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之蓉哥儿 > 第139章 回京,清理刁奴!

第139章 回京,清理刁奴!


第139章  回京,清理刁奴!

        黑山村保安队训练的如火如荼的时候,贾蓉也在办正事。

        给佃农们淘换新农具,补充庄田里的耕牛,解放劳动力。

        他是认真办事的。

        花钱如流水,源源不断的物资从宁远城拉入黑山村。让乌进孝等人感慨,看到贾蓉办事的态度。也让黑山村的佃农们欢天喜地,感受到新鲜变化。

        另外,关于种田,贾蓉也有一番小想法。

        前往金陵的时候,他就特意采买了一批番薯、玉米、土豆等种子。

        大周开放海禁,这些农作物已传入沿海,但种植效率并不高,因为老百姓不喜欢吃,也不知道怎么吃。

        不过,随着灾害的持续,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在大幅度扩张。

        因为它们的粮食产量,是真的高!

        江宁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主要种植稻米,贾蓉并未打破它的种植环境。

        而关外苦寒,庄田广袤,有些贱田、下等田,就非常适合种植玉米、土豆、番薯等农作物。

        尤其是招揽流民开荒,如果头茬种植玉米、土豆、番薯,粮食产量会大幅度提高,避免死人太多。

        所以,贾蓉与乌进孝等人商议,又找来黑山村有经验的老农,彼此商议了大半天,终于拍板决定——在黑山村划分了一片区域,作为“试验田”,先试着种一茬,如果效果好,再扩大规模。

        不止是玉米番薯土豆,贾蓉还拨出一部分试验田,尝试种植大豆。

        辽东与大豆,天生绝配!

        在后世,谁没有听说过辽东大豆的传闻?

        小日子占据辽东,靠着大豆每年能挣一辆航空母舰,谁不恨得牙痒痒。

        所以,贾蓉特意划出一部分试验田,种植大豆。

        不止如此。

        还因为大豆,以及玉米番薯土豆等农作物的规划调整,贾蓉又拨款在黑山村修建磨坊、榨油坊。给田地浇水的水车也搞了十几辆。

        在庞大资金的投入下,黑山村进入疯狂建设的规划中,每天一个大变样。

        光是在黑山村,贾蓉就呆了一个月,花钱如流水。

        但黑山村的改变也是非常直观的。

        首先,黑山村佃农们的精气神都焕然一新,对未来生活充满盼头,干活更有劲儿,要伺候好庄田,多多种出粮食,来回报贾蓉的大恩大德!

        然后,贾蓉就离开黑山村,前往其他几处庄子。

        白石村、东安村、兴丰村等。

        总共六个村庄,每个规模都与黑山村差不多,贾蓉也是三板斧:请客、斩首、收下当狗。

        第一件事,就是发赏赐,传播自己的仁义之名,争取佃农们的民心。

        第二件事,就是斩首,破坏庄头与管事们的同盟关系,让庄头们选出三个管事来祭天!

        第三件事,就是收下当狗,让庄头与管事们把子侄们选入京城,再组建地方保安队,开始军事训练。

        把整座庄子实际掌控了,贾蓉才投入资金,开始建设。

        当真是花钱如流水!

        “妈的,这次回去,宁府里的刁奴们,必须狠狠宰一次了!”

        建设是需要花银子的。

        饶是贾蓉这次来,已经带了不少银子,早有准备。可真正建设起来,仍是金山银海往外淌,让贾蓉都有些心疼,不禁心底泛起杀意。

        自从穿越以来,他就强忍着自己的暴戾,与宁府里的“刁奴们”和谐相处。

        现在主人饿了,家里的肥猪也养肥了,是时候宰杀了。

        他可是知道,家里的那群刁奴,一个个有钱的很,正好回去之后狠狠收拾一番,贴补家用。

        ******

        在辽东关外,贾蓉从四月份一直待到七月份,直到把宁国府门下七个庄子全都走遍了,花钱如流水,重新建设一遍,方才升起离意。

        “离家小半年,也该回去了。”

        贾蓉泛起思乡的情绪。

        不止是他。

        护卫队的成员,乃至京营军官们全都想家了。

        这一日,贾蓉准备齐全,骑在乌骓马上,领着护卫队与京营军官们离开了黑山村,回返京城。

        在队伍中,增添了不少马车,马车里是庄头管事们的子侄们。年纪只有十来岁。稍微大一些的,便配备了马匹,紧紧跟在众人身边。

        除了马车,还有驼车,满载货物。

        基本上,都是辽东特产。

        有些是贾蓉自己采购的,有些是护卫队与京营军官们采购的。

        好歹出来一趟,总得带点回去罢。

        更何况,贾蓉出手大方,发下来不少赏赐,正是有钱的时候。

        就这样,众人缓慢前行,从黑山村进入关内,又回返京城。

        <div  class="contentadv">        一路上,足足走了两个月。

        直到九月份,贾蓉的队伍,方才回返神京城。

        “爵爷回来啦!”

