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之蓉哥儿 > 第109章 罢免贾代儒

第109章 罢免贾代儒


第109章  罢免贾代儒

        贾蓉没歇着,慰问完刘勇家里,又赶去下一家。

        这一次,众人对于贾蓉的“慰问流程”都熟悉了许多。

        可看见贾蓉发放抚恤金,允诺烈属长子可以进入贾氏族学里读书的时候,仍是忍不住心头激动。

        尤其是,当护院们把沉甸甸的“慰问礼品”搬入烈属屋里,以及贾蓉掏出蓝皮小本子宣布保护烈属权力的时候。

        无论是谁,都被贾蓉的“三板斧”搞得热血沸腾,恨不能为贾蓉拼命效死。

        这就是所谓的“千金买马骨”。

        贾蓉撒了大把金银,很快就争取了宁国府小厮的“忠心”,包括他“善良大方”的美名都传播出去。

        ******

        贾蓉走了一圈,把宁国府小厮的抚恤金发放完毕,又走访南城水手们的烈属家眷,把他们的抚恤金也发放下去。

        除了抚恤金是翻倍80两足银,其他待遇都与“家里的”一样。

        很快也在南城引起轰动,无数街坊邻居传播宁国府和贾蓉的美名,以至于都羡慕起给宁国府操船的水手。

        而运河上的水手们,在得知贾蓉的举动后,也更是“士为知己者死”,感恩贾蓉的大恩大德,愈发升起为他效死的决心。

        偶尔有独身,光棍一个人,甚至不住在神京城的水手。

        贾蓉也没有遗忘,派人打听他们的身世,寻访到血脉亲人后,把一份抚恤金给了。

        便是他们的丧事,宁国府都给操办了,花钱买了风水宝地,安排了一场集体丧礼。

        这套流程下来,贾蓉银子花了不少,可宁国府上下的“人心”却聚拢起来,集中在他身上,形成他的特殊威望。

        此时,贾蓉在宁国府的话语权,可以说是“一锤定音”,基本上没有人敢反驳的。

        便是走到宁荣街里,亦是无数人崇拜的望着他,千呼万唤的给他请安行礼,想要给他做事。

        即便是西府里的贾母、贾赦、贾政、贾琏等人听了,都不禁夸了贾蓉一句“有能为”的。

        但他们可能没有注意到,即便是荣国府里的奴才,提起贾蓉的时候都是一脸崇拜尊敬,比起贾赦、贾政、贾琏等荣国府男主人要不知道尊重多少。更何况是府外的旁支族人或者邻里街坊呢。

        此刻,已经有一种声音在宁荣坊里流传起来,说“贾蓉”是宁荣两府真正能够“顶门立户”的男丁。

        或许,这种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但已经埋下一颗种子,在宁荣坊的千家万户里生根发芽。

        直到贾蓉做事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这种观念会成为一股隐形力量,推动贾蓉夺取宁荣贾府的至高权力。

        成为实际上的“贾族族长”,获取贾族全部的政治人脉资源,帮助他更进一步,做成更大的事。

        至于现在嘛。

        贾蓉这位“未来族长”,却要奔忙劳碌。一边接见各地上访的庄头,审核入库的秋租。一边拜访贾府的世交老亲们,把从江南带回的礼物,亲自一份份交到每一家的府上。

        可以说,忙的脚不停歇。

        只有深夜回府的时候,贾蓉才能暂时休息一阵子。

        与秦可卿享受鱼水之欢,也把梅香、春桃、采薇、瑞珠、宝珠喊上,增添几分情趣。

        偶尔为了刺激,也会把孙嬷嬷喊来,去书房里偷一回。

        甚至拜访尤氏的时候,偷偷摸摸的占些手脚便宜,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娱乐放松方式。

