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陛下还有什么是你不懂的?
推荐阅读:被卖为丫鬟后,我靠签到系统成为诰命夫人 公主殿下,你的系统咋绑我身上了 六零首富,从做供销社代购开始 农门长姐种田忙,空间千亿物资心不慌 三国袁熙传 誓不入宫门 绝不原谅!苏小姐闪婚后渣男疯了 归罗浮:狼性王爷求归隐 不想遨游宇宙只要健康长寿 穿书到古代改写炮灰命运
北城新城项目轰轰烈烈地筹办起来。
半年后的某个下午,白卿宁带着群臣微服出巡,体察民情,她特意带群臣去了北城。
大家都被北城热火朝天的场面给震撼住了。
北城除了没什么家底的小官会住在这里,其他人都住南城、西城,对于他们来说,北城那都是穷人与贱籍们居住的地方,破败,臭。
可如今仅仅是半年,这一处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依然多,虽是在施工,但不再是污水横流,街边也没有满地的垃圾。
更让人惊讶的是那些人的精神状态。
北城人是没有精神的,可如今他们看到的,人人脸上都淌着汗,但也人人满脸笑容!
有人上前去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北城的工地里工钱虽没有多高,但出粮准时,还包中午一餐,若是哪个工人家里有状况,项目部还会派人去家里了解慰问,如果真的确定家中有困难,还会得到一笔项目部的专项基金来过渡!
“说是参照陛下在各地开设的扶贫基金的套路,有了这项扶持,工人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便更加卖力地干活,项目进展得更是顺利……另外就是,这半年附近商户交上来的赋税,是去年北城的全年之和!”
只是建几座房子,就能让赋税增加这么多,许多人都想不明白,但脑子灵活的已经开始激动了。
只是小小一个北城工程就能增加这么多的赋税,若是许多个城同时改造呢?
脑子灵活的是指导户部的江侍郎。
江侍郎立即请示白卿宁,是否能让别的城效仿北城,看看能不能产生北城效应。
江侍郎提出在离长安五百里的兴城效仿北城。
兴城很闭塞,贫瘠,自建郡以来,它就一直是全大虞最难收赋税的地方,倒不是说兴城百姓不愿意交赋税,实在是交无可交,也不是他们不够勤快,实在是土地太瘦,种不出粮食来,百姓们为了能活,纷纷卖身进富户家做奴才。
但兴城所谓的富户也只是比寻常百姓多几间屋子的人家,勉强能用得起几个仆人,再多就没办法了。
所以更多的兴城人得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找活路。
如今兴城十村九空,这样一个没人没地没粮的地方,如果能产生北城效应,那说明其他地方也肯定可以效仿,到时候,满大虞都是一座又一座的新城,朝廷收到了赋税,国库有钱了,百姓住进了新房子,又赚到了工钱,岂不是两全其美?
白卿宁道:“可以是可以,但朝廷一定要做好监督与指导,地方官不能为了政绩强行拆除民居,补偿更不能低于百姓的正常生活水平,六部各抽一人,朕也挑选一人组成监督组,监督组一定要担起自己的责任,若被朕知道有人披着人皮不干人事,朕问罪其九族!”
其他人嘶了一声,江侍郎则是乐不开支。
只有心里有鬼的人才害怕被问罪,心中无愧之人,只想多做些实事好事!
了解过兴城的具体情况,又参考了兴城的地图,白卿宁熬了几个大夜,给兴城做了城市规划与发展路径。
规划书在内阁讨论了几天,最后因地制宜,做了个更适合兴城的规划。
将规划书下发后,当即便有人牵头组建起了项目组,不过半个月项目组便出发去兴城了。
经过两三个月的测量、百姓安置等工作,兴城也开始建设了。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过了年便是春耕,四月便是男子科举,五月便是女子科举,其中春耕是这三件事里最急的。
这个时代北边种麦,南方种稻,大虞还是只种一季,春耕收成好不好,影响到百姓们整整一年的饭碗,要是碰上天灾,那这一年,谁的家里都要被饿死人的。
白卿宁打算推行种两季,她决定在先前南夷的地盘,如今的安南郡来做试点。
下朝后,她亲至农桑部,跟所有农桑官科普了抛秧的知识与好处,大家初时只是抱着姑且一听的心情来听,听到她说抛秧能提高产量时,大家才正了脸色。
“……同时我这里还有个改良种子的方案,需要你们去培育。如今我们大虞的粮食产量上不去,其实更多的是因为种子问题……”
白卿宁把东西留下就回了宫处理另外的事情去了,被留下的农桑官们面面相觑。
不是,陛下,你会打仗会做城市规划就算了,你还懂耕田?
还有什么是你不懂的啊?
白卿宁当然有不懂的,但问题不大,她不懂的,就摸索着去做,总归是要动起来才能摸到规律的是不是?
没过几天,农桑官们便分赴各地去了。
这个时节去外地,春节是赶不回来过年的,白卿宁抽了个空,去其中两个农桑官家里慰问了一下,又和他们的家属聊了几句,等家属们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自己的丈夫/儿子/父亲,不能回来过年这个事实后,这一年的春节来了。
年前最后一次的朝会之上,有老臣提出将大虞取个新年号,叫元丰,元是开始,丰是茂盛与丰收,好寓意好兆头,白卿宁笑着准了。
从这一刻开始,一个由白卿宁带来的崭新的时代由此开启,几百几千年后,大虞的后世翻看史书时,无不感叹白卿宁的伟大。
春节,也叫元日,是这一年的结束,也是下一年的开始,意义非凡,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贫民百姓,都会在这一天,认认真真地造一次饭,有条件的每人添置一身衣裳,没条件的就一家人穿戴整齐,认认真真的围坐在一起吃一顿饭。
吃了这顿饭,旧年所有的不幸都是过去,新的一年必定越来越好。
皇家的饭桌上,白福宁与冯程程等最小的一辈轮流说了一箩筐的吉祥话,听得大家眉开眼笑。
特别是白惜瑶的女儿冯程程,才两岁多点,还不太能够说长句子,又想要得到大家的夸赞,急起来差点把舌头都咬着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饭后,大家聚在太皇太后那里一起守岁。
零点,宫里有鞭炮声响起,紧接着皇城各处也都响起了鞭炮声。
一年伊始,万象更新,一个属于白卿宁、属于大虞人的新时代,到来了!
(https://www.tuishu.net/tui/601410/56786179.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