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二百四十章 北元拉胯

第二百四十章 北元拉胯


  这天京城文武绞尽脑汁开会到深夜,最终研究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案——拖!

没错,就是拖延。

你们江北没粮草,我们江南就有了吗?

川蜀是抵押,可我们需要先把川蜀的粮草运出来,然后才能劳师远征。

这一来一回单运粮就需要至少三个月,进度慢一点,五个月也是常事。

至于说你们江北不满?随便吧,反正我们不着急,我们也没有拒绝出兵,还不让准备准备吗?

假如关中逍遥侯不满了,那更不用担心了,不能灭元给个交代,逍遥侯肯定是先找你燕王的麻烦。

怎么算都不亏呀!

于是夏元吉带着秦王的回复,接上家小,渡河北上。

南北双方的扯皮就此开始。

双方都担心关中搀合进来,可他们却不知道,黄易也只是动嘴吓唬吓唬,根本没想真动手,毕竟还要给闺女保全名节。

可大明的一连串动向,让北方草原的天保奴吓傻了。

“你说什么?关中大都督当场拒绝了?把你赶出来的?”

“是啊,大都督说女儿尚且年幼,不准备谈婚论嫁,然后、然后我就被他们丢出来了。”

丢出来?

岂有此理?关中的人如此蛮横吗?

没过多久,从河北传来一个消息,说燕王正在整军备战,扬言要北上消灭北元。

天保奴惊呆了,为什么呀?我刚在草原放你一马,你还不依不饶上了?

“据说、据说是因为您跟关中提亲一事,关中逍遥侯勃然大怒,认为是燕王没照顾好他女儿,要找燕王问责。”

“燕王表示,这就发兵灭了我们大元,给逍遥侯一个交代。”

什么??

“岂有此理?本王不过是仰慕一名女子,派人去依礼提亲,你们不同意也就罢了,为何要来攻打?”

谁说不是呢?大明太无礼了!

“来人,整军备战,区区燕王也想灭我大元?痴心妄想!上次胜负未分,这次一定让他尝尝厉害。”

天保奴心说,我打不过关中,难不成还会怕了你燕王?

当初我围困燕京城一个月,也不见你出头。

可等了两个月,只听说燕王在调兵,总是不见发兵进草原。

以至于北元文武都傻眼了,“燕王朱棣到底有多少兵马?两个月还没调完?”

“两个月时间,百万兵马也集结到位了吧?”

多少?百万?那还打个屁呀!要不咱们投了吧?

直到南方信使归来,北元王庭的人才舒了口气,“不是燕王要出兵,而是江南大明朝廷扬言要出兵。”

江南大明?

这关他们什么事?

“大汗,据说大明册封平安公主的女儿黄蓉为长安郡主,说你跟人家提亲,是在羞辱大明,所以他们要给长安郡主出头。”

“这都什么破借口?我提亲是好意,怎么就是羞辱大明了?”

有人站出来解释道:“大汗,您可能不知道,大明朱皇帝立国之初,有过训诫。”

“大明一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所以您提亲迎娶大明郡主,确实是犯了他们的忌讳。”

我这……

天保奴头皮发麻,心说我也不知道她是郡主呀?再说了,关中不是自立为王了吗?关你们大明什么事?出兵也是关中出兵才对。

咳咳……算了吧,关中出兵更完蛋。

“这么说,现在的情况是?燕王朱棣、江南大明,两家都要北上攻打我们?”

额……可以这么说吧。

难怪,难怪他们调兵需要两个月。

这怎么整?倘若大明南北合力北上进攻草原,就我们这不足十万的兵力,肯定挡不住。

“大汗,要不……暂避锋芒?”

避?往哪里避?

说的好听了是暂避锋芒,其实就是逃跑嘛!

“再等等看,我就不信了,大明都划江而治了,真的能重归于好?说不定他们合作不成,半途打起来呢!”

于是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南方又有消息传来,江南江北同时派特使入关中求见逍遥侯。

什么??

这什么意思?难不成两家合作还不够?这次要拉上关中一起?三家合力进攻草原?

“撤、撤、撤!连夜收拾东西。”天保奴当机立断,暂避锋芒!

往哪里撤?东面还是西面?

“东面是苦寒之地,向西又要跟关中比邻,咱们向北绕道,去西面暂避。”

于是就在南北双方扯皮的时候,天保奴带着几万大军绕道北面,向西域之西遁走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江南江北再次同时派人去关中,可不是求援的,而是互相泼脏水的。

“侯爷,我们江南答应出兵,我们川蜀也交付了,现在他们倒好,故意搪塞拖延,压根就没有出兵的意思!”

“侯爷,我们刚把粮食运到位,正在集结兵马,一个月内保证能出兵北伐!”

……

黄易看了一眼,语气不善的说道:“当初我就说过了,你们都能代表大明,那你就就私下商量吧。我只看结果,一年之内如果不能灭元,本侯会亲自出手,不再劳烦二位大驾。”

“行了回去吧,不用再找我解释了,我只看事实。”

又拖了一个月,江南实在没什么好借口了。

巧了,多年不见的海上倭寇犯边,这让京城文武眼前一亮,对呀,还可以借寇养兵呀!

于是又有了一个借口:海外倭寇来犯,我们必须先灭了倭寇,然后才能北上伐元。

这把燕王朱棣给气得差点吐血,跟我玩这套是吧?

如果不是担心关中出兵,就凭你占了川蜀一事,我已经挥兵过河了。

终于又过了两个月,眼看就再次入冬了,倭寇之患终于平息,此时北方传来消息,草原王庭大举搬迁,一个月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啥玩意儿?跑了?

燕王朱棣吐了血,天杀的天保奴,你特么的骨气呢?

江南秦王朱樉等人弹冠相庆,天佑大明啊!

可也有人表示,北元遁逃,解了我们一时的为难,但也给燕王带来了好处。

从此以后,草原就是他的后花园,再无后顾之忧,将来可以一心对付我们了。


  (https://www.tuishu.net/tui/599978/56823268.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