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让你打官司,怎么全都无罪了? > 第73章 都有异议

第73章 都有异议


第73章  都有异议

        所以翟明是认为,不对,是G市公诉院认为,时浩在这个案子中的犯意不明确。

        这就是他们提起抗诉的理由吗?

        不过不管怎样,都算是给了时浩一个机会。

        “辩护人,你对哪个观点有异议?”

        刘林直接不问任真有没有异议,而是直接问对哪个有异议。

        反正没异议是不可能的,我还是省点唾沫吧。

        “都有异议。”

        除了时浩和常嘉航,所有人都愣了。

        都有异议?

        那是什么意思?

        “都你确定?”

        刘林确认了一下。

        翟明在短暂的犹豫之后,同意了刘林的决定。

        但你也没必要每个问题都跟别人商量商量吧?

        不过翟明的回答,同时也是任真的疑惑。

        时浩新找的这个律师,怎么这么虎啊?

        本应该对被告人做出指控的公诉人,竟然在推翻对被告有害的逻辑。

        不过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职责。

        旁边一个法官心里却在嘀咕:“全部都是异议,这还有重点吗”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任真知道,就算明面上没有,在庭外他们该问的也还是会问,所以也就打消了提出异议的想法。

        征求其他法官的意见可以理解,毕竟咱们这是合议庭。

        在开庭前的几天,任真把一二审的判决书和所有材料都快翻烂了,好多问题也没在法律上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同年的6月15日,时浩再次购买了优恩公司的牛奶并保留了小票,6月25日,G市某电视台播出了包含时浩采访的节目。

        相同的东西,从公诉人嘴里说出来,比辩护人说出来的分量还是要重一些的。

        仅此而已。

        这个点怎么就这样坐实了呢?

        会不会太草率了?

        如果仅仅是一个点没仔细研究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很多个草率同时出现,直接把时浩送进了监狱,这就不是草率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见任真点头,刘林也不好再说什么。

        “在一审中,新城区公诉院的公诉人认为,时浩与优恩公司达成三十万元的和解协议之后,在优恩公司再次与时浩联系之前,主观上已有向优恩公司索取两百万的意图,并为此做了一系列准备。

        刘林又看了旁边的两位同事一眼,看的任真很是无语。

        时浩拿了赔偿之后又接受采访,说明他具有继续索赔的意图。

        翟明摇头:“如果时浩早有继续索赔的意图,他应该用更加直接的方式向优恩公司提出要求,而不是通过接受采访的方式。”

        五年前他并没有直接经手过这个案子,当时案子虽然也到了G市公诉院,但他们院只是有派员出庭,具体的公诉职责还是一审的承办人履行。

        这个律师倒好,直接把我们的观点全否了。

        优恩公司与时浩联系,只是为时浩提出所要两百万的机会,并没有制造其犯意。”

        “根据原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时浩和优恩公司在案发当年6月13日签订了《补偿协议》,并于当天就收到了三十万元的补偿款。

        “有了以上推论,公诉人依然认为时浩没有继续索赔的意图吗?”

        <div  class="contentadv">        翟明突然觉得有些滑稽。

        “那我们接下来就重点针对有异议的部分进行审理。”

        “首先,关于时浩的犯意,究竟是不是在优恩公司的引导下产生的,公诉人刚才提到有异议,具体解释一下。”

        任真点了点头,在这个点上,他和翟明的观点一致。

        一审判决这几个点,那可是经过我们公诉院和法院共同认可的。

        这倒还说得过去。

        “我们暂且假设时浩早有犯意,那么按照这个逻辑去思考,单纯接受电视台的采访,能让优恩公司给时浩更多的赔偿吗?”

        “没有。”

        所以对于一审时的情况,他基本只能从纸上得来。

        伱真的是主审法官吗?

        怎么动不动就看别人啊?

        对着材料翻了好久,刘林才确定究竟从哪个问题开始下手。

        虽然还有些细节上的东西可以补充,但大致方向一样。

        据此分析,时浩索取两百万元的犯意早已有之。”

        你比我们都有水平是吧?

        而法官对他的问题,则更像是对辩护律师的发问。

        刘林终于定下了本场庭审的基调。

        人家G市公诉院的同事对某个点有不同看法,说不定是人家水平高,觉得我们的思路有些问题。

        旁听席上那四位,则是互相对视几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不可置信。

        翟明看着原审公诉人的这部分意见,忍不住瞥了旁听席上那几个人一眼:

        “我院认为,其中的逻辑过于牵强。仅凭现有的证据材料,只能认定时浩确实存在拿了三十万元之后,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但是接受媒体采访的这一行为,很难判定为其具有继续索赔两百万的意图。”

        征求原审法官和公诉人的意见,难免会对再审法官产生影响,理论上是不符合规定的。

        开庭前他也跟当时院里经手了这个案子的公诉官聊过,并没有得到额外有效的信息。

        这就是一审法院在这个问题上的逻辑。

        “可以。”

        说到这里,刘林扭头看了一眼身旁的两位法官,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听一下这个案子一审承办人是怎么说的,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公诉人和辩护人,你们的意见是?”

        但如果是了解情况,似乎也不是不行?

        “我觉得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看,显然是不能的。”

        刘林看看翟明,又看看任真。

        乍一听有些道理,但细细一琢磨,完全站不住脚啊?

        刘林从面前那沓材料中抽出几份证据,反复看了几遍。

        当了这么多年公诉人,好像还很少有过现在这种情况。

        不过既然他可以在庭外找人了解情况,法院找来一审的承办人也就显得没那么突兀。

        这么一想,翟明自然也就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看到任真也点点头,刘林满意的看向旁听席。


  (https://www.tuishu.net/tui/578926/115285845.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