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120章 小臣之戒

第120章 小臣之戒


  接下来的故事,自然就是张仪来到楚国,被一肚子怨愤的楚怀王囚禁了起来。

                  张仪之所以敢主动向秦王请缨来到楚国,当然已经安排了后手。

                  这个后手就是楚王嬖臣靳尚。

                  靳尚对楚王的宠妾郑袖道:“秦王甚爱张仪,将以上庸六县及美女赎之。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这是《战国策》对这件事的记载,但很显然事情不可能只这么简单。

                  陈凡是读过《史记》的,司马氏记载的靳尚发言可是个连环招。

                  除了用移宠恐吓郑袖,让郑袖帮张仪说好话之外,靳尚还劝说楚怀王,咱们楚国现在已经没有朋友了。

                  好不容易秦国递来橄榄枝,咱们如果不接,又杀了张仪,高调跟秦国决裂,那就在这天下间彻底孤立无援。

                  天下群雄也不会再拿咱们楚国当盘菜了。

                  靳尚一个嬖臣,一个小人物。

                  太厉害了。

                  这说辞,这逻辑,一般人还真就被说动了。

                  但陈凡关注的不是靳尚这个小人物,而是一个比靳尚更小的小人物。

                  一个楚宫中的奴仆……甚至他都没有名字,书中记载的他只有一个代号——小臣。

                  因为靳尚和郑袖的游说,原本杀气腾腾的楚怀王非但把张仪放了,还听了张仪的劝说,跟秦国结了盟。

                  靳尚也算是在楚国立了“大功”。

                  但为了防止张仪再次变卦,靳尚便跟楚怀王主动提出,要跟着张仪去秦国,说白了,就是监视张仪履行在楚国立下的承诺。

                  可就在靳尚离开后不久,楚宫中有一名小臣,说是小臣,大约相当于奴仆。

                  靳尚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他,这个小臣怀恨在心。

                  这时,有魏国一名名叫张旄(音:毛)的大臣出使楚国,这名小臣找了个机会给张旄出了个阴招。

                  “以张仪的聪明头脑,在秦国楚国都得到重用,哪还有您出头的机会?”

                  “您不如暗中派人刺杀靳尚,楚王一定认为张仪是幕后元凶。”

                  “等楚王跟张仪翻脸,您的机会也就来了。然后秦国和楚国打起来,谁都无暇难为你们魏国了。”

                  张旄依计而行。

                  局势的法杖果然就像小臣预言的一样,秦楚两国兵连祸结,然后各自为了争取盟国,秦楚都向魏国示好,张旄的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

                  陈凡看到这,用书签夹在这一页,然后缓缓合上了《战国策》。

                  其实以陈凡对历史的了解,这段记载大抵是虚构的。

                  秦楚两国后帘也没有兵连祸结。

                  这一段故事可能和公孙衍的一段经历搞混淆了。

                  但这个故事的内容却很有深意。

                  因为他表明了核心位置周边的小人物,竟然也可以左右大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政策走向。

                  记得宋朝大学者吕祖谦写过一部编年史《大事记》,虽然打定主意只考订史料,不加褒贬。

                  但在提到靳尚之死的时候,吕祖谦还是忍不住仔细叮咛,说这是“小臣之戒”。

                  “小臣之戒!”陈凡抻着头,看着窗外,口中喃喃道。

                  “嗯~~~~~~~~~~舒服!”

                  就在这时,他的身后郑应昌不知不觉间已经起床,正在伸懒腰。

                  看见陈凡坐在桌前看书,他凑了过来看了一眼:“嗯?《战国策》,你这东家对我胃口,成天读经,太没意思,看到哪了?”

                  陈凡转头看他:“靳尚之死。”

                  郑应昌没有凳子,干脆坐在不远处的床头:“靳尚之死,小臣之戒。看到这了?这小臣也是把人心拿捏得甚好,张旄这老小子倒是捡了便宜!”

                  陈凡听到这,突然心中茅塞顿开。

                  他豁然起身就朝外走。

                  “干嘛去?不吃早饭?”

                  “有事,不吃了!”

                  “那皮猴子们的早饭谁伺候?”

                  “你!”

                  “呃……”

                  ……

                  凤凰墩·徐府。

                  一大早,徐家人聚在一起正在用朝食。

                  有下人来禀告,说大公子徐拯的蒙学夫子求见大老爷。

                  徐述闻言,皱眉看向身边的徐怙:“他来干嘛?”

                  徐怙耸了耸肩:“我也不知道啊。”

                  倒是徐拯听说老师来了,高兴站起:“我去见见夫子!”

                  这些天,连着打喷嚏,他在家屁都闷臭了,心思早就飞去了弘毅塾。

                  徐述皱眉道:“咋咋呼呼,成何体统,吃完饭再去。”

                  说罢,他放下筷子擦了擦嘴踱步出去了。

                  来到外院,只见陈凡正在喝茶,徐述拱手道:“不知陈夫子清早来访,所为何事?”

                  陈凡也不绕圈,开门见山道:“那日在县衙听小石公说,县衙的存文中少了两张草河边码头的赁契?”

                  徐述看着对方,搞不清陈凡为什么突然造访提起此事。

                  他淡淡道:“确有其事,县尊大人已经命人去查。”

                  “小石公,我那日听完后回去想了想,这件事恐怕要小石公派人三五不时去县衙打听,最近应该就有结果。”

                  以陈凡的猜测,这两张码头的赁契存文肯定是被杨廷选给暂扣了。

                  然后交给体己人来打理。

                  多半会在卸任时再还给徐家。

                  但现在杨廷选的目标已经不是海陵,而是苏杭两府同知的位置。

                  经营本县自然就不用太过上心。

                  这时候徐家只要盯着去要,杨廷选必然会考虑到徐述岳父车家在浙省的影响力,转而将赁契交给他。

                  反正他也不用在海陵经营人脉了,三年后直接升迁走人,为此得罪车家,不划算。

                  陈凡本以为徐述听到这话后会大为意动。

                  谁知徐述只淡淡道:“求人办事,哪有天天上门催促的道理?”

                  徐述说完,盯着陈凡的眼睛道:“再说了,陈夫子难道看不出来,杨县令是想借用我家那两处码头几年?”

                  陈凡惊讶看着徐述,他本以为徐述根本没有看出来杨廷选是故意扣下那两张存文的。

                  没想到他竟然早已看透。

                  “可是……”陈凡大失所望,他本以为这件事可以作为跟徐家谈判的资本,谁知谈判还没开始,他手里的一张牌便没用了。

                  就在这时,徐拯走了进来。

                  “夫子!早~~~啊撤!”

                  陈凡看着徐拯用手绢按住通红的鼻子,突然感觉,自己手里的牌又来了一张“大王”!


  (https://www.tuishu.net/tui/598234/56932446.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