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之蓉哥儿 > 第147章 王熙凤:我没有放高利贷!

第147章 王熙凤:我没有放高利贷!


第147章  王熙凤:我没有放高利贷!

        十万两?

        王熙凤震惊了。

        她在荣国府管着家,每月初一从公中领钱,却到十五发放给各房。

        借助这个时间差,放债抽取利钱。

        一年也不到上千两银子(包括体己钱的利钱)。

        十万两,她得顶着“放贷破落户”的名头,连续一百年。

        赚钱这么容易吗?

        王熙凤酸了。

        ******

        有人说,凤姐儿是放高利贷。

        实际上,《大周律·户律·钱债》中明确规定:“凡私放钱债或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违者笞四十,以余利计赃重者,坐赃论,罪止杖一百。”

        即放债利率最高上限是月息三分,3%。

        而《大周律例会通新纂》中对此还有专门的说明:“如借银一两,按每月三分取利,积至三十三个月以外则利钱已满一两,与本相等,是谓一本一利。虽年月之多,不得复照三分算利,即五年十年亦止还一本一利,此债当取利之禁限也。”

        即使说,如果你借了一两银子,最高利息只有一两,你还二两就够了。

        超过的部分并不需要还。

        违者,即是犯法。

        这是朝廷禁止民间“利上滚利”的明文规定。

        而续书第104回王熙凤放债的利率是“加一钱”,即月息是10%,是国家标准的三倍多,“违例取利”“重利盘剥”的认定均是由此而来。

        但实际上,原文对此多有记述,第39回平儿说“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

        即从红楼六年到红楼十三年,六年间翻出了有几百。

        如果按“加一钱”来算,每月利息是30两,一年360两,六年是2160两,完全对不上号。

        反而按“月息3分”来算,每月利息是9两,一年108两,六年共计648两,与原文“这几年翻出有几百”就完全对应上了。

        所以说,王熙凤只是合理合法的正常放债,并非放高利贷。

        这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

        续书作者不通经济,给凤姐儿安上个“放高利贷”的罪名,属实是冤枉了。

        当然,以王熙凤的身份干这种事,确实不好听。

        一句“丢了荣国府的体面”是轻的,严重些会质疑她的妇功品德,这也是她藏着掖着不敢让人知道的原因之一。

        当然,假借贾赦名义,逼迫张金哥与守备之子双双殉情。

        那三千两银子的血腥味儿,就是另一回事了。

        ******

        羡慕,嫉妒。

        这会子,王熙凤好像吃了柠檬。

        瞧见秦可卿轻描淡写的说出几万两银子,连眼睛也不眨一下,真是让人艳羡。

        “唉,同人不同命啊。”

        王熙凤叹息,却心满意足,转身往荣国府报信儿去了。

        没多久,荣国府就得知了消息,纷纷震惊贾蓉狮子大张嘴。赖嬷嬷在荣庆堂里哭穷抹眼泪,派人来说了几回,贾蓉也没允,咬定十万两不松口。

        甚至浮现怒容,骂道:“再纠缠,十万两都少了!”

        听了这话,赖嬷嬷母子不敢聒噪了,当即大张旗鼓的典当家产,凑了十万两出来,把赖升家的男丁赎买了回去。

        荣国府的主子们,听见赖二家被抄了,赖大家一件件家具摆件往外搬,典当给薛家的典当行,都觉得赖家“大出血”了。

        只有贾蓉,态度很平静。

        荣国府那边的收入,每年比宁国府这边多了三倍多。

        说到底,赖二家只是分支。

        赖大家,才是赖家的主干,财大气粗不是假的。

        宁荣贾府吃了林家的血馒头,花了二三百万两银子建造了一座大观园。

        赖家这边,就能自己起造一座“小观园”。

        可想而知,赖家究竟贪了多少。

        十万两?

        不过牛刀小试罢了。

        “等我可以插手荣国府,再把你们这群刁奴连根拔起!”贾蓉暗暗想道。

        与此同时,宁国府里关押的管事们,也纷纷贬到了京郊庄田里,充当佃奴身份,给宁国府创造利益。

        <div  class="contentadv">        他们私藏的暗账,也收回了一大半。

        其中三成,分给了顺天府,七成进了宁国府的账目。

        至此——

        宁国府的管事阶层一网打尽。

        盘根错节的旧势力被贾蓉连根拔起,连家产都抄没了。

        一时间,贾蓉吃的红光满脸。

        将近三十万两的现银充入银库里,更有无数农田、商铺、宅院划分到了宁国府门下。

        一部分黄金首饰、绫罗绸缎、家具摆设,贾蓉命人清点变卖了一部分,凑够了30万两现银冲入银库。

        剩下的全部封存,清点入册,充入仓廒府库里。

        接着,就是宁国府的人事大变动!

        宁国府各房管事空出来一大半,一众奴仆们恐惧过后,被空缺刺激了职位,这段时间卖命表现。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要获取职位。

        而在府外,凭空多出来百余家商铺,原先商铺的数十名管事也被连根拔起,空出来许多职位,无数人奔走,想要打通关系上位。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宁国府门槛几乎被人踩破了。

        每时每刻都有人上门。

        贾蓉忙的脚不停歇,只有傍晚黄昏,乘轿前往城南仁寿坊的“浣衣院”,才能短暂的歇息一下。

        是的。

        孙嬷嬷监管的那座小院,被贾蓉改为“浣衣院”,把宁国府针织女红和浆洗房的一部分活计,包揽给院里犯奴女眷们。

        贾蓉每天夜里,都会来此歇息一番。

        秉烛夜明,通宵达旦。

        浣衣院里的犯奴女眷们,贾蓉没有发落出去。

        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他做了这么大事,为宁国府补充了将近八十万两的收入,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但野花终究是野花。

        偶尔尝个新鲜刺激可以,吃多了就乏味了。

        都不必旁人提醒,连续在浣衣院呆了大半个月,贾蓉渐渐腻味了,头脑重新恢复理智,觉得自己有些冷落府里女眷了。

        于是乎,往外跑的次数减少了。

        晚上开始留宿宁安堂,先把秦可卿、瑞珠、宝珠主仆喂饱了。

        好好疼爱了几个晚上。

        又去找梅香、春桃、采薇,白天在书房里伺候他红袖添香,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偶尔孙嬷嬷来了,还能增添个刺激。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贾蓉身边女人的怨气渐渐散去,重新恢复了对他的温柔态度。

        然后,贾蓉又不老实了。

        一双贼兮兮的目光,望向了府里的几个女人。

        尤氏、尤二姐、尤三姐、甄夫人……

        养了这么久。

        也该增加一下进度了。

        另外。

        贾珍的妾室们,佩凤、偕鸾、张文花几个,这段时间也冷落了,接近一个多月没去腻乎了,怪想念的。

        还有荣国府的金鸳鸯、袭人、贾迎春……

        李纨、王熙凤、贾探春、林黛玉、薛宝钗这几个媳妇姑娘,也得联络感情。

        “唉,我好忙呀!”

        贾蓉叹息。


  (https://www.tuishu.net/tui/578894/114734662.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