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被换亲后她扶摇直上,嫡姐破防了 > 108 孩子两个月了

108 孩子两个月了


  “矿脉图昨日才送到微臣府上,因兹事体大,微臣特意亲自前来呈报陛下。”

“陈相有心了。”平康帝也不知信没信,他捏着矿脉图看了许久,说:“三座矿山,开采一事事不宜迟,待朕与六部内阁商议,让冶铁厂工匠即刻开始动工。”

平康帝迫不及待召集朝臣到御书房商议此事,众臣看过矿脉图后纷纷交换意见,聊的热火朝天。

工部尚书却提出意见,“陛下,三座矿山同时开采,所需人手太多。恐怕一时半刻无法动工。”

一位御史点头说道:“近年工匠待遇连连下降,连带我大周冶铁厂效率也降了许多,即便人手不缺效率也极难提升,还是得有个万全之计才行。”

陈相坐在一旁,在众朝臣的叹息中忽然开口:“工匠消极怠工,不仅因为待遇菲薄,还是因大周官营冶铁厂太多,毫无竞争力。陛下,微臣有一想法,若能开放民营,不但能带动生产,还能加收另一笔矿课,两全其美。”

“民营?”

朝臣们叽叽喳喳议论开了,认可与反对者皆有,平康帝没有立即发表意见,耐心听了片刻,说道:“开放民营的确是提升产量增加效率的方法,只是民营冶铁厂难以掌控,只怕出现差错。”

温丞相说道:“可以命监管督查。陛下,微臣以为正巧可以借这两座铁矿开采做一新的尝试。由民众开采铁矿,官局便可全去开采银矿,如此人手问题得以解决,效率也可提升。”

平康帝点了点头,“说的不错。

“那督查人选又该如何选定呢?难道由工部出人到民间去访查?”

“此次开采的铁矿主要在幽州,还是由幽州当地的官员担任督察使较为稳妥。”

一名官员说道:“下官记得幽州知府乃是陈相的表侄。”

陈相颤颤巍巍站起身,执意跪下,“微臣愿为陛下马首是瞻。在幽州召集民众工匠,开矿冶铁。”

平康帝眯了眯眸,正想说什么,陈相又道:“不过还请陛下从朝中再下派一位御史,在幽州坐镇监军,如此也方便陛下时刻了解幽州铁矿开采的情况。”

平康帝的脸色渐有好转。

他徐徐说道:“那就按陈相所说的办吧,待朕拟旨。至于监军人选……等民营冶铁厂准备齐全,朕再择选不迟。”

“陛下英明——”

朝臣陆续离开,陈相走的最迟,平康帝见他滞留便问:“陈相还有何事?”

“不瞒陛下,微臣近日听到些谣传,惶恐不安。”

陈相埋头说道:“小儿陈莽办事不利,放跑了反贼庞措。如今庞措下落不明,前去缉凶的萧兰亭又命丧晋州。庞措小人实在可恶!微臣今日来不仅为献矿,更为此事!”

陈相语气低沉:“据说庞措污蔑陈家当年,构陷郭家谋反……还请陛下明察!还微臣一个公道!”

“竟有此事?”

平康帝故作吃惊,他温和道:“陈相多虑了,陈家忠心朕自然知晓,如此谣传朕是万万不会相信的。”

“陈相这些年为大周培养了不少人才,桃李满天下,功绩配享太庙。当年朕不得先帝青睐,是陈相扶持朕一步步走到今日,朕视陈相为老师,这师生情岂是反贼三两句话能挑拨的。”

“臣惶恐!微臣不敢妄称帝师,微臣永远是陛下的臣子。”

陈相扔了拐杖,扑通一声跪下磕了好几个响头。

平康帝配合着他,亲自将他扶起,演了一出师生情深的戏码,命李忠将人送离了皇宫。

平康帝坐在御案前,看着那几张矿脉图弯起了嘴角。

他一早便猜到陈相不会坐以待毙,这表忠心的礼物倒是深得他的心。

平康帝从未想过区区庞措能拉陈相下马,即便那奏章真的送到他的面前,以陈相那老狐狸的性格也能想出千万种法子脱罪,平康帝要的就是他的示好,他仍要留着陈家。

平康帝执起一旁棋罐中的棋子,慢慢铺在棋盘上,黑子白字对立,棋局胶着,互不退让。

而作为操盘手的平康帝,轻松的掌握着两边的命脉。

他头也不抬的对走进殿中的李忠说:“传信给怀晏,告诉他可以回京了。”

李忠面不改色俯身行礼,“是。陛下。”

翌日。

平康帝的赏赐如流水般进入丞相府,陈莽送走李忠后回到房内,见父亲已经坐起身。

陈莽走上前轻声道:“父亲,陛下此举看来是愿意保下陈家,如此便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都是暂时的。”陈相眼里闪过一丝毒光,“奏章在皇帝手中一日,陈家就总有把柄。如此就要一直受陛下掣肘,等他将这些年给陈家的东西收回的差不多的时候,陈家也到穷途末路了。”

陈莽心惊肉跳,“那绝不能让奏章落入皇帝手中!”

