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过小年辞灶
推荐阅读:前夫宠妾灭妻!公主转身改嫁疯批残王! 倾城公主要选夫 末日:我打造无限列车 总裁情人劫 我福运小农女,开局解锁冰箱很合理吧 无敌修仙:从废柴到仙帝 绝了!奶娃小手一指,家里遍地金子 三千雪 继承人的小甜妻 驭兽狂妃,生崽后被帝尊逼婚了
高枫作词作曲且演唱的歌曲《大中国》中唱到——
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家里盘着两条龙
是长江与黄河呀
还有珠穆朗玛峰儿
是最高山坡
我们都有一个家
名字叫中国
兄弟姐妹都很多
景色也不错
看那一条长城万里
在云中穿梭呀
看那青藏高原
比那天空还辽阔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经过那个多少
那个风吹和雨打
我们的大中国呀
好大的一个家
永远那个永远
那个我要伴随她
中国
祝福你
你永远在我心里
中国
祝福你……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和真诚的祝福。
中国的名称“中国”源自周朝时期最早出现在《尚书》中,根据《尚书》记载,周公旦在编纂这部史书时使用了“中国”一词,赋予它崇高尊贵的地位,象征着中国是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另外,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陕西出土的西周祭器何尊上的铭文也明确提到了“中国”一词,进一步证实了其悠久的历史和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个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各民族传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人口数量最多的汉族与少数民族统称“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大约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大约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大约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20世纪初辛亥革命胜利后,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繁衍生息,到了汉代通过文化交融使汉族正式成型,奠定了中国主体民族的基础,后来华夏族又通过与周边民族的交融,逐步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局面,人口也不断攀升,到宋代中国人口已经突破一亿,清代时期人口突破四亿,到2005年中国人口已突破十三亿……
中国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绚烂多彩,是东亚文化的代表,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中国各民族生活区域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的差异,各民族在人文、经济等方面也形成不同的特点。
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主要有诗词、戏曲、书法、国画等,重要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千米。中国目前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秦岭和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以北称为北方地区,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温度带属暖温带,干湿地区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秦岭淮河以南称为南方地区,南方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温度带属亚热带,干湿地区属湿润地区。
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主要是旱地,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地区土地资源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北方的民俗风情也有差异。
绿子的姥姥所居住的安丘磐石镇属于齐鲁大地昌潍大平原上的一个普通村庄,属于典型的北方地区。
在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特别隆重庆祝的日子,这一天被称为小年,有点地方叫“辞灶”或者叫“送灶王爷爷”,家家户户要举行特定的仪式迎接小年,在北方不同地方,叫“辞灶”或“送灶王爷爷”,这天的习俗源远流长,传说中,灶王爷这天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的功过,大家平时对灶王爷无比尊敬,做好饭要先敬给灶王爷,初一十五忘不了给灶王爷敬香烧纸,祈求灶王爷爷保佑全家男女老少天天平安!灶王爷爷一位这么重要的人物,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他都要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的功与过,为了求助灶王爷爷上天对玉皇大帝说好话不报恶,人们可是费尽了心思呀,腊月二十三这天辞灶的时候,聪明的人们会用柿饼、花生、瓜子和点心等供品辞灶,有人家还会在灶王爷神像前供一个用麦芽糖做的糖瓜,想用这个粘牙粘嘴的糖瓜粘住他的嘴……其目的在于请灶王爷爷吃了这些供品后嘴巴变甜,上天见到玉皇大帝的时候只说好话说好人好事不说坏话。
俗话说,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就是同为北方地区,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是不同的,有些地方流传着从腊月二十三到过年的各种顺口溜,以此表达出按照中国农历从腊月二十三至大年三十期间的不同风俗习惯,有些地方称腊月二十三为祭灶节,人们会用糖瓜祭拜灶王爷,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将腊月二十四定为大扫除的日子,寓意着辞旧迎新;将腊月二十九定位蒸馒头的日子,寓意着来年生活平安喜乐富足吉祥如意蒸蒸日上。
请来聆听北方地区某些地方流行的关于腊月二十三的歌谣——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写福字,
二十五扫尘土,
二十六割大肉,
二十七宰小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对联贴门口,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灶王爷爷要上天,
糖瓜甜甜嘴儿粘,
粘住灶王爷好话传……
在绿子的姥姥家安丘磐石镇,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小年在安丘磐石镇称得上是一个重要节日,按照祖祖辈辈流传至今的风俗习惯,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心情愉悦喜气洋洋地迎接小年的到来,这里的主要习俗包括祭灶神、吃糖瓜、贴灶君像和剪窗花,如果将春节比喻成一首优美欢快吉祥的交响乐,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进行的所有活动就是这首交响乐的序曲,小年拉开了春节的帷幕,标志着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
这天早晨,和前几天的早晨一样,绿子起床后首先在宽敞明亮的大天井里自由自在地玩了一会儿,旭日东升,大太阳红彤彤的笑脸喜气洋洋,绿子心情舒畅,伴随着从梧桐树上飘落下来的阵阵鸟鸣,她在院子里蹦呀跳呀,蹦蹦跳跳,又是跳绳又是做操,玩得不亦乐乎!
