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之贾玉京 > 第47章 报名趣事

第47章 报名趣事


第47章  报名趣事

        沈岩跟贾琼介绍了万松书院的入学条件,首先是年龄限制。

        书院一般只招收年龄在十四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学生,二十岁以内的要求有童生功名在身。

        二十岁以上的则必须有秀才功名,除非有特别优异者才可能放宽条件。

        学子可以在清明节前五天内,在梧桐镇上书院设置的招生点报名,并且上交一篇自己的文章。

        清明节这天,书院会将符合条件的考生信息张贴出来。

        榜上有名的学子,按照书院的要求,参加随后的入学考试即可。

        考试分为两部分,分别是笔试和面试。

        笔试的规则和科举差不多,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时文,一篇策论,一首试帖诗。

        至于面试考什么,沈岩却没有说。

        贾琼在凤凰镇上住了半个月,他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繁华的镇子。

        这里不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而且民风淳朴。

        这里的居民都很守礼,即使普通的农夫也是如此,这应该有万松书院的教化作用在里面。

        时间很快进入三月,到了书院报名的日子。

        贾琼一个人来到凤凰山山脚下的凉亭,这里就是万松书院的临时报名地点。

        他远远就看到亭子外面挂上了一个招生的告示,上面写着“招生简章”。

        亭子里坐着五个人,其中有一个年约四十岁,面容和善的中年人,应该是书院的教授。

        还有四个人年纪不大,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看穿着应该是书院的学生。

        万松书院,如今是江南有数的大书院之一。

        沈岩说每年来报名的人数,都要超过两千人,所以书院要留出五天的报名时间。

        今天是报名开始的第一天,贾琼来的时候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龙。

        这些人有的衣着华丽,有的布衣青衫,有的还背着行李。

        贾琼站到队伍最后,排在他前面的,是一名背着行囊的黑瘦青年。

        他大概十六七岁,从他的穿着来看,家里应该不是特别富裕。

        他看到贾琼过来,很有礼貌的拱手行礼说道:“在下巨野宋勉,宋叔恒,见过兄台。”

        贾琼回礼说道:“江宁贾玉京,幸会幸会。”

        “贾兄今年贵庚?”

        “小弟今年十三。”

        宋勉惊叹道:“贾兄这么小的年纪,就从应天来这里求学。

        可见向学之心甚坚,实在是让人佩服。”

        贾琼摆手道:“宋兄从山东千里迢迢而来,距离可是比我远多了。”

        宋勉笑道:“说来惭愧,我家家境一般,到大书院求学花费太大。

        跑这么远来万松书院求学,也是因为听闻这里不用交束脩。”

        贾琼没想到宋勉居然会这么坦诚,不由对这个黑瘦青年刮目相看。

        能如此自然的说自己家贫,这是心境非常成熟的表现。

        这时贾琼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你才十三岁,就长这么高了吗?”

        贾琼回头一看,却是一个身高也就一米五出头的小胖子正仰头看着自己。

        他穿着白色丝绸长衫,头上戴着白色镶玉的抹额,腰间系一条白色芙蓉纹锦绣带,上面挂着一块羊脂白玉玦,手里还拿着把折扇。

        看到贾琼转头,他咧开嘴笑道:“我叫陆羽,字南亭。

        松江府人氏,大你两岁。”

        <div  class="contentadv">        小胖子造型很是骚包,气质自带喜感,让贾琼不禁想起了快一年没见的王易。

        他不由打趣道:“陆兄,幸会幸会。

        你很怕热吗,这个天气还带把扇子。”

        陆羽微微一笑,刷的一声打开折扇,炫耀的说道:“这扇子是我在杭州武林街花五十两银子淘来的。

        看到没,这上面可是南宋赵千里画的奇峰万木图,最少值五百两银子。”

        贾琼感觉这小胖子八成是被骗了,不过他也不懂古画,只能敷衍着赞叹了两句。

        陆羽这时问道:“伱说你叫贾玉京,玉京加起来不就是琼吗。

        你也是祖籍江宁的,你表字是什么啊?”

        贾琼心说这个小胖子还挺敏锐,笑着说道:“呵呵,我年纪小,还没取表字呢。

        说来也是与有荣焉,我跟贾琼其实还是远房亲戚呢。”

        “此言当真?那你可认识小诗仙,知不知道他何时出新书?”

        陆羽拍着贾琼的肩膀问道,一副自来熟的样子。

        “是啊,自去年《神雕侠侣》最后一本出完,他可已经大半年没写新书了。”

        宋勉也加入话题。

        贾琼说道:“这个我却不知,要是有机会我会问问他的。

        不过他去年不是去游历九边了嘛,想来也是没有时间写。

        而且他也到了年纪,可能是要准备参加科举了,估计没多少精力写书了。”

        陆羽闻言遗憾的说道:“哎,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你们不是亲戚吗,能不能写信跟他说说。

        偶尔抽空写一点,也算劳逸结合嘛。

        哪怕两个月出一本也行啊,慢慢写也是可以的吧。”

        “我尽量试试……”

        三个人说着话,排队也不觉得枯燥了,不知不觉就轮到他们报名了。

        报名程序比较简单,填一份报名表,再交上一篇自己的文章即可。

        报名表上面有姓名,年龄,籍贯,家庭情况,求学经历,主治何经等几项。

        贾琼很快填完了,陆羽提出要请他们两个吃饭,于是三人就找了个小酒楼畅谈了小半天,才各自散去。

        清明节这天下午,贾琼又来到山脚,凉亭这里贴了一份很长的布告。

        上面写着初审通过的学子籍贯和名字,还有需要在何时前往书院参加考试和一些其他规定。

        他略略数了一下,告示上的名单大约只有不到一千人。

        这就说明,在报名阶段,书院就已经淘汰了一多半的人,选人还是很严格的。

        通过的人里祖籍浙江的占了绝大多数,外省的学子只是少数。

        不过这些外省来的人,能力应该都很强。

        要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跑到异地来求学,万一选不中那不是白折腾了。

        尤其像宋勉这种家境不是特别好的,肯定是非常有信心才会来的。

        他也在名单上也看到了宋勉和陆羽两人的名字。

        喜欢看的朋友帮忙推荐一下,谢谢


  (https://www.tuishu.net/tui/578868/115516837.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