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去城里买院子
在赵从雪的强压之下,芳芳跟老四交代了老大跟牛娟的所作所为。
他们拿走了一根短短的擀面杖,一个老旧的铝锅铲,一碗猪油,还有一盆荞面。
好啊,好得很!
赵从雪当即抽出擀面杖往外走。
“妈,妈你别冲动,大哥说过你知道的,秋后分家的时候算在里面,以后少分点。”芳芳连忙跑出来劝阻,“我听到大哥跟嫂子骂仗了……”
“他们骂仗关我屁事,只要我还是他娘,他动我的东西为何要趁我不在家的时候,既然那么怕我,为何要悄默默的?”
她冷哼一声,“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就是叮嘱过你们别告诉我,我这个人忘性大,一时半会发现不了。”
“但我告诉你们,从今往后,你们那点聪明才智用在我身上,那你们的圣贤书真是白读了,侮辱我们的血汗钱跟用命换来的粮食!”
她大步流星的来到门房,“咚咚咚”直接用擀面杖敲门。
里面传来了什么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
很快,老大打开门,有些心虚的挠挠头。
“妈,我就是去院子里拿了些东西,还没来得及跟你说。”他手里端着一碗麻花递过来,“妈尝一下,看缺啥不?”
还挺会吃的,现在正是物资匮乏的时候,商品少,粮种子还没改良,产量低,一年就能收那么些胡麻,榨那么些胡麻油。
虽然外面有卖的,但几乎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吃油炸的馍馍。
可是,伸手不打笑脸人,至少这会儿的老大没有死不承认,还知道说软话。
她掰了一块尝了下,“灰水放少了。”
“那我再放点苏打粉,”老大带上笑脸,“妈你拿着擀面杖,是又想打我吗?”
“下次要拿什么东西,直接跟我要,趁我不在悄悄的拿,换你你开心吗?”赵从雪没好气道,“成了家很快就是当爸爸的人了,你也十九了,还当自己是娃娃呢?”
老大点点头,“是,我下次肯定注意,妈你别生气。”
站在门外,赵从雪能清晰的听到,牛娟在锅灶前忙碌。
赵从雪也懒得跟她说话。
“记得干活,不管是啥活儿,总之你忙着,我就懒得说你。别整天只顾着吃,你是老大要作好表率,要都跟你一样,我也不忙活了,等着靠儿子。”
说完,她提着篮子去柴垛前,装了些麦秆儿回屋烧火。
……
三月下旬,麦子种好了,赵从雪再三鼓动任中易,将他下矿赚来的钱,去城里买个院子。
但出门前,他们对孩子们说是去城里给任中易看病。
“老四老三,你们今天再好好的收拾一下,明天你爸带你们去学校。还有,今天老三放羊的时候把老四带上,让他试试究竟是放羊好,还是读书好。”
赵从雪拿着碎花布缝的布袋子,跟在任中易后面拍了拍他身上的土。
“哦,”老四满口答应,“妈放心吧,我以后肯定好好读书。”
“噫,你自己都不信吧。”任中易骑上自行车,“看好家,把牲口喂好。”
他们夫妻俩这是头一回一起出门,将自行车骑到班车跟前,随后将自行车放在班车的后备箱。
一开始车上人不多,走着走着坐满了。
班车爬上蜿蜒的山路,又在盘旋曲折的路上往下绕,来到了四十多里外的县城会州城。
赵从雪还遇见了好几个熟人,乍一看年轻的不像话。
她差点忘了,自己如今也是四十不到的妇人,而不是躺在炕上的老太太。
来到城里,下了班车,赵从雪看着老旧朴素的老城,还有些土夯成的老城墙没有拆,不由觉得新奇。
若是能拍下来就好了,再过几十年,西津门留下的那一小块地方,成了人人都去参观的景点。
旁边的纪念塔明年才建起来。
若是能将这个古称留下来,他们这个穷地方将来或许会成为旅游胜地。
可惜,她就是个种地的,胳膊拧不过大腿,改变不了这样的大事件。
若是能将自己的命运改变,她就谢天谢地了。
“叮铃叮铃~”
街上都是自行车的铃铛声,没有汽车尾气,在街上赶集的人,有的拉着架子车,有的拉着毛驴,还有拉骆驼的。
木架子随便支起的摊子,上面摆满了线衣线裤,红色黑色的裤头,还有几块钱一双的白帆布鞋,绿胶带的帆布鞋,以及脚底有丁丁的足球鞋,庄稼人平时都舍不得穿。
“咱们上哪去?”赵从雪有些茫然,不知道该去找谁买院子去。
贸然跑到人家家里,问他们院子卖不卖,应该会挨骂吧。
“跟我来。”任中易将手伸到后面,“跟紧我,今天好多人,别走散了。”
的确人多,现在正是生孩子最厉害的时候,街上车不多,人多得厉害,一眼望过去黑压压的人头攒动。
她的布鞋时不时会被人踩一脚,鞋差点掉了。
若是从前,赵从雪肯定不好意思将手放进他的手心,但她现在没有犹豫。
下一刻,任中易温热的掌心握住她的手指,赵从雪顺势挤到她身边,肩并肩前行。
任中易应当很意外,诧异的转头看她,嘴角溢出笑意。
“怎么,羞的不敢牵?”
“怎么会,这里又没人认识咱们。”
臭了半辈子的夫妻,手拉手走出了长街,拐到一处偏僻处。
赵从雪看向旁边,破败的小院子久无人居住,院子里的土窑上头长满了狗尾巴草,还是去年的干草。
对面还有个院子,看着挺小挺旧的,一个老太太坐在门口晒太阳,偶尔睁开眼睛看看过路人。
“大娘,旁边这院子卖不卖啊?”任中易转头小声对赵从雪道,“这儿不嫌小吧,那边的大院子肯定贵,毕竟在主街上,盘下来怎么着都能做生意。”
赵从雪神情犹豫,“这儿也能做生意,就是要翻修一下,骑自行车去路边卖东西也行。”
她已经想过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人总是要吃饭的。
她也没什么文化,勉强识字,别的没把握,但买吃食应该不会赔本。
骑个三轮架子车,总能糊口。
她也会做酿皮子,这几年日子越过越好,赶集的时候解馋的人越来越多,来一碗酿皮子又便宜又好吃。
大娘迟缓的接话,“买啊,你要不着?就怕没人买啊,这么破的院子,我后人一直想卖掉去,你是诚心买的不?我们急用钱呢。”
(https://www.tuishu.net/tui/600090/56827773.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