        “爵爷回来啦!”

        回到宁荣坊里,宁荣贾府的小厮们,以及街坊族人们,再次把队伍团团围住,此起彼伏的大声喊着,一浪胜过一浪,传入两座国公府里。

        接着,宁国府都总管赖升,率领宁国府管事们,来到正门外迎接。

        有趣的是。

        这一次,贾蓉回到宁国府,却没像前几回那样,先与赖升握手,温声宽慰几句辛苦了。

        只是淡淡点头,吩咐赖升准备宴席,招待京营军官与护卫队成员们。

        见状,赖升下意识皱起眉头。

        这个不寻常的表现,让赖升愣了一下,狐疑着去做事了。

        不过,赖升只以为贾蓉在乡下待久了,又加上袭爵,掌握宁国府权柄久了,自然而然产生了上位者的姿态。

        当年贾珍掌权的时候,也是对他“前恭而后倨”的姿态。

        所以,赖升并没想到,贾蓉是翅膀硬了,准备对他出手了。

        回返宁国府,贾蓉先回后宅,在宁安堂见了秦可卿,让丫头们伺候着梳洗换了套衣服。

        然后去拜见尤氏。

        见完尤氏,贾蓉回返向南大厅,命人在会芳园里摆宴,请一众京营军官们与护卫队里的贾氏族人赴宴。

        而焦大、孙瑞等人,因为是奴才,没有资格赴宴,却也被贾蓉赏了一顿席面,兀自在护卫院里摆了,又每人赏了5两银子,当做这次辛苦的“赏钱”。

        “多谢老爷!”

        在护卫院里,贾蓉亲自过来,给众人发放赏钱,每个人领了赏钱,又习惯性的表忠心。

        “吃老爷的饭,穿老爷的衣,给老爷效死!”

        贾蓉笑着拍拍他们的肩膀,满意夸赞一番,然后转身去了会芳园赴宴。

        在会芳园里,这会子功夫已经准备了流水席,一众京营军官与护卫队的贾氏族人已经入座了。

        正在等待贾蓉过来。

        没多久,贾蓉款款而来,众人全都刷一下站起身。

        与贾蓉共同呆了小半年,一众京营军官们耳濡目染的,已经融入护卫队的环境,习惯性的“服从命令”了。

        “哈哈,都坐,都坐。”

        贾蓉笑着走来,摆摆手让众人坐下,然后入席,先端起酒杯敬了几杯,说了一番场面话,接着就让人摆起歌舞小戏,众人吃喝玩乐起来。

        在关外的时候,这种宴会经常也会摆,众人并不陌生。

        没一会子,就有人过来敬酒,贾蓉来者不拒,也开始打圈儿。

        贾蓉的酒量,众人早已知晓,此刻也不劝他,只兀自畅饮。

        一时间,听着戏曲声,阁楼里传来欢声笑语,直到傍晚时分,宴会方才散去了。贾蓉回返向南大厅,一众京营军官与贾氏族人们才轮流过来请辞。

        贾蓉端坐厅上接见了,全都勉励几句,又亲自赏了50两银子+两匹锦布。

        这是之前就说好的。

        贾蓉言而有信,并不赖账。

        一众京营军官们接了赏赐,心里头也感慨万分,忍不住鼻尖泛酸,眼眶泛红,升起不舍的情绪。

        这段时间,是他们人生中最快活最惬意的日子。

        有酒有肉有美人,贾蓉对他们极为尊重,经常犒赏。

        众人跟着他,都愿意给他办事。

        “往后爵爷有吩咐,卑职必定效死!”

        每个京营军官临走前,都郑重地行了个军礼,留下类似的话语。

        贾蓉也都满意点头。

        而京营军官们离去后,就轮到贾氏族人们,贾蓉也都接见夸奖了,每人赏了10两银子,表示奖励。

        族人们也都高兴的离去了。

        至此,贾蓉方才伸了个懒腰,回返后宅宁安堂,迫不及待去见秦可卿。——路上走了两个月,贾蓉早已憋了一团火气,等着释放呢。


  (https://www.tuishu.net/tui/578894/114734670.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