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反董
推荐阅读:全宗门反派,奈何师妹脑子有坑 疯批助听器一摘,小结巴生死难猜 撩动人心:夫人对霸总娇宠有加 状元夫郎是个人人惦记的渣饽饽 修仙界交口称赞的仙子她没有道德 修仙与诡异 我只是个猪倌真不是御兽仙人 逃荒,全家炮灰读我心后剧情全崩 误嫁豪门:闪婚闵医生 荣耀大秦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祸乱朝纲,残暴不仁,引得民不聊生,各地诸侯纷纷心生不满。一日,东郡太守乔瑁诈称收到京师三公的移书,书中历数董卓的滔天罪恶,称自己被其逼迫,无法自救,殷切期望各地义兵奋起,解救国家于患难之中 。这封诏书一经传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各路诸侯纷纷响应,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董联盟就此拉开帷幕。
第一路诸侯乃是后将军袁术,四世三公袁家之后,家族显赫,兵多将广,麾下坐拥三万多雄兵,个个都是身经百战之士,他站在军帐之中,眼神中透着一丝自傲与野心,扫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天下尽在其掌握。
第二路为冀州牧韩馥,他身形富态,面色和善中带着几分犹豫,统领着三万兵力,粮草充足,冀州之地在他的治理下,倒也安稳。
第三路兖州刺史刘岱,身形魁梧,一脸的豪爽之气,带领着两万兵力,他为人仗义,在诸侯之中也有一定的威望。
第四路河内太守王匡,面容冷峻,目光如炬,有着一股坚毅之气,领兵一万五千人。他早些痛骂董卓被抓,后在士族求情下释放还被封官,此次响应讨董,决心为天下除害。
第五路陈留太守张邈,为人宽厚,喜好结交豪杰,与曹操、袁绍都颇有交情,他带领着一万五千人,营帐之中,时常与谋士们商议着战略。
第六路东郡太守乔瑁,正是发起讨董诏书之人,他面容严肃,眼神中透着一股执着,领兵两万,一心想着推翻董卓,恢复汉室的清明。
第七路山阳太守袁遗,文质彬彬,颇有儒将之风,领兵一万五千人。他平日里喜爱读书,对兵法也颇有研究,在诸侯中以智谋著称。
第八路济北相鲍信,身材高大,气势不凡,领兵两万,他为人正直,嫉恶如仇,对董卓的恶行早已义愤填膺。
第九路北海太守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他饱读诗书,心怀天下,虽只有一万兵力,但他对讨伐董卓一事最为用心,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国家出一份力。
第十路广陵太守张超,性格沉稳,治军严谨,领兵一万五千人,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在诸侯中也有不错的口碑。
第十一路北平太守公孙瓒,骑着一匹矫健的白马,英姿飒爽,他的骑兵部队精锐无比,擅长闪电战和游击战,此次领兵两万前来。此时的刘备正暂居其麾下,刘备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仁义,关羽面如重枣,威风凛凛,张飞豹头环眼,气势汹汹,三人一同前来,为讨董增添了几分力量。
第十二路上党太守张扬,勇猛过人,声如洪钟,领兵一万五千人,他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是一员猛将。
第十三路徐州刺史陶谦,为人刚直,在徐州颇得民心,他带领着两万兵力,虽然实力并不突出,但也决心在讨董之战中尽一份自己的责任。
第十四路豫州刺史孔伷,身形清瘦,神色间带着几分忧虑,领兵两万。他深知此次讨董之路艰难,但仍义无反顾。
第十五路长沙太守孙坚,素有“江东猛虎”之称,他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勇猛之气,领兵一万,手下黄盖等将领也是忠心耿耿,他的军队战斗力极强。
第十六路渤海太守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兵多将广,此时的他,心中野心勃勃,一心想着在这场讨董之战中树立自己的威望,日后称霸天下,他领兵一万五千人。
第十七路西凉马腾,只是书面联盟,而他因有董卓军阻碍无法而来。
最后一路是骁骑校尉曹操,他虽然兵力只有五千多人,但他智谋过人,心怀大志,刚刚从洛阳逃出来不久,便散尽家财,组建了这支军队,决心为天下铲除董卓这个奸贼。
十八路诸侯浩浩荡荡地汇聚陈留以北的酸枣县,众人齐聚在一片空旷的原野之上,营帐连绵不绝,旗帜飘扬。诸侯们一个个身着铠甲,腰佩宝剑,威风凛凛地站在各自的队伍前列。他们命人筑起一座高台,台上摆满了祭祀的物品,香烟袅袅升腾。袁绍整了整衣冠,大步走上高台,他身形高大,面容威严,眼神中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与得意。他环顾四周,大声说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恐社稷沦丧,集合义兵共赴国难。今日我等在此歃血为盟,凡我同盟,齐心协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天诛地灭!”说罢,他拿起桌上的酒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将酒杯重重地摔在地上。
