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当妻子重生后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过了几天,  张钰青骑着二八大杠,把孩子们从学校接回来吃午饭,听到家属区里的老人说煤老板要建房子,  而且政府还给批了地,拟定了开工时间。

        张钰青一脸兴奋,  如今她手头上的积蓄可以买一套房子。

        不过房子还没影儿,  等建成了再去问问也不迟。

        张钰青手拿两个昨天晚上新缝纫出来的棉花软垫,  给牢牢绑在单车的小椅子上,  旧的拿去清洗。

        抱起陈小南坐在前杠,又抱起陈小起坐在后座的椅子上,让他们先确定是不是舒服。

        “咯屁股吗?”

        “软软的,  很舒服。”陈小起晃动着小屁股说。

        张钰青又看向陈小南:“你呢?”

        “我喜欢这个,比昨天那个好!”陈小南的肉屁股抬了抬。

        “好,  你们坐好,  咱们出发——”

        “原来如此!”见他小衣服的扣子又爆开,张钰青蹲下来嘟囔,“你真的要减肥,我上个月给你改的衣服,才多久,又暴扣子。”

        送走陈小起,张钰青去旁边的五道海幼儿园送陈小南。

        “好可惜,今天看不到陈厂长!”

        午饭后,自行车大军也不少,  一眼看去,  能从马路的尽头,看到另一边的尽头,  乌泱泱一片,张钰青尽量小心,但架不住工人多,张钰青小心翼翼的在车流里穿梭,晃晃悠悠听着车铃声万分谨慎的载着孩子们去学校。

        “那你上幼儿园开心吗?”张钰青继续问。

        张钰青放了心,把他送到小花中班,和老师说了几句话,然后离开了幼儿园。

        张钰青给她整理一下衣领,看着她和熟悉的小伙伴一起离开。

        陈小起没有反驳,笑得像朵花。

        张钰青见了,也忍不住想笑,问:“你们老师对你好吗?”

        来到五道海小学,张钰青双脚先睬地,把陈小起抱下来,将小书包递给她:“小起,阿姨在你书包里,用油纸包了一个牛奶小馒头,如果你饿,就吃了吧。”

        “好呀!”

        “对啊,我挺想见他。”

        “谢谢钰青阿姨。”娃娃头的小姑娘背着书包笑得甜甜的。

        陈小南点头:“开心。”

        隐约能听到另一个女娃说:“陈小起,你妈妈好漂亮,好年轻呀,像个姐姐一样温柔。不像我妈妈,今天早上又骂我,声音好大好大,骂我不喂弟弟吃饭,哼,她只喜欢弟弟,不喜欢我。”

        以前不喜欢上幼儿园的小娃,现在最喜欢的就是幼儿园,这让张钰青颇为惊讶。

        “因为王瑞他们变成大孩子,不上幼儿园,他们打不到我!”

        张钰青把他们的小书包都放进前面的车框内,  为了做一个坚硬又能承重的车筐,张钰青找五金店给她焊接了一个铝合金的大框子,  用倒三角架子固定,  两个小书包放进去刚好,  解放了车把手,  之前书包重,全挂在车把手,她都不好按刹车。

        偷偷回头看一眼张钰青,见到她没走,满脸关切着看她,陈小起牵着小伙伴进了校园害羞的跑走。

        “嘿嘿嘿……”陈小南挺着小肚子傻笑,两颊嘟嘟肉垂下来,小肚皮也笑得一颤一颤的。

        “你俩就别天天期待这事了!”

        幼师那失落又遗憾的语气,让张钰青忍不住耸肩,真是抱歉呐,她不是陈北生,如果她们真的那么想见到他,那她可以让陈大厂长来接一接孩子的!

        上午张钰青去邮局存钱,七千多块钱一直放在身上总是不安全的,现在国家鼓励老百姓多存钱,支持国家建设搞发展,如果存得多,还有一些奖励,张钰青存了六千,身上留了点,简直轰动了一个整个邮局。

        如今国家缺钱,邮局也就有了拉款的任务。

        瞧见张钰青一下子存六千,比得上十个工人一年的收入,而且现在老百姓每个月,都是存二三十块钱一次的。

        “你们咋啦?我听说,存得多有奖励。”张钰青提醒发愣的他们回神。

        “有有有!”

        众人回神,六百张十元大钞,柜台里的工作人员全部上阵数钱。

        邮局的主任:“我们刚好送大米,一百斤,折算下来有十二块钱奖励!”

        “噢,又是粮食……”张钰青哭笑不得,家里还有四十多斤没吃完的大米,现在又来一百斤,但是邮局只送米,她想要油,也没有,只能把两袋五十斤的大米绑在单车上。

        因为吃不完,而且不喜欢吃放太久的陈米,打算回去后分二十五斤给陈北生,分二十五斤给马局长家。

        陈北生给了她钥匙,所以她可以自由进出他的宿舍。

        <div  class="contentadv">        扛着一大袋米,把米倒进米缸里,陈北生最近早上会在家吃饭,也会煮粥,正好这米不错,闻着香,看着也白,仔细挑选的时候,见不到碎石小颗粒,和市面上买的米不一样。

        “……咦?这是他给我买的凉拖鞋吗?”

