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二百七十章 一分别想带回家

第二百七十章 一分别想带回家


  第一批人最后一个月的工期里,竟然再没出半点幺蛾子,这反倒让关中这边感到意外了,难不成江南朝廷洗心革面幡然醒悟了?开始真正疼爱百姓了?

拉倒吧,宁愿相信猪会上树,也别相信上面的人会长好心眼子。

但这都不重要,无论你们玩不玩阴谋诡计,我们都不怕你们。听过一力降十会吗?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的算计都是花里胡哨。

长安一纸诏令发给了洛阳,要求洛阳在城外建个自由交易的坊市,专门接待路过返乡的打工人。

这是做什么?很多人没明白,心说都是一群穷苦的修路工人,给他们建什么坊市?再说了人家都要回家了。

白展堂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这又是秀才的毒计,洛阳挣钱洛阳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啥意思?

“诸位,你们想啊,这帮工人最近两个月来,工资都是日结的,一天十文钱,六十天来就是六百文,听着虽然不多,但十万人呢,加起来可不少呢。”

“这笔钱如果让他们成功带回江南,肯定是花在江南那边,如此以来钱就被江南赚了去。”

“反正他们拿这笔钱也是回去购买商品,何不让他们在洛阳买我们的商品呢?咱们的商品物美价廉,在江南许多达官贵人都争抢呢。”

原来如此,确实是高明的计策!

既为洛阳留下了财富,又能繁荣商业,此计甚妙!

跟坊市同时开起来的,可不仅仅是商业街、美食街之类的,还有休闲娱乐场所,这个年代的娱乐项目相对匮乏,而且一群工地大老粗也玩不了什么高雅的项目。

有道是从军三年老母猪赛貂蝉,所以这种娱乐场所才是最吸金的,江南有秦淮八艳,我们仿照一下,搞个黄河十八艳?一百零八艳?他们百两过夜,我们亲民一些——百文就行。按照一文钱顶后世四块的购买力,这个价格差不多算是行价了。

当然还有开赌的场所等等……总之一个字,当人有钱了就要消费一下,洛阳要做的就是让大家心甘情愿的消费。

(PS:别说是这种工地附近了,就算是规划拆迁也一样,很多时候上面刚规划,还没开始动工呢,村子四周的各种场所已经暗地里开起来了,就瞄着大家的口袋。谁一下暴富了不消费?不享受?

大家普遍认为房子一拆,从此脱贫,阶层跃迁?其实不然,控制不住自己膨胀的欲望,是留不住钱财的,所以该是穷人还是穷人,一笔暴富的钱财救不了人。有句话说的好,认知以外挣的钱,终究会凭实力给亏掉。)

书归正传,这一幕江南朝廷的人当然不愿意,他们会强迫工人们不准掉队,不准停留。

于是迫击炮炸鱼节目重新安排上了,别说让你们留下消费了,就算是把你们全都扣在洛阳当奴隶,谁敢说个不字?

计策是毒了些,就跟旅游团差不多,但成果是显著的。

用秀才的话说,双方分数敌我,现在那些百姓是大明的百姓,他们回去了是帮大明朝廷的,所以我们没必要太客气。

见此情形,秦王朱樉暗暗吸了口凉气,就知道关中诡计多端,原本还有人劝我赚点小钱忍气吞声算了。

你看看,人家压根就没打算让我们赚一文钱。

关中现在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

江北燕王关注着一切,此刻正在放声嘲笑:老二怎么可能是黄易的对手?还想通过修路大赚一笔?现在好了,被人家当苦力一样耍了三个月,半分便宜没占到,而且这个卖身契一签就是两年……以关中的脾气,你不跟他做买卖都不行,否则上次我汝州是怎么丢的?

他原来肯定计划用两年时间超过我们江北,甚至两年以后跟我开战,现在可好?赔了夫人又折兵,劳民伤财的,他拿什么跟我斗?

吃了个哑巴亏,江南这边提出毁约,这是黄子澄的疑兵之计。

就是要打消关中的戒备。

因为赔本赚吆喝,换了谁也不愿继续履约,江南紧接着就派人过去,不合常理,明显有鬼。

仿佛是按照黄子澄写好的剧本一样走势,江南这边一毁约,洛阳就出兵威胁了,毁约可以,要么赔钱、要么割地,敢毁我们关中的约?你试试?

无奈之下,迫于迫击炮的淫威,朝廷从各地七拼八凑的,耽误一个月,终于凑出一支新的的苦力出来。

关中却不知道,这是朝廷足足用了两个月时间,才从各地秘密遴选出来的忠诚可靠之士。

此次诡计用兵,士卒精锐还在其次,首重忠诚!

所以掺杂了许多百战老兵,甚至花白头发的人,这些人虽然老迈,但战场经验丰富,近身搏杀可不是洛阳那些只会开炮的守军可比的。

而且这帮人看起来就是老弱病残,更能体现朝廷的消极怠工,转移关中的注意力。

对,注意力!

想到这个,齐泰又献上一条计策,我们是不是该制造点别的麻烦,转移天下的注意力?省得大家都盯着修路。

至于是什么呢?

关中我们惹不起,干脆就搞江北,给江北造谣泼脏水,跟江北来一场隔空骂战,以此来吸引关中的注意力。骂战的由头也很简单——惠民修路被我们江南抢到了,江北从不为民做主。

不得不说,齐泰的眼光不错,这个谣言选的很准、很及时。

两次派人去洛阳修路,而且工人们回来的路上全都热情洋溢,容光焕发,显然是在修路过程中吃到肉了。

这谁不羡慕?我们江北也是穷苦地区,如果修路能吃饱饭……

于是燕王躺着也中枪,竟然再次被骂不作为。

甚至挨着长江的地区,小规模爆发了民变,要求投靠归江南管辖,这样大家就能尝到去修路的甜头了。

燕王府内,朱棣歇斯底里的大骂:“他老二是什么意思?我不跟他抢肉吃也就罢了,他竟然还造谣污蔑我?真当我朱棣是泥捏的吗?”

军师姚广孝眉头紧皱,沉思良久,“为什么他早不造谣,晚不造谣,偏偏现在重启谣言?莫非……”

“不好,殿下,情况不对,恐怕江南那边要动手!”

动手?动什么手?


  (https://www.tuishu.net/tui/599978/56792274.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