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得天下是早晚的事
推荐阅读:封总:门口三个奶娃告你抛妻弃子 奶奶说生活不易,种田要从娃娃抓起 我胎穿之后,整个山沟沟都暴富了了 联姻之后 恶毒农女洗白后,禁欲首辅与她甜爆生崽 带三个反派崽崽种田,我轰动全兽族了 团宠奶包有空间,炸翻京城种个田 我与二姐的爱情故事 嫁给山里糙汉后,我从怀里掏出一吨米 竹马小娇妻
因为天气炎热,尸体都已经发臭了。
尽管他们回去的路上高价买了冰,可正是伏天,谁也没有办法阻止尸体的腐烂。
司马济还想开棺验尸,但是闻到这么大的味儿,哪里还有心开棺验尸?
他只好先让何家的人赶紧把人给埋了。
何家的人领命又将他拉到城外三十里,把人给埋了。
司马济的意思是何冢守城不利,想要把何家人全都给杀了。
但想着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如果把大将军的家里人给杀了,势必会动摇边疆士兵的军心。
而且,也会影响其他的将士。
所以,何家的人杀不得。
他也猜想着周元正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攻到大梁造来,也是心急如焚。
吉魔城是个天然的屏障都挡不住他们,攻到大梁造来那不是早晚的事?
他能不着急上火?
可大梁造现在无人可用,他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应该对顾家人下手。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司马济进宫,见大梁王醉卧在榻上,姬妾一大堆都衣冠不整的。
曾经,他是后宫的常客,但是现在年纪大了,保命才是最关键的,因此对于美色不再那么贪恋了。
但是权力,他必须得牢牢抓在手里,否则他一旦失势必将尸骨无存。
“何大将军的事处理好了吗?”大梁王问道。
“处理好了。”
“那他的家人全都杀了吗?”
“没。”
大梁王顿时就暴怒了起来,说:“何冢守城不力,打了败仗,还不把他的全家都给杀了,还要等到何时?”
“现在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不宜杀戮。”司马济说道。
“那你看着办吧。”
司马济眼眸阴沉沉的对着大梁王行了个礼就出去了。
他回去之后立刻修书一封,派人连夜绕道给南梁王送过去。
公子鄞很快就接到了司马济的信。
看完了之后,他身边的门客叫做常垣的问:“公子,司马济信中说什么?”
公子鄞把信给他看。
常垣看了信之后,思索了一会儿,说:“不如公子将其他的门客也给请过来,大家商议商议。”
“这有什么好商议的?”公子鄞说道。
“公子蛰伏多年,这是个好机会。”
“哼,跟司马济谋事,无异于与虎谋皮。”公子鄞说道。
“不如将其他门口请过来一起商议商议?说不定还有良策,能抓住此次良机。”
公子鄞不觉得有什么好商议的,挥挥手让他先下去了。
常垣见公子鄞不上心,他有些着急,立刻去联络其他的门客,一共二十多个,都住在永宁府城中。
大家一听说司马济写信给公子,让他发兵围困坡上岗,到时候他们两面夹击,可以消灭叛军。
叛军消灭之后,废黜大梁王,拥立公子鄞为国君。
大家一听常垣这么说,都觉得此事可行。
公子蛰伏多年,是时候抓住机会报仇了,而他们也要趁机谋取荣华富贵了。
但是,他们又听说公子鄞对此事不甚在意,大家都着了急了。
他们就约好了日子去见公子鄞,主动跟他挑明这些事。
公子鄞说:“你们不必多劝,我跟周公子有过约定,凡他所在的地方,我定要退避三舍。”
“公子你怎么能这么单纯呢?
他当然知道,现在是个好时机,如果能一举成事,他将会是下一个大梁王。
司马济已经年纪老迈了,再蛮横也活不了几年了。
但是让他出兵对付周元正,他是做不到的。
周元正他们曾经救过他,要不是他们治好了他的腿疾,现在司马济能把主意打到他的头上来吗?
这种不仁不义之事,他是万万不能做的。
然而,他手下的人却一心想要为他成就大事,所以大家瞒着他开始调兵遣将,等到公子鄞发现的时候大军已经走了七八日了。
公子鄞说:“哎呀,你们这是害惨我了。”
公子鄞身边的人假借公子鄞的名给司马济回了信,司马济闻言立刻就派使者去冀州府找傅文仲。
使者去了,把司马济的话带给了傅文仲。
他要傅文仲帮他们一起消灭周公子,并且许了他王后的位子。
傅文仲一听王后的位子,顿时就心动了。
他的女儿若是能坐上王后,那他们傅家的荣华富贵就能保住了。
不过,他知道傅蓉是有主见的人,不可能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找了个借口拖延了。
他这边安顿好使者之后,那边就差人叫傅蓉到书房议事。
他把使者的话都复述给了傅蓉听,问她有什么想法?
傅蓉一听司马济居然还许了她王后的位置,就知道大梁造现在情况十分危急。
不过也难怪,坡上岗这边一路所向披靡,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破了吉魔城。
这件事她也听说了。
当时,她十分佩服坡上岗这边,竟然能沉得住气,一连围城好几个月。
换做她这种急性子,打吉魔城只能是强攻,虽然强攻更快一些,但是伤亡难以预计。
更让她佩服的是围绕在周公子身边有许多能人,打下来一片土地,就能守住一片土地。
他们所到之处百姓皆夹道相迎,所统治之处皆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这样的人,得天下是早晚的事。
所以,大梁造跟周公子之间,她更偏向站在周公子这边。
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大梁王虽然昏庸无道,但实力还是不容小觑。
他们傅家没有那个野心去做什么惊天大动地的大事,所求的不过是他们一世荣华和平安。
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继续等待,等到形势完全明朗。
她不愿意为任何一方废一兵一卒。
等到天下初定,谁掌权,他们就向谁示好,这样就可以保他们这一方的百姓都平安无虞。
想到这里,她就跟傅文仲说:“要说实话,坡上岗那位比大梁王那个昏君要强的多,依我看这天下迟早是他的。
咱们不是说好了保持中立,谁也不帮,谁掌权了向谁示好,保护咱们这一方的老百姓吗?”
傅文仲说:“司马济说了,周公子他们不可能赢。
大梁之所以节节败退,是因为还有很多的将士在边关守着,没有调到国内来。
他们一旦要全力反扑,周公子他们不可能取胜。
你不要忘记了永宁府还有一位呢。”
(https://www.tuishu.net/tui/599654/58737490.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