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只恨不是男儿身
推荐阅读:带崽和离!再嫁世子她宠冠全京城 恐怖民宿:我在大理被女鬼缠身 不想入赘的我只能御兽成神了 尖刀上的荣誉 年代:拒绝拉帮套,我靠打猎发家 矛少的异能后宫之旅 农门长姐之把弟妹们养大了 爽文系统在我手,虐文男主都做狗 携美闯无限 春信已至
这一日,下朝后,林之焕拖着沉重的步子踏入家门,脸上的愁容浓得化不开。
林洛初身着一袭淡粉色罗裙,正于庭院中悠然赏花,嘴角噙着一抹浅笑。
可当她瞥见爹爹的那一刻,笑容瞬间僵住,心中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爹爹为何如此愁眉不展?”
“袁本槊向陛下进献了一种霜糖,竟能让陛下转了口风,陛下说要酌情和谈了,严景已经在并州城外跟突厥进行了第一轮谈判,突厥仍然要我大魏割地赔款。”
“霜糖?”林洛初的眼皮猛地一跳,“长什么样子?”
“洁白如霜,精细如雪,听袁本槊说,这种糖特别甜,在大魏绝无仅有。”
林洛初暗道,莫不是刘玄策当初在望月楼售卖的那种?
林之焕接着说道:“幸好霜糖只有一点点,而我们的细盐却源源不断。给刘玄策的盐引已经备好,不日便派人送往秀丰。”
他是真着急了。
如果不是因为袁本槊的霜糖,还不知道盐引什么时候能批下来。
只要想办,就能特事特办。
“爹爹,让女儿去送盐引吧,也好督促刘玄策加紧制作。”林洛初脱口而出,耳垂上的明月珰撞出清脆声响。
林之焕闻言,脸色一沉,眉头紧紧皱起,严厉呵斥道:“你一个女孩子家,抛头露面成何体统,此事不许你插手。”
林洛初撇嘴,当初让我去秀丰督察征粮的时候,也没说不能抛头露面。
她倔强说道:“爹,是长公主殿下想去秀丰一趟,说细盐关乎天下稳定,特意让我陪同。”
林之焕顿时语塞。
高秀兰也要去秀奉?
这位长公主殿下是当今陛下唯一的妹妹,虽已年过二十七,但仍未出嫁。
陛下对她十分宠爱,她宫里的一切供应,比后宫那些嫔妃还要好。
长公主不好女工,最关心的是朝局,常常为陛下出谋划策,而且大多时候一语中的。
当然,陛下也只是选择性听,他喜欢的,就听,不喜欢的,那就不听。
高秀兰有时候也无能为力。
很多人为高秀兰感到惋惜,觉得她错生了女儿身。
她若是男儿,说不定皇位是她的。
林洛初说要陪同长公主一起去秀奉,林之焕也不好再说什么。
就在这时,廊下传来管家急促的脚步声,“老爷,吏部尚书尹正尹大人带着才子周培云,还有几个太学生前来拜访。”
“快快有请。”
尹正带着周培云等人跨进院门时,枯叶正扑簌簌砸在周培云月白襕衫上。
周培云抬眼望来,目光如蛛丝黏上林洛初的芙蓉髻,又像是被磁石牢牢吸引,再也无法移开。
林洛初却一脸厌恶,眼神中满是不屑,如同看着一只令人讨厌的苍蝇。
她莲步一转,裙摆如花朵般飞扬,留下周培云一脸尴尬地僵在原地。
林洛初来到母亲的房间,满脸疑惑问道:“娘,爹爹怎和周培云有往来了?”
林母笑道:“他们都是读书人,都是清流,志趣相投。今日估计是在商讨如何应对突厥之事。”
前厅里,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得如同燃烧的火焰。
林之焕神色严肃,大声说道:“如今北疆局势危急,突厥虎视眈眈,我们必须发动所有清流的力量,联名上书请愿,让陛下下定决心与突厥死战到底。否则,我大魏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户部侍郎王端连忙从怀中掏出一份奏折,双手递向林之焕,“林大人,我已写好请愿书。”
林之焕接过,仔细研读起来,不禁拍案叫绝。
“写得好,写得好啊!如今奸臣当道,就看我们这些清流力挽狂澜了。”
尹正也说道:“以周大才子为代表的太学生们也强烈请愿,死战到底,天下读书人的声音,陛下不能不听。”
周培云立即起身拱手道:“此乃吾辈之责。”
几人越谈越投机,只觉相见恨晚,一直聊到太阳下山,这才散去。
等林洛初再见到爹爹时,已是傍晚。
“爹爹最好不要和周培云走得太近,此人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我看他没什么真才实学。”
林之焕却不以为然,甚至责怪林洛初道:“你不要有偏见,周公子不仅是才子,更有一颗为国为民的拳拳之心,他上的《平戎策》,可是字字珠玑,堪称国家栋梁。真正的读书人,利用如此,一心为民。”
林洛初暗自摇头,袁本槊何尝不是读书人,可他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心怀叵测。
但她也知道,此刻与父亲争论也无济于事,便不再言语,只是默默地退到一旁。
两日过后,虽朝中清流联名上书,京城的太学生们也纷纷请愿,与突厥死战到底,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如汹涌的浪潮。
可陛下依然听信了袁本槊的话,偏向和谈。
最终,一道圣旨再次传向并州,命严景跟突厥开始第二次和谈。
长公主得知此事后,来到林府,将这些告诉了林洛初。
“皇兄答应了给岁币,一年二十万。”
她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劝过皇兄,但他心意已决,改不了了。与其留在京城失望,还不如出去散心。,明日你我便微服私访去秀丰,看看那刘玄策到底是何许人也。”
此时,在秀丰县城,细雨绵绵。
一群读书人正冒雨聚集在街头,脸上写满了愤怒与激动。
站在中间的正是李茂,白衣如丧,手持一杆白色大旗,上书一个大大的“冤”字,泼墨在雨中渐渐晕开。
他满脸悲愤,眼眶泛红,大声喊道:“刘玄策诬蔑我哥是贼寇,擅自闯进我家,杀了我哥,天理不容!”
其他读书人七嘴八舌地说道:“刘玄策就是个败家子,平日里就胡作非为,今日定要让知县捉拿他,为李兄讨回公道!”
郑墩儒的小儿子郑经也坚定站在李茂一边,“我在秀丰长大,知道刘玄策的德性,此人一无是处。李茂是我等同窗,他家受了如此大的冤屈,我们岂能坐视不管?走,一起去县衙,为李兄讨回公道!”
众人听后,群情激愤,纷纷响应。
他们浩浩荡荡地朝着县衙走去,一路上高呼口号,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https://www.tuishu.net/tui/599010/56912567.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