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家为难

第一百九十七章 徐家为难


  京城一场大胜,沐英战死、汤和自刎,余下叛军尽数归降,原本左右摇摆的朝局立马分明起来,许多墙头草也都看清了大势,秦王崛起已成定局。

但唯有秦王朱樉这个当事人却坐立不安,因为全程没找到燕王朱棣。

之前确认过是燕王朱棣带人救下了西平侯沐英,现在沐英当场战死,如果燕王跟他在一起的话,那应该见到尸体才对。

现在燕王消失无踪,说明他不在战场上。

不在战场?那会在哪里?是继续潜伏京城营救陛下?还是回到燕国起兵?

看似朱棣跟沐英的计划失败了,实则是以巨大代价成功了,因为自始至终朱樉都没怀疑过皇宫之事,常茂跟老朱的表演很到位,成功掩盖了朱棣的身影。

牺牲了常茂、牺牲了沐英、汤和,虽然没有救出皇帝,但却成功拿到了玉玺,如此一来即便朱樉篡位也是得位不正。

而且有了玉玺,燕王朱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天下,起兵勤王。

担忧朱棣煽动天下,秦王朱樉决定先下手为强:传诏天下,各地府台以上文武官员入京朝会。同时宣布燕王朱棣大不孝的罪行,褫夺其王爵,海捕文书抓燕王回京受罚。

虽然没有玉玺,但还有个活生生的皇帝,一个不会说话的皇帝,比玉玺更好用。

从这天开始,朱樉一改前态,命令太医院的人全力救治皇帝,务必要让皇帝多活些日子。

他要让文武百官都看到皇帝,同时看到皇帝下诏立储秦王。

为了在各外地官员面前搏一个好形象,秦王朱樉放弃了针对皇孙的计划,甚至准许朱雄英跟朱允熥跟随在皇帝身边伺候。

还真应了那句话:当你做坏人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不择手段,一旦转正了,就开始学做好人,劝别人不要作恶。

没过多久,北方传出燕王持传国玉玺起兵勤王的消息,甚至还宣传说皇帝早有传位之意,所以早早赐下了玉玺,是秦王心生不满,谋权篡位。

消息一出,大明朝野议论纷纷,两边都有理,我们该信谁的?

百姓们只是当个谈资,只要别两头收税就行,谁做皇帝无所谓的。

官员们满是无奈,大家都清楚,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需要站队了,站错队很严重。

但危机往往伴随着机遇,改朝换代的时机,如果站对了,可以省下多年的努力。

于是北方多地宣布支持燕王起兵,而江南以南则表示拥护朝廷,但西南是个例外,沐英的后人同样表示起兵勤王。

谁都看得出来,南北双方必有一场恶战。

夹在中间最难做的就是徐家了,徐辉祖头发都快挠掉了,心说我怎么这么倒霉?摊上两个不省心的妹夫?

原本大妹夫自立反叛,我们徐家已经是刀尖上行走了,全靠二妹是燕王妃才得以保全。现在可好,转眼间二妹也成了反贼。

无论从哪方面论,如今监国的秦王都不会容下我徐家。

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朝廷来人传召魏国公徐辉祖。

奉天殿上,秦王朱樉朗声说道:“燕王朱棣在北方自立为贼,朝廷决意起兵北上平叛,傅帅军中缺将,有人举荐将门虎子的魏国公,不知徐爱卿意下如何?”

徐辉祖叹息道:“殿下恕罪,臣之二妹乃是燕王妃,如今燕王不明天数,臣愿以姻亲之身份前去劝降,以解朝廷刀兵之患。”

朱樉哈哈大笑道:“徐爱卿何罪之有?莫说你跟燕王是姻亲了,那燕王朱棣还是我的亲弟弟呢,可不孝反叛乃是事实,纵然本王万分不忍,可还是不能因私废公。”

“劝降就罢了,本王曾两次派人规劝,皆是无功而返。”

“连我这个亲哥哥的话他都不听,更何况你这个大舅子?”

“时至今日,唯有一战!”

“当然了,念及爱卿之身份,却有可察之情,故此召你前来,征求爱卿本意。”

“若是不远亲人之间兵戎相见,那本王会另择人选。”

徐辉祖朗声说道:“多谢殿下体谅!但徐家世代忠良,岂能因私废公?臣下愿……”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声号子:关中特使求见秦王!来人已经在洪武门前候命。

一听是关中特使,殿上群臣全都紧张起来。

相比于燕王朱棣这个皇家子嗣,大家显然更忌惮关中的逍遥侯,毕竟逍遥侯可是连陛下都要退避三舍的狠人。

包括秦王朱樉也一样,黄易对他来说就是梦魇!

于是没有犹豫,朱樉连忙传令召见。徐辉祖只能走到一侧站定旁观。

很快一个精干的年轻人大步流星的来到奉天殿。

大明文武纷纷打量着对方,微微惊讶,此人好年轻啊。

秦王朱樉微微皱眉,“特使看着似乎有些眼熟?”

对方微微一笑,拱手行礼,“本使姓吕,当年秦王离开关中的时候,在下只是一个区区长安令。”

吕?

秦王朱樉恍然大悟,“是你?你是逍遥侯身边伺候的那个弟子?”

吕秀才笑着点头,“王爷好眼力,正是在下。”

一听是逍遥侯的徒弟,在场文武无人敢再轻视对方,以逍遥侯的本事,教出来的徒弟没一个是庸手。

朱樉严肃的问道:“逍遥侯派你来有何事?”

吕秀才拿出了一份文书,很快小太监过来接过,吕秀才说道:“今次过来有三件事。”

“其一,侯爷当年曾客居京城,多蒙皇帝皇后、太子的照顾,听说陛下生病了,侯爷甚是担忧,但关中事务繁忙,恩师无暇分身,特命我代为探望。”

徐辉祖怒斥道:“混账,陛下中毒分明就是你们关中谋害的,今日还有脸来说探望?厚颜无耻!”

吕秀才脱口而出的嘲讽道:“事实如何,大家心知肚明,我们不愿申辩,是顾忌双方的脸面。但好心探望是出于情义,若秦王殿下不同意,我们也不会强求。”

“咦?我怎么看你有些眼熟?”

听到逍遥侯没有拆穿自己,秦王朱樉很满意,于是也不再冷脸相待,毕竟此时四弟燕王才是自己的大敌。

“呵呵,父皇卧病在床,不便惊扰,侯爷有此心,本王代父皇感谢了。”

“这位是我大明魏国公徐辉祖,特使既然是侯爷弟子,该当知道大家的关系。”

吕秀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呀。

但心中却有些不满,你是我师娘的亲大哥,现在关中名义上在师娘的统治下,你怎么能这么帮着秦王给师娘泼脏水呢?

可再怎么看不惯,吕秀才还是没有失礼,微微行礼,接着朗声说道:“这第二件嘛,恰好跟魏国公有关。”

“师娘久别思念,想见见娘家的亲眷,所以特命我前来迎接魏国公一家去关中探亲。”

“为表示诚意,另有礼物送给朝廷,礼单也在拜帖上写明了。”


  (https://www.tuishu.net/tui/599978/56869568.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