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八十高龄,你让我造反称帝? > 第101章 可惜大魏朝没有辣椒

第101章 可惜大魏朝没有辣椒


  秋日的晨雾还未散尽,华夏村此刻正一片忙碌的景象。

                  昨日,刘病已打猎归来,带回一头肥硕的野猪。

                  今日,刘玄策便决定杀猪,宴请郑墩儒和林洛初,吃个野猪宴。

                  空地上,早已支起三口铁锅,张庭弼挽起袖子,指挥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烧水刮猪毛。

                  “大伙加把劲,把水烧得滚烫些,村长请郑老夫子喝酒,这猪毛可得刮干净咯!”

                  张三娘带着几个妇人切肉煮肉,厨房里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几人偷吃了好几块。

                  刘玄策和林洛初则坐在大厅里,悠闲地喝茶聊天,静等郑墩儒到来。

                  林洛初轻抿一口茶,目光望向正在忙碌的人群,好奇问道:“刘员外待佃户、工人如子侄,这般菩萨心肠,倒显得世家大族薄情寡义。”

                  刘玄策微微一笑,“我这穷乡僻壤,若不对他们好点,谁还愿意留下?大家都不容易,能帮一把是一把。”

                  林洛初很是钦佩,“照这样下去,我看用不了多久,大凉山将会成为世外桃源。”

                  说话间,门外传来竹轿咯吱声。

                  郑墩儒被人抬着上山了,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小儿子郑经。

                  “前日拜读刘兄新作《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一句,当真是刀光剑影,杀气重重,我读了,只觉大气磅礴,刘兄真是胸有沟壑之人。”

                  读书人嘛,开口便带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郑经也在一旁附和道:“刘伯伯的诗词,当真是一绝,晚辈今日方知刘伯伯非常人也。”

                  自从那日在醉翁亭,刘玄策给他解答了“克”字,前几日又读了他那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佩服至极的同时,又各种羡慕。

                  若是自己也能像他这样博学多才,出口成章,在丰宁书院,绝对出类拔萃,即便去太学当个学子领袖,也是一点问题没有。

                  压倒周培云,更是不在话下。

                  郑经又说道:“刘伯伯,晚辈还有一事相告,李茂从牢里跑了。”

                  刘玄策闻言,不禁一惊,脸上笑容瞬间消失,“牢房看管那么严,李茂一个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可能会逃跑?”

                  也太蹊跷了吧?

                  林洛初插嘴道:“牢房有狱卒把手,李茂怎逃得出去?莫不是有人里应外合?”

                  刘玄策转念一想,点了点头,“听说李四生前没少给王晋盛送银子,谁知道这里边有什么猫腻,李茂能逃脱,恐怕真有人暗中相助。”

                  郑墩儒也说道:“刘兄和洛初所言极是,若是这件事没有王晋盛的影子,根本不可能,只是不知道李茂逃到了何处,刘兄当心才是。”

                  刘玄策不以为意,“你是担心李茂来报复我?他上不来大凉山。”

                  他又话锋一转,“郑老弟也该当心,兔子急了乱咬人。”

                  话虽如此,但几人都觉得,一个被革除了功名的书生,掀不起多大风浪,也就没放在心上。

                  这时,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被端上了桌。

                  “我儿打死了一头野猪,今天杀了,请你们尝尝鲜。”话里话外,刘玄策对刘病已很满意。

                  好大儿啊。

                  郑墩儒竖起大拇指,夸奖道:“早就听闻令郎天生神力,野猪可是十分凶悍,听说连老虎都不怕,令郎当真厉害。这野猪毁坏庄稼,确实该死。”

                  第一盘菜是红烧肉,色泽红亮,香气扑鼻。

                  刘玄策热情邀请大家品尝:“来,尝尝,这红烧肉可是一绝。”

                  郑墩儒率先动筷,夹起色泽诱人的一块,放入口中。

                  刹那间,那入口即化的软糯口感,瞬间在舌尖上绽放出美妙的滋味。

                  “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好吃。”

                  林洛初也优雅地夹起一块,轻轻咬下一小口,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肉质鲜嫩,味道浓郁,调味恰到好处。”

                  郑经更是迫不及待,一口便将一整块肉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的,含糊不清地说:“好吃。”

                  他一边说着,一边又夹起一块,狼吞虎咽,仿佛生怕被别人抢光了似的。

                  第二道菜是猪头肉拌黄瓜。

                  众人看着这道菜,起初有些迟疑,毕竟这道菜在平日里并不常见。

                  可是见刘玄策率先动了筷子,便也纷纷尝了一口。

                  没想到,这独特的搭配竟碰撞出了奇妙的口感,清爽可口。

                  第三道菜竟然是爆炒大肠,所有人都不禁蹙眉。

                  郑墩儒原本带着笑意的脸瞬间僵住,像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

                  林洛初身子微微后仰,与桌子保持着一定距离,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厌恶。

                  在大魏朝,可没有人吃猪下水,连普通百姓都对其避之不及,这是污秽之物。

                  即便刘玄策热情推荐,他们心中的抵触情绪依然难以消除。

                  刘玄策却笑着说:“你们不吃,怎么知道不好吃?”

                  说着,他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郑墩儒和林洛初都不忍直视。

                  还是年轻人胆子大,郑经见状,也鼓起勇气尝试吃了一口,瞬间,花椒的麻香在舌尖炸开。

                  “这也太麻了吧。”

                  刘玄策解释道:“大魏没有辣椒,为了盖住大肠的味道,只能用花椒和胡椒。”

                  林洛初虽然仍旧接受不了吃大肠,但好奇问道:“何为辣椒,我怎从未听闻?”

                  “海外有朱果,其艳如火,其辛胜茱萸。”刘玄策脑海中闪过一丝回忆,是对重庆火锅中辣椒的回忆。

                  唉,再也吃不到喽。

                  林洛初刨根问底,“你吃过?”

                  刘玄策回过神来,立即摇头,“没,在一本书上看过,可惜大魏朝没有,辣椒生长在海外。”

                  林洛初好奇心被勾了起来,“是哪本书?”

                  “这么多年过去了,记不清了。”

                  与此同时,刘玄策也特意安排张庭弼给穆夫人和穆冲歌送去了一份美食。

                  穆冲歌却对美食提不起兴趣,而是对张庭弼说:“严景老贼谈判完回京路上,是动手的绝佳机会,我决定再去一趟,这次一定要亲手杀了他。”

                  张庭弼同样报仇心切,毫不犹豫说道:“我跟小姐一起去。”

                  穆夫人却忧心忡忡,“刘员外不是让你们安心等待时机吗?这样贸然行动,太危险了。”

                  穆冲歌却是态度坚决,“不杀奸贼,我一天也睡不好觉。”


  (https://www.tuishu.net/tui/599010/56899653.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