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大明:力挺徐妙云,干翻朱棣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科举之议

第一百二十三章 科举之议


  见那位老人家?对不起,您得等五百多年。

“知己不假,但您见不到的。他老人家不在这个世界。”

老朱扼腕叹息,“等等,这种对策除了皇帝,谁用得上?你小子不会是哄我的吧?”

“跟朕还用耍心眼?有什么策论直接说,无须假托他人之名。”

黄易认真的问道,“就刚才那个对策,您觉得如何?”

老朱沉吟片刻,开口点评说道:“好!虽说大明识字的不多,但其实大明缺的并不是读书人,而是心怀天下百姓的读书人。”

“朝廷可以教人识字读书,但没法让一个读书人长良心。”

“送去乡下种田十年,跟百姓同吃同住,体验民间疾苦。届时根据当地乡评,朝廷就能选出谁是真才,谁是庸才?谁心怀百姓,谁是空心面饼。”

“嗯……朕相信你说的,这个计策不是你想出来的。”

黄易好奇问道:“哦?怎么又相信了?”

老朱看着黄易笑道:“能想出这种大计,不仅需要绝世才情,更需要洞察世事人心,甚至需要睥睨天下的眼光和魄力。”

“你小子胆小怕事,喜欢明哲保身,拿不出这种计策的。”

黄易竖起大拇指,“您慧眼!”

老朱笑骂道:“你还不承认自己是天上掉下来的?”

啊?又怎么了?

“朕虽然没念过书,不懂历史,但也知道世上从没有过这种科举。那么只能是海外,或者是天上。”

“朕不信海外蛮夷小国可以走在我大明前面,所以只能是天上。”

黄易尴尬的挠头,这让我怎么解释?

老朱盯着黄易,认真的说道:“小子,你是最懂这个对策的,他日科举重开,你来主持。”

我?我不干!

黄易当场拒绝,“您先别骂人。不是我偷懒,也无关资历,只是这件事难点不在科考,而在十年后的考评和遴选。”

“能参加科举的,甚至能考好的,至少是个小贵族,或者是个小官员,最不济也是祖上当过官的寒门。”

“将来考核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动用家族的关系,影响百姓乡评,甚至干扰朝廷的据实任免?”

老朱冷哼道:“谁敢弄虚作假,朕决不轻饶。”

黄易反问道:“如果是皇室呢?哪个皇子没有七大姑八大姨,一代两代君王之后,权贵遍地,又该如何?”

老朱沉默了。

他听懂了,这个大计的漏洞不在自己,而在后世。后世之君如果昏庸无能,不会认真执行的。

黄易笑了,“您想到了吧?再好的谋略策论,也需要有明君执行。否则就是废纸一张。”

老朱看着黄易,“所以你的意思是?”

黄易抬头认真的说道:“包括皇子在内,都要放到乡下历练。否则一代两代之后,皇子亲贵全是自小没出过宫门的纨绔子弟。”

“别说知道民间疾苦了,怕是一群何不食肉糜。”

老朱白了一眼,“好好说话,啥是何不食肉糜?”

黄易给他普及了一次历史典故。

老朱叹息道:“你小子可真不客气。哼,堂堂皇子养在民间?下地务农?”

黄易反问道:“您看,您舍不得吧?”

“跟您一样,那些官员权贵,他们也一样舍不得。”

“所以这个计策只是梦想,做不成的。”

你……

老朱听懂了,这是将我呢。

是啊,我身为皇帝,我的儿女生来就是皇室,高高在上。我却让别人的儿女放弃传承,去种地十年?别人岂会心服?

可是……君君臣臣,我皇室子弟,生来就高人一等呀!这是天生的道理,有什么错?

如果我的儿孙还下去种地务农,那我岂不是白干了吗?天下白打了。

老朱虽然有胸怀,但毕竟是皇帝,做不到大公无私,大明终归是家天下。

冷哼一声,老朱训斥道:“小子,礼法规矩不能废,皇子有皇子的责任。所有人都去学种地了,谁来打仗治国?”

黄易耸了耸肩:“我只是提建议的,用不用在您。”

嗯?在这等我呢?

刚才可是你亲口所说:即便是有再好的策论,没有明君也不行,昏君会视而不见的。

“小子,骂我是昏君?”

黄易连忙摆手,认真的说道:“绝对没有!您是明君,是因为您吃过苦,忆苦才能思甜。想要大明代有明君,不是单纯的把您这个位子传下去就够了。最核心的机密就是您的经历和本事。”

“若后世之君皆有您这一身硬骨仁心,大明万年也不过一瞬。”

万年一瞬?

老朱哈哈大笑:“好小子,拍马屁都跟别人不一样。万年一瞬?朕都不敢这么想。”

说到这里,老朱起身拍了拍黄易的肩膀,“小子,你是好意。朕回去会跟皇后和太子商议,或许可以照着你的办法,找几个皇子试验一二。”

黄易陪笑道:“您千万别说是我的献策,全是您自己的英明决断。”

老朱好奇问道:“哦?这是为何?是怕领功劳?还是怕将来有事怪罪?”

黄易讪讪一笑:“也不知道哪个皇子会倒霉被下放出去做试验,将来如果知道是我出的主意,还不恨死了我?”

老朱笑骂道:“真是个混账,明明是个大才,偏生这么胆小。”

送走了老朱,黄易接着赶工制作烟花。

刚从后门送走老朱没多久呢,前门又有人来访。

黄易过来一看,“您老今日怎么有空过来?据说最近您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不会是偷跑出来吧?”

韩国公李善长老脸一红,瞪了一眼,“怎么?不欢迎老夫?要食言而肥?”

黄易连忙让了进来,“哪能啊,知道您来,我一定扫榻相迎。里面请。”

没想到李善长身后竟然还跟着一个年轻人。

“咦?是你?”

对方也惊讶道:“是你?”

李善长愣住了,“怎么,你们认识?”

黄易笑着说道:“前不久我陪着太子下江南,回来的路上遇到过,算是一面之缘。浦江郑沂,对吗?”

对方惊呼道:“太子?您是说,当日跟您一起同行的那位,是太子殿下?”

李善长招呼说道:“不用大惊小怪的,这小子身份不一般,跟他来往的,都不是一般人。”

郑沂恭敬行礼问道:“敢问您是?”

黄易转头看向了李善长,“怎么,您带人过来做客,没告诉说我是谁?”

李善长笑道:“他就是京城闻名的神医黄药师,不过还有另一个身份:大明逍遥侯。”

逍遥侯?执掌大明六扇门的神秘逍遥侯?据说是天下第一高手。郑沂惊呼一声。


  (https://www.tuishu.net/tui/599978/56973957.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