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运筹帷幄姚广孝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运筹帷幄姚广孝


  听着和尚的解说,朱棣感叹道:“这不是二十年前的乱世,随便一个人扯个旗子就敢称王。现在是洪武二十三年,我大明一统天下,国富民强,兵威极盛,谁敢跳出来反叛?”

“谁又能拉起一支强横到足以对付朝廷的队伍?简直是自寻死路!”

道衍和尚看着朱棣,认真的说道:“如大家所见到的,逍遥侯办到了。至于是用了三年?还是五年?甚至八年。这个我们不知道,但即便是用八年时间占领了关中,也足以自傲了。”

“那不是一城一地一个山头,而是整个三秦之地!倘若再让他占领汉中和川蜀,那就是汉王刘邦的基业!”

嘶……

朱棣同样满眼震惊,“直至今日,我才见识到大哥和母后的远见卓识,他们都看到了逍遥侯的通天能力,所以一直在劝和。”

“不,包括父皇也早就看到了,否则不会一直追杀。”

“这样的人物,其才通天彻地,不能为我所用,必将为我所杀,身为皇帝,父皇没做错。”

“但大哥和母后也没错,逍遥侯起初是怀有一腔热血的,且对母后、大哥都有救命之恩,这么好的一个人才,主动来投,天作之合的好事。最后……”

“唉……父皇糊涂啊,跟逍遥侯比起来,二哥算得了什么?更不用说二哥作恶多端,早该受罚!”

“若换了是我,以父子亲情不会杀人,也会贬为庶民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旁边的燕王妃捂住了朱棣的嘴巴,“殿下慎言!”

朱棣叹息道:“军师,现在怎么办?从情感上,我跟逍遥侯虽然有恩怨纠葛,但都是私事,内心里我是极为敬佩的,不愿跟他兵戎相见。此事可有转机?”

道衍和尚沉思良久,摇头说道:“此局无解!”

“逍遥侯对贫僧有半师之谊,从情感上我也不愿他出事。甚至当初还曾假想过,将来有朝一日看到逍遥侯领政大明,说不得能给大明带入一个空前的盛世。”

“唉……造化弄人,谁也想不到,短短几年时间竟然成了这样。”

“天道忌满,难道真的是上天不许?”

上天不许?

朱棣跟徐妙清对视一眼,想想也是,如果真的按照设想的走向,逍遥侯辅佐太子朱标,北有燕王朱棣,南有西平侯沐英,大明谁是敌手?要不了二十年,就能打到世界的另一头去。

燕王妃徐妙清小声说道:“要不,我去一趟?我是燕王妃,由我去劝姐姐,陛下应该不会怀疑吧?”

道衍和尚摇头道:“不妥!此时我们这边很尴尬,不宜轻举妄动。”

朱棣皱眉道:“和尚,我跟逍遥侯是连襟,再说了,我堂堂燕王,领兵护卫北境,国内出了叛贼,岂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和尚叹息道:“唉,现在如果有一股北境来敌就好了,这样我们就能摘出去了。”

摘出去?

“和尚,我们岂能置身事外?”朱棣呵斥道。

道衍和尚劝解说道:“殿下,关中反叛,朝廷势必要动兵围剿。别人不了解,您还不知道逍遥侯的本事吗?蛰伏多年,谁都不知道他隐藏了多少底牌喝手段,岂是易于之辈?”

“您躲还躲不及呢,怎么能主动凑上前?”

“陛下如果让您去劝降呢?您劝的住吗?”

“如果陛下派您去攻打,您觉得多少人能打下来?还是说,您希望跟逍遥侯掰掰手腕?”

这个……

燕王朱棣想到了当初江南攻打倭寇的一战,以小见大,逍遥侯的手段鬼神莫测,自己带人少了是送死,带人多了……嗨,也未必打的下来。

“罢了,且观望几日再说。”

……

在道衍和尚的运作之下,北境出现敌情,有蒙元三万骑兵过来打秋风,燕王领兵出征草原。

这封战报送去京城,朝廷和老朱也就不说什么了。

有太子朱标和马皇后的保举,加上没有了朱允炆,老朱是中意燕王朱棣接位的。这次的事件,燕王朱棣的位置很尴尬,所以老朱本来也不想让他掺和,这次战报来的正好。

可计划没有变化快,朱棣带兵出征一个月后,京城来人送信,是魏国公徐辉祖送给燕王妃的。

大致意思就是:我去劝不住你妙云姐姐,不如你跑一趟,别让她往火坑里跳。

燕王妃徐妙清一直都在担心,跟朱棣不同,徐妙云可是自己的亲姐姐,如果被朝廷围剿了,那岂不是要杀头?

所以这一个月来,燕王妃都很关注关中的消息。

直到这天哥哥徐辉祖来信,击破了徐妙云最后的心理防线,她找到军师道衍和尚,提出要走一趟关中。

道衍和尚苦劝不住,只能以燕王的名义给朝廷上表一封,然后派了一支千人队护送,从燕国南下走洛阳入长安。

老朱收到奏折,微微皱眉,心说徐辉祖去了都不行,你一介女流又能如何?

也罢,好歹也是亲姊妹,就让你们再见上一面吧,朝廷大军一到,整个关中都是赤地千里。

大战在即,函谷关竟然没有半点防守之意,百姓还是进进出出,似乎压根不知道朝廷要来攻打一样。

将门出身的徐妙清很奇怪,难道传言有假?

“来人止步,函谷关只许百姓商旅进出,不许领兵过境!”守将派人拦住了徐妙清的车队。

徐妙清走出马车,朗声说道:“我是燕王妃,是关中大都督徐妙云的亲妹妹,烦请通报一声。”

听到是燕王妃,函谷关将军慌忙前来拜见,然后派心腹副将,一路护送去长安。

跟对待徐辉祖不同,徐妙云亲自出城十里迎接自己的妹妹,姐妹二人三年不见,好好哭了一把。

“姐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跟姐夫蛰伏三年,怎么一出山就变成了关中大都督?难道你们真的打算自立为王?”

“咱们徐家可是世代忠良,姐姐你不能糊涂啊!”

听着妹妹的劝解,徐妙云叹息道:“忠良?爹爹为朱家卖命一辈子,甚至最后拼死救了太子。可你看皇帝是如何对我们的?”

“咱们徐家流的血够多了,最后却所托非人。这样的忠良?不当也罢!”

“我和你姐夫没想过征服天下,只想有块地方安身立命罢了。”

徐妙清脸色一白,“还真让军师猜中了,你们闹这一切都是为了自保。”

军师?哪位军师?

“道衍大师姚广孝呀!”

“嗨,原来是他。那就不奇怪了,夫君说了,他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


  (https://www.tuishu.net/tui/599978/56897502.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