姥姥笑眯眯地走到绿子面前,万分喜爱地拉着绿子的热呼呼的小手说:“宝贝疙瘩绿子,快到屋里读会儿书写会儿字,吃过饭好陪着姥姥一起辞灶。”
绿子扬起红扑扑的小脸蛋儿问姥姥:“姥姥,辞灶是什么,什么是辞灶呀?”
姥姥握紧绿子的手笑眯眯地说:“辞灶是什么呀,嗯,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绿子心中默默地想:“奥,老天爷,辞灶,到底什么是辞灶呀,我怎么从来没听到妈妈说过辞灶……辞灶是不是乡村的迷信行为?”绿子和妈妈在济南玫瑰镇生活了这么久,她却从来没有陪着妈妈辞灶过。
“姥姥,辞灶是不是一种迷信行为呀?”绿子看着姥姥满怀好奇地问。
姥姥笑咪咪地说:“辞灶可不是迷信,是老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绿子接着依然好奇地问姥姥:“姥姥,辞灶是老辈人传下来的,辞灶应该很老很老了,像一个没用的老古董一样对不对?”
绿子这天真无邪的问话让姥姥忍俊不禁,姥姥轻轻松开绿子的手,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再低头看着绿子说:“姥姥的宝贝疙瘩绿子呀,天上的太阳多么古老,可是人人离不了太阳,万事万物离不开太阳,万物生长靠太阳!很老很老的东西也许是最宝贵的最有用的,宝贝绿子你把姥姥这番话牢记在心里吧!”
绿子对姥姥说的心服口服,绿子对姥姥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啊!她向姥姥点点头说:“姥姥说的对极了,是呀,还有像河水哗啦哗啦流淌的河流,星星,月亮,青草,大树,等等,它们都很古老,可是世界上不能没有它们呀!姥姥我说的对不对?”
姥姥大声告诉绿子:“姥姥的宝贝疙瘩绿子说的对极了,说的好极了,百分之百对!”说到这里姥姥抬起左手看看手腕上戴的卡通手表,说给绿子:“好宝贝绿子,时间来得及,咱们听你妈妈的话按计划进行,你抓紧时间完成你的晨读任务,姥姥拾掇饭菜,现在绿子弄明白了辞灶的意义,早饭后你愿意陪着姥姥辞灶吗?”
绿子脱口而出:“我一万个愿意!”
早饭姥姥做的和每顿饭一样好吃,金灿灿的红枣小米粥,煮鸡蛋,香喷喷的白菜猪肉饺子是姥姥今天早上现包现吃的,比起妈妈在超市里买的速冻饺子,姥姥亲手包的水饺太香了,简直香掉牙了。
上午九点半,绿子陪着姥姥开始辞灶。
姥姥首先将天井东侧压井边高高的水泥台上的洗脸盆里倒满温水,接着和绿子用舒肤佳牌香皂仔仔细细把手洗了三遍,特意用一块簇新的毛巾两个人擦干净双手,紧接着姥姥和绿子前后脚走进北屋里,姥姥拿出早已备好的灶王爷像贴在雪白的墙壁上,转身打开壁橱,从中拿出三个洁白的盘子摆在灶台上,又拿出一个装满麦粒的茶碗摆在灶台上。
姥姥将三柱“莲馨香”插在麦粒间,拆开一大包青岛钙奶饼干,让绿子每个盘子里放五块饼干 ,姥姥怎么吩咐绿子就怎么照着做,姥姥姥姥就像会变魔术,她从壁橱里依次拿出来好多好多的好东西,有年糕、蜜三刀点心、花生芝麻酥糖、老北京糖葫芦等等,这些好东西姥姥把它们摆在一个盘子里,绿子站在姥姥身边好奇地看着,心想这么多好东西供给灶王爷爷应该可以了吧,想不到姥姥又拿出来三个大红苹果,三个金红色的蜜桔,摆在另一个盘子里。
摆好了供奉灶王爷的点心糖果之后,姥姥用按亮打火机点燃了香,又拿来一大摞烧纸放在灶王爷面前的地面上,屋子里燃起一股很好闻的香味。
东屋墙壁上的闹钟当当当的响了10声。
姥姥拉着绿子跪在灶王爷爷的画像前,再次按亮打火机点燃了烧纸。
麦粒间的香悄悄地燃烧着,屋子里芳香弥漫,姥姥拉着绿子的手站起来,转身拿出一大摞用箔叠好的元宝、大红纸粘的钱袋子、粮袋子好多个(准备灶王爷爷从天上返回家里过年时装钱装粮用的),小心翼翼地放进正在燃烧着的烧纸里面,片刻之间,姥姥又从白墙壁上取下“灶马”放进火里。
姥姥虔诚的拉着绿子的手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接着双手合十举在胸前轻声细语的念叨起来——
今天腊月二十三,
灶王爷爷上西天,
多带粮食多带钱,
七天之后来过年……
灶王爷,见玉皇,
甜言蜜语报吉祥,
五谷丰登粮满仓……
请求玉皇大帝,
保佑全天下人,
赐福全天下人,
多多降福中华民族,
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保佑我全家平安喜乐,
生活和和美美财源滚滚,
保佑绿子天天平安快乐……
(https://www.tuishu.net/tui/598020/56893931.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