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 第181章:牧民术

第181章:牧民术


  “陛下,孔鲋已无求死之心。”

                  赵凌正批阅文书,张良进了章台宫。

                  “善!”赵凌放下毛笔,松了口气,“原齐地的那些贵族应该也老实了。”

                  张良点头道:“陛下高瞻远瞩,臣下佩服!”

                  齐国是大秦最后兼并的,当年王贲率兵攻齐,齐不战而降,原齐国贵族也被齐王建裹挟着投降。

                  秦与齐之间的战斗并不惨烈,所以齐国遗民对大秦并无太深的仇恨,反秦的势力并不算明显。

                  可也正因为如此,原齐地的大族几乎没有遭到战火的荼毒,实力是六国遗民保存得最好的。

                  之前不少赵楚余孽都藏在齐鲁之地,结交当地宗族权贵,如果孔鲋死在咸阳或者路上,某些人肯定会动乱起来。

                  而且那孔氏宗族也会掀起波澜。

                  虽说赵凌完全可以凭借武力解决,但作为一个统治者,用武力解决问题反而是最下乘的。

                  强行引起鲁地之乱,以兵力镇压,与只用两本书便让儒家彻底为帝国效劳。

                  如何抉择,还用想吗?

                  赵凌可以预见,孔鲋回去之后,定会真心实意地让孔氏一族效忠大秦。

                  赵凌看着张良,笑到:“张良丞相找朕,不仅仅是为了孔鲋一事吧?”

                  张良犹豫了片刻,说道:“陛下,前几日各郡县的文书,臣与尉丞相皆是商议过的。”

                  “三十五个郡县,税收没有上缴国库不说,皆还向朝廷要钱粮,这实在是说不过去。”张良沉吟道,“若各郡县都需要朝廷的扶持,那郡县制似乎还没有分封制强吧。”

                  张良曾是韩国的贵族公子,秦朝的统一,取消了贵族们的封地,使张良家族破灭,故而张良一直是倾向于以分封制治国,哪怕在三川郡时,已经被赵凌说服,但眼前这种状况,让张良忍不住旧事重提。

                  赵凌盯着张良的眼睛,语重心长地说道:“子房,你便莫要再想分封制了,周朝的分封制,最后导致什么结果,你已经看到了。”

                  “你若是只想求一己之利,你要多少钱粮,要什么珍稀之物,朕都可以给你。”

                  张良连忙说道:“陛下,臣并不是重提分封制,也不是要什么东西,只是认为,朝廷不该给各郡县过多的扶持。”

                  “至少不能郡守们要就给。”

                  如果是分封制,各封地的王应该每年朝贡才是,而不是像如今这般,郡县的赋税朝廷没有收就算了,竟然还从国库拨款出去。

                  至少从封建君主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大秦就三十六个郡县,除了三川郡以外,另外三十五个郡县今年皆没有上缴赋税,不仅仅如此,赵凌还给每一个郡县都拨了大量的钱粮。

                  赵凌还是很耐心地说道:“各郡县今年所收赋税皆不上缴,这是朕将郡守们派去任职的时候便已交代。”

                  “今年大秦各地饥荒,本就减免了不少农民的赋税,若是想要让全国都如三川郡一般富庶,让百姓都不用挨饿受冻,那是需要大量的钱粮来维持的。”

                  “更何况还有修路,建房,修建发电站,修建河坝,治理水患。”赵凌眯眼道,“郦食其已经让三川郡的富商们前往各郡县,大秦的血液将流动起来。”

                  “财富不能就聚集于咸阳,而是藏富于民。”

                  赵凌的治国理念明显与商鞅、李斯的弱民强国政策背道而驰。

                  张良沉默了,以他的见解,是能理解赵凌的做法的,但是真这样做,他又觉得不对劲。

                  至少眼前的情况来看,朝廷并没有得到什么收益,反而要拿出许多钱粮出去。

                  若是封诸侯,不可能出现这种事。

                  赵凌之前只是跟张良说过分封制的坏处和郡县制的好处,但目前大秦的版图是空前的大,一个疆土辽阔的帝国该如何治理,张良也是需要学习的。

                  不同于后世之人,无论华夏大地分裂成什么样子,只要有人站出来,那必定是将一统华夏作为毕生追求,

                  无论经历了什么,华夏民族最后都会走向统一。

                  在当代正常人看来,嬴政非要将那么多的国家融合成一个国家,大家生活习惯不同,文化也不同,之前的千百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过的,统一才是违背天下人的意愿。

                  时代的局限性,还有张良的思想其实也跟西文彦他们那些贵族差不多。

                  这无关乎才智,他身为大秦丞相,上表的文书当中字里行间其实也看得出来。

                  他曾上书《牧民术》,是用道家之术来治理百姓。

                  赵凌承认,他写得很好,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察民情于未形,牧民者之修养……

                  但从“牧民”二字,难道还看不出张良的内心是怎么怎样的吗?

                  “牧”字可用在牛羊牲畜上面,在当世也用于民。

                  因为在贵族的内心,民与牛羊牲畜无异。

                  这种潜意识写出来甚至不会察觉有任何问题,这才是最可怕的。

                  无论张良是何等的经世之才,甚至他都与赵凌之间交谈过许多次,赵凌已经以后世的一些学说努力改变他的观念,他那个“牧”字落在赵凌眼中依旧刺眼。

                  赵凌见张良沉默,下意识地问道:“子房,若人无贵贱之人,你觉得这样的天下好吗?”

                  张良摇头道:“尊卑当有序,否则天下将大乱。”

                  好吧,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答案。

                  赵凌继续说道:“那朕希望子房能将天下的庶民至少当人看,而不是牲畜。”

                  张良眉头紧皱:“陛下何出此言,张良从未将庶民当作牲畜看待,只是尊卑地位有序,天下才能有序。”

                  张良自己都觉得自己对百姓很好了,也认可赵凌的仁政和各种想法,他甚至不明白赵凌为何会问出这样的话来。

                  赵凌终于是忍不住说道:“子房献上的《牧民术》,朕已看过,只是想问,何为牧民?”

                  张良再次陷入沉默,他屏住了呼吸,盯着赵凌的眼睛,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脸上的神情更是变幻莫测。

                  牧民?

                  “陛下……”


  (https://www.tuishu.net/tui/598834/56780246.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