里,“那可说好了,到时候啊,您带着他和宝少爷读书明理。”
笑语一番,说起吕妈妈的事,“遇到那样的晚辈,真是没办法。”
曹延轩慢慢吃梨,语气略带感慨,曹氏亲眷众多,良萎不齐,什么样的人都有。“还是得把孩子带好,纵不能光宗耀祖,生老病死总得有个依靠。”
纪慕云默然,略带无奈地说:“爷,有个事想和您商量。”
曹延轩嗯一声,用湿手巾擦手,一转念间,已经猜到了,“可是你这个奶娘的事?”
纪慕云点点头,“如果我在家里,能让她租在隔壁,互相有个照应,如今爹爹一个人,倒不方便了。”又夸奖吕妈妈“妈妈是我娘亲挑中的,一直和我们家好,又是金陵人。”
说起来,这对曹延轩不算什么事:夏姨娘是王家家生子,做姨娘之后,家里人在王家过得好好的;于姨娘全家在庄子做小管事,说起六小姐便自豪。
他便笑道,“若是想进府,跟紫娟说一声。平日里,你也能多个人说话。”
就知道他会答应。纪慕云眼角眉梢都是喜意,擦净手,给他福了福:“谢谢爷关照。”
曹延轩扶起她,拉回自己身边,“打算年前还是?”
“缓一缓吧。”纪慕云实话实说“妈妈没提,父亲也没提,是我实是不放心,见到您问一声,根本没和妈妈说呢!”
年前府里的事多。曹延轩点点头,事关昱哥儿,便多问两句:“若是你这个妈妈进府来,是投奔你,还是?”
曹府门槛高,西府主子少,家生子足够用了,东府偶尔从外面买人,经过正经人牙子带进来,有卖身契的。
纪慕云便说:“妈妈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我是想,如果妈妈愿意,就写投靠文书吧。”
这样一来,吕妈妈并不算卖身府里,若两个孩子日后有出息,可以自立、做小买卖甚至读书;另一方面,三人守府里的约束,若是出了事,曹府可以凭投靠文书报官、追究。
曹延轩甚是满意。
纪慕云小心翼翼地斟酌着,“爷,妾身~有件事想问问您。”见他点点头,便问“如今已是腊月,看您的安排,是要在府里过年了,爷,那您~是打算过完年,再动身,还是索性,再等一等?”
意思是问,他还进不进京城赶考了。
曹延轩便把自己和兄长们商量的结果说了,“宝哥儿这个样子,我不放心。”
这么说,他不参加这一届的科考了,离下一科又是三年。纪慕云唏嘘着,一边替他惋惜,一边情不自禁地轻松起来:说不定,他不考中进士,便不会定亲。
“自然是宝少爷重要。”纪慕云真心实意安慰,“您的事,终有云开见月明那一日。”
曹延轩轻轻把她搂在怀里,“不去京城便不去,爷陪陪你,好不好?”她用力点头。
夜深人进的时候,纪慕云拆开父亲带来的包袱,发现有三封信,打开日期最早的一封:
信是今年三月寄来的,看得出,姨母收到了去年腊月吕妈妈带出去的信,知道了她进曹府的事,十分愤怒,又失望至极,在信里大骂,骂父亲“愚蠢、懦弱、不堪大用”、骂纪慕岚“年纪轻轻,整日不知在做什么”、骂她“脑子进水了”,又说你不是我家的人,不归我管。以后各家归各家,不要再写信来。”
纪慕云哭出声来。
姨母,果然还是失望了。
隔壁昱哥儿起夜,隔着一道门帘,纪慕云能听到石妈妈给他换尿布的呢喃,丁兰把小碗摆在炕几倒温水,和昱哥儿啊一声。
过了许久,周遭安静下来,她定下神,打开第二封信:
是大嫂米氏的语气,就在第一封信之后半个月。看起来,这封信大嫂是瞒着姨母寄出来的,说,姨母病了,病得很重,足足病了十来天。米氏没有责怪她,猜测她也是没办法了,又问她,“是不是和慕岚有关?”
纪慕岚很佩服大嫂。
米氏还说,事已至此,让她不要再想,多多保重,谨言慎行,遇事不要出头,忍一时之气,能海阔天空。
信的结尾,米氏安慰“待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燕子南归,终有重逢之日。”
春暖花开,春暖花开。
这四句话,偶尔出现在纪慕云和姨母的书信中,意思自然不像字面那么简单:等当今皇帝薨逝,太子继位,大赦天下,远在西宁卫的姨夫和两位表哥就能获得赦免,重返家乡了。
大嫂是在劝,等姨夫和两位表哥回家了,会给她想办法的。
纪慕云连连点头,仿佛大嫂能看得见似的。她想告诉大嫂,告诉姨母,曹亚轩待自己很好,对昱哥儿也很好--啊,姨母和大嫂还不知道她生了昱哥儿吧?
她忙忙拆开第三封信,日期是今年六月,依旧是姨母语气,大嫂执笔:
看起来,四月她生了昱哥儿,父亲收到消息,欣喜之下给姨母写了信去。这回姨母语气和缓许多,絮絮问她身子如何,有没有吃苦,孩子多重,想吃什么.
纪慕云视野再次被泪水模糊了。
夜间她默默哭了很久,哭得累了,不得不睡到床上去,夜里梦到幼年时,自己在姨母身边。
(https://www.tuishu.net/tui/578762/114934174.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