        除了这些事,贾蓉也走访金陵族人的大杂院,探望他们家里安顿的怎么样,又给添置了些家具摆设,获取金陵族人的忠心。

        便是“贾坤”“贾埂”“贾幸”“贾城”“贾墙”等金陵旁支族人小孩子,甚至是烈属家里的长子们,也被安排进了金陵族学,开始与京城八房的贾族孩子一样读书。

        为此,贾蓉亲自拜访了贾代儒。

        这位“代”字辈的旁支老太爷,是京城贾族义学里的“掌塾“,掌管着整座私塾的学业任务。

        <div  class="contentadv">        当然,他人老年迈,精力不济,就把亲孙子贾瑞安排进族学里,做了个“监学班长”。

        奈何,那贾瑞是个不成器的。

        在私塾里代管,却是个“二皮脸”,对上阿谀奉承,放任不管,捞取金银财物。对下则冷厉严酷,帮着有权有势的哥儿公子欺压弱小。只把好好一个贾族义学管的乌烟瘴气的。

        此刻,贾蓉虽然还没袭爵,坐稳“贾族族长”的职位,但贾族义学何等重要?他却要管一管了!

        当然,手段不能硬来。

        贾蓉先是拜访贾代儒,给他送了一份厚重的“贽见礼”。说了安排金陵族人和烈属长子入族学的事儿。

        这件事,贾蓉是“先上车后补票”,根本没与他这位“掌塾”商议,宁荣坊里就传的沸沸扬扬。

        虽然说,贾蓉有这个权力。

        但贾代儒是长辈,在礼法规矩上,却不能这么硬来。

        贾蓉的这份“贽见礼”,便是这个作用,又在攀谈中语气谦逊的道了歉,给了贾代儒一个台阶下,贾代儒便消气了。

        说完这件事,贾蓉便表示,族里增加这么多人,义学里肯定压力很大,贾蓉说愿意掏钱,资助义学里多请几位讲师,又要给义学里资助菜金,给孩子们补充营养。

        贾代儒听得连连点头,笑着直夸贾蓉有心了。

        有了这个引子,贾蓉便主动请缨,想在义学里做个“名誉司业”,帮助贾代儒管理族学。

        贾代儒沉吟点头,最终同意了。

        他以为,这是贾蓉掏了钱,不放心他们,害怕他们贪污,所以想亲自监督。

        却没想到,贾蓉是想夺取“贾族义学”的实际掌控权力。

        头一天视察,就提出不少“建议”,吩咐贾族义学要立马改正,实际上架空了贾瑞。然后安排护卫队轮流监管,实际上把贾族义学当成军营来管理,实行严格的军管制度。

        那些义学里的哥儿,素来无法无天的。贾蓉在的时候,他们还觉得新鲜,安安分分忍了一天。

        贾蓉一走,他们立刻爆发了,吵架的吵架,打架的打架,想要旷课的就要旷课去玩耍。

        贾蓉安排监督的护卫队,事先就警告了他们,如果遇到不听话的孩子,不要客气,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只要没打死,出了事有他担着!他是要认真整顿京城族学的,谁敢放水,就要严肃处理,踢出护卫队!

        所以,护卫队成员们谁也没留情,真咬牙把几个刺头揍了一顿,让他们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读书。

        事情闹的很大。

        孩子们寻找贾瑞去告状。

        贾代儒都听说此事找来了,满脸阴沉怒气,只把护卫队成员叱骂了一顿。

        理由是什么呢?

        理由是护卫队的成员们,有人是宁国府的奴才。

        贾代儒虽然也认为应该严格管理贾族义学。但护卫队是什么身份,不过奴才,居然敢动手打主子?这是要造反了!贾代儒气的不轻,认为“以奴欺主”问题很严重,比哥儿们旷课还要严重。

        贾蓉很快来了。

        这一次,他没理贾代儒,更没给他好脸色看,直接抬出“贾族未来族长”的身份,狠狠发了一次火。

        “族学,必须要管,不管不行!”

        在贾族义学里,贾蓉面色铁青,大声咆哮,“早听说族学里乌烟瘴气的,没想到竟是这样不成气。吵架的吵架,打架的打架,旷课的旷课,斗鸡走犬的,与奴仆小厮聚众赌博的!这还是我贾族族学吗?分明是个藏污纳垢的腌臜之地!以后,我亲自做这个掌塾。我倒要看看,谁敢在我眼皮子底下造反!不想读书的,就趁早退学,把名额让出来!我这里多的是人想要进来呢。”

        此言一出,贾代儒和贾瑞傻眼了。

        他们祖孙二人没想到,贾蓉竟然“小题大作”,“翻脸不认人”,直接罢免了贾代儒的“掌塾”身份。


  (https://www.tuishu.net/tui/578894/114734700.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