“云氏不是带着奏章回京了么。”陈相淡淡道:“找人杀了她,把奏章毁了。”

另一边的晋州,知府得知云卷要马上带萧兰亭的尸身回京,止不住的劝说。

“颍川侯已经在来的路上,夫人何不多等几日,待颍川侯进京后一起回京?夫人身体虚弱,若是半路出了什么事,颍川侯到时一定会责怪下官。”

云卷不为所动,“萧兰亭的尸身再不下葬就烂透了!趁现在天冷越早回京越好。大人放心,我自会留一封信给父亲,跟他说明一切,父亲不会为难大人的。”

知府劝不动云卷,五天后,云卷便带着萧兰亭的尸身上路了。

来时只有两人,临走时知府又派了十几个侍卫护送,离京那日知府亲自将队伍送到晋州界碑处。

他同长风低声耳语:“你进京后可不要忘了奏章一事。”

长风淡淡点了点头,勒紧缰绳,带着队伍缓缓驶离晋州。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又一队人骑马沿着马车痕迹悄无声息的朝二人追去。

离开晋州时是晌午,冬天白日很短,没过多久天就黑了,长风停下了队伍命原地休息一晚上。

一众侍卫远离了云卷的马车,就地扎了个简单的帐篷准备过夜。

侍卫长端着煮好的粥来到长风身旁,“大人,我们多煮了几碗粥,给您和萧夫人。”

“多谢。”长风接到手里,淡淡道:“等会我给夫人送去。”

侍卫长看了眼马车的方向,因男女有别,他们这些侍卫离马车都有一段距离,唯有长风能靠近马车。

从离城开始马车上就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侍卫长贴心道:“夫人长时间待在马车上恐怕会有所不适,若是夫人不想被打搅,我可以带兄弟们再走远些,让夫人下来透透气。”

长风啃了一口饼,冷淡道:“世子过世,夫人悲痛难耐,没有心情下马休息。侍卫长与其关心这么多,不如早些休息,明日尽早赶路回京。”

侍卫长被噎得哑口无言,也察觉出自己不受待见,说了声是便转身离开了。

转过身的一瞬,他眼神冷了下来,余光瞥了眼马车的方向,看着车帘上映出的女子身影,他默默攥了攥拳头。

两天后,一行人离开了晋州地界,因拖着一口棺材,赶路的速度并不算快,直到第七日才到京城附近。

接下来还有两天的路程,途中没有供歇脚的驿站,这晚上一行人又是就地扎寨。

夜半,箭羽划破空气的声音打破了宁静,靠坐在马车旁的长风飞身跃起,一剑劈断了往马车射来的箭羽。

侍卫长惊醒,大喊一声:“有刺客!保护萧夫人!”

其余侍卫手忙脚乱的爬了起来,和蜂拥而上的刺客们缠斗在了一起,长风站在马车边,没有刺客能近身,侍卫长的表情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阴沉,他瞥了眼马车后的棺材,计上心头。

“不好!”

忽然,侍卫长指着棺材喊道:“这些人想毁坏世子的尸身!”

一个刺客劈砍在棺椁上,在棺盖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刻痕,侍卫们同时朝棺材跑了过去。

侍卫长冲身旁的长风说道:“大人,世子尸身若被损坏,你我都难逃罪责!夫人这里有我护着,你快去保护世子。”

长风素来冷静的脸上多了一道裂纹,他犹豫片刻。

“那你务必护好夫人。”

说罢便冲向棺椁,刺客们自知不是他的对手,眼看他过来纷纷远离了棺椁。

侍卫长嘴角扬起,在长风转身后飞快冲向马车,那些攻击他的刺客也停下了攻势,侍卫长跳到马车上,一剑割开车帘。

正欲提剑刺入,突然愣在了原地。

人呢?!

被割断的车帘摇摇晃晃飘落在地,车厢内只剩下一个人型布偶,晃晃悠悠的歪倒在榻上。

侍卫长一阵心惊肉跳,正在这时,一把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侍卫长僵了身子。

四周不知何时安静了下来,他看了一圈,才发现那些刺客竟无一活口,其余侍卫们正震惊的望着他。

身后传来长风的声音:“想死想活?”

侍卫长咽了口口水,“想活。”

“谁给你下的任务?”

“知州魏钦,他让我杀了萧夫人,找到她身上的奏章带回去。我也是迫不得已,我妻女都在他监管中,我……”

“写信,告诉他你任务完成了。”长风收起剑,从袖中取出一物丢了过去。

“再把这东西捎上。”长风神色淡漠,“事成后我会帮你把妻女救出来。若办砸了,你们就一起死。”

侍卫长捏着奏章,咬着牙道了句:“……是。”

等二人对峙完,其他侍卫才敢近前,一人指着棺椁一脸茫然的说:“大人,方才有个刺客把棺椁盖子掀飞了,里面……”

里面放着的分明是石头!

萧世子的尸身不见了,萧夫人也不见了。

这些状况外的侍卫们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长风面不改色:“把棺盖盖好,继续赶路。”

“那这些人……”

“一人一个,挖个坑埋了。”长风催促:“快,京城还有人等着。”

半个时辰后,满地的尸体消失的无影无踪,一行人继续赶路往京城驶去。

与此同时,官路上的一辆青蓬马车上,赶路的车夫正隔着帘子跟雇主闲聊。

他运气很好,拉了个大客人,从晋州到京城,一趟就二十两银子。

就是有些晦气,这位夫人偏要把尸体放在马车里,他虽是专门做接尸生意的,但人偏要和尸体待在一起还是头一回。

要不是看在银子的份上,他也不会这么糟蹋自己的马车,好在这会儿天冷,味道没有那么大。

车夫冲着车内说道:“夫人,咱们明儿就到京城了,可要先把您拉去义庄,将尸身先安置一下?”

“不必。”马车内的声音淡淡的,“在京城界碑那儿将我放下就是。”

“哦。”车夫嘀嘀咕咕。

真是个古怪的女人。


  (https://www.tuishu.net/tui/600038/56876518.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