        他家很干净,每天都会拖地,那地板能反光。

        张钰青是穿着袜子进屋,走出来时,才注意到鞋柜里粉色的凉拖,和她的鞋码一样大,带了一点淡淡塑料味儿,整整齐齐摆放在一大两小三双凉拖鞋的旁边,她拿起来看了眼,三十六码!

        昨天上午来接娃都没看到……这男人……

        张钰青放下鞋子,心里有点谈谈的甜,但很快又摇了摇头,他们不合适,不能有不该有的遐想!

        去菜市场对面中药铺子里买了一些八角桂皮之类的卤料。

        之前陈北生的那个警察同学,帮张钰青收走了那几袋子破布,让张钰青将计就计赚了几千块,所以打算好好感谢一下他。

        九毛一斤的肉,买了二十五斤,再买十斤鸡蛋,打算回去做卤肉、卤鸡蛋。

        曾经读中专的同学爷爷,是宫廷御厨,会做很多卤菜,张钰青常常去同学家玩儿,和那个性格古怪的老爷子学了一手,今天买这么多菜,做好了后,也不是打算摆摊偷偷销售,而是想着送人,送舅舅,马局长,肖军,陈北生。

        大家都送一些,还不够分的。

        回去后,把肉焯水,把鸡蛋煮熟剥壳,用油和冰糖炒糖色,放入鸡蛋和肉,加入用香料熬煮的一大盆卤水没过食材,做完这些,张钰青换新的蜂窝煤,把旧煤灰夹出来,煮了饭,下午四点出去接孩子。

        “钰青啊,做啥好吃的?”

        “钰青,闻着你家在卤肉,小小年纪,还会这门手艺?”

        “刘爷爷,赵爷爷,我也是和一个老爷子学的!”张钰青来不及回答太多,踩着踏板上了自行车离开家属区。

        把孩子们接回来,下午炎热,刚想打开风扇,才发现家里停了电,张钰青炒好了菜,瞧见陈小南踩着小凳子,偷偷打开冰箱的门,把微微融化的绿豆冰棒拿出来:“钰青阿姨,冰棒说它想被我吃掉?”

        “不能吃!”张钰青想也没想拒绝。

        “可是……”陈小南嘟嘴。

        张钰青把最后一道芦笋丝炒肉端上桌,洗干净锅,收拾好灶台:“先吃饭,再吃冰棒!”

        “耶……”陈小南和陈小起都很开心。

        晚餐吃凉拌木耳,芦笋炒肉丝,两个孩子胃口好,特别能吃,一小碗饭三两下扒干净,隔壁的严奶奶见了羡慕不已,她家的小孙子才三岁,是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喂饭追着跑,简直要她老命!

        “严奶奶,我炒的菜多,给您盛一点去吃吧?”张钰青大方地道。

        刚住来这些天,她得到了老人不少帮助。

        严奶奶探头,色香味俱全的菜,看着确实好吃,闻着又香,比饭店大厨炒出来也不差:“那我也不和你客气,我端过去试一试!”

        现在买菜油,还是要油票的,张钰青就炼猪油炒菜,但她放的油不重,孩子肠胃弱,吃不得重油的菜。

        不过相比她这种天天买肉吃的,也有那种总把鸡蛋当肉吃的,严奶奶就是一个,老人从苦水里泡过的,最好的菜,不过是两个鸡蛋炒韭菜,所以孩子不爱吃也正常。

        果然没过多久,有人来敲门。

        张钰青走过去开门,严奶奶给送来了一个小南瓜:“钰青,你做的菜好吃,我孙子吃了一整碗饭,最喜欢吃笋丝炒肉,酸酸的,下饭哩!”

        张钰青笑着接过小南瓜,正想做南瓜粑粑。

        转身去厨房,家里有秋笋,是在乡下竹林里挖的,很大一个,切成丝后,用水泡会儿,口感更好:“严奶奶,您拿点笋过去吃,那道菜,我给放了点醋。对了,炒之前,用水泡会儿,去除涩味,吃起来更香。”

        互相赠送菜,大家表示很高兴。

        第二天,卤肉卤蛋做好,张钰青牵着两个孩子去第九厂的厂门口,等陈北生出来。

        阳光照在梧桐树叶里,斑驳树影洒在俊雅的身姿上,降低了凌厉的美感,只增加了几分无害的文弱书生气质。

        厂里失窃事件结束,又多了新的问题。

        陈北生调查到,车间生产的玩具出货后,竟被偷偷送到其他地方再加工。比如,他昨晚发现那些人,会换大一号纸箱,塞各种珍贵古董字画,再运往港口,输送到其他东亚国家,赚取巨额利润。

        陈北生发现后,没有打草惊蛇。

        “是给我的?”一盒卤肉,切薄成一片片,光闻一闻,就忍不住想吃,陈北生受宠若惊。

        张钰青见他没接,盖上盖子,强硬塞过去:“吃吧,我做了很多!”

        “……谢谢。”陈北生认真道谢。

        嗓音喑哑,神情疲惫,看样子是有几天没能休息好,但不影响美貌,唇红齿白二十四岁的大好青年依旧吸引了一些过路女青年倾慕的目光。


  (https://www.tuishu.net/tui/579016/114907649.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