众人纷纷效仿,歃血为盟,共同喊出了推翻董卓的口号,声音响彻云霄。曹操见状,向前一步,高声说道:“常言到鸟无头不飞,我们如今虽已结盟,但若无盟主主持大局,恐怕难以成事。我建议推举袁绍袁本初为盟主,本初家四世三公,威望名扬天下,且兵多将广,本初兄当仁不让。”袁绍听到曹操的话,心中暗自欣喜,但仍故作谦逊地连忙摆手道:“我袁绍何德何能,怎配得上这盟主之位。”然而,他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期待。
韩馥连忙附和道:“本初如不坐此位置,又有何人能做?我也坚决支持本初坐盟主之位。”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此时,袁术的脸色却变得十分难看,他心中暗自恼怒,论兵力,自己比袁绍兵多;论名声,自己也是四世三公之后,且乃袁家嫡系,而袁绍不过是庶出,凭什么被众人推举为盟主?他越想越气,双手紧紧地握住拳头,关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曹操何等聪明,一眼便看出了袁术的脸色变化,他深知袁术的脾气,如果不让他心服,联盟恐怕难以团结。于是,曹操又高声说道:“本初坐盟主职位,那这副盟主职位必是公路兄了!”袁绍也瞟了一眼袁术,微微点头。袁术听到曹操的话,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脸色也逐渐缓和下来,他暗自想道:虽然没能当上盟主,但做个副盟主也还说得过去。众人见此,也都纷纷议论纷纷表示同意。于是,袁绍成为了盟主,袁术为副盟主。
袁绍成为盟主后,立刻开始发布命令。他高声喊道:“孙坚听令!”孙坚大步走出来,拱手行礼道:“在!”袁绍看着孙坚,说道:“久闻文台兄乃沙场宿将,江东猛虎,今封汝为大军先锋,即刻开拔汜水关,务必为我军打开前进之路。”孙坚拱手道:“末将定不辱使命!”袁绍又喊道:“鲍信听令!”鲍信走出来,拱手等待命令。袁绍道:“封汝为副先锋,配合孙坚从侧翼攻打汜水关,不得有误。”鲍信领命道:“是!”袁绍接着道:“袁术,封汝为粮草官,掌管全军粮草,这粮草乃我军的命脉,你务必小心谨慎,不得有丝毫差池。”袁术起身拱拱手道:“领命!”袁绍最后道:“不日全军开拔汜水关,众诸侯务必齐心协力,不得有违将令!”众诸侯齐声领命。
此时,洛阳城内,董卓正高坐主位,与手下众将商议着要事。突然,一名士兵匆匆跑进来,单膝跪地,慌张地说道:“报!主公,今袁绍曹操等十八路诸侯,反叛朝廷,正往汜水关而来!”董卓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沉声道:“今袁绍曹操会盟十八路诸侯会盟要攻打汜水关,诸将以为如何?”
下面首位的牛辅站起来,他身形粗壮,一脸的骄横之气,说道:“主公不必担心,我西凉军天下第一,那十八路诸侯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有何所惧?只需我西凉铁骑一出,定能将他们杀得片甲不留!”牛辅话刚落,吕布便站了起来,他身姿挺拔,头戴束发金冠,身披百花战袍,威风凛凛,说道:“义父不必担忧,我视各诸侯如草芥,凭我手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马,义父就等着看我如何斩杀各诸侯,取他们的首级来见!”董卓哈哈大笑道:“有我儿奉先在,老夫高枕无忧矣!”
华雄见识过吕布的英勇,也不甘示弱,站起来道:“杀鸡焉用牛刀,不用温侯出马,我华雄此次定能生擒各路诸侯,为主公立下大功!”董卓哈哈大笑道:“华将军豪气,那老夫就派华将军……”这时徐荣站起道:“主公,我等自跟随主公以来,未立寸功,请主公让我去守汜水关,我定当拼死守住,不让敌军前进一步!”董卓点点头,心中却有些犹豫,因为他知道徐荣等直隶军虽有能力,但毕竟不是自己的亲信,他有些不放心。但徐荣主动请缨,他也不好拒绝,于是董卓道:“好,老夫封胡轸为主将,徐荣为副将,华雄为先锋,出兵汜水关。务必守住汜水关,不得有误!”徐荣内心有些不高兴,他知道主公还是对自己不放心,胡轸实际就是监视自己的。但也不敢抗命,于是拱手答应。
胡轸、徐荣、华雄领兵五万来到汜水关驻守。胡轸召集二人商议,他问道:“二位有何破敌之策?”徐荣道:“我军有天险可守,汜水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们只需坚守关隘,耗尽敌军粮草,待其大乱之时,再出兵讨伐,必可大胜!”胡轸点点头,表示赞同。华雄却笑道:“二位将军不必如此谨慎,不如让我先派一支小队先试探下敌军深浅,看看他们到底有多大能耐。”胡轸思考片刻,最终同意了华雄的提议。
而联盟军先锋孙坚正快马向汜水关进兵,可鲍信军也随后赶来心中却打起了小算盘,他对着自己弟弟鲍忠道:“此次我与孙坚共同讨伐汜水关,我听闻孙坚勇猛。我们不能让他抢了头功,弟可先派一支人马前往,我大军随后追随。若能攻破汜水关,这头功便是我们的了。”鲍忠道:“大哥放心,看我如何攻破汜水关,为我们鲍家争光!”鲍信点头,于是鲍忠带领五千人马急行军到汜水关前。
此时,华雄刚好领兵出关,两军瞬间对上。华雄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手持大刀,大声喊道:“来者何人,报上名来,俺刀下不杀无名之辈!”鲍忠听了,心中气愤不已,大声回道:“我乃济北相鲍信之弟鲍忠,敌将可敢与我斗上几十回合?”华雄哈哈大笑道:“就凭汝还想与我斗几十回合,我三合之内必斩了你!”话落,华雄双腿一夹马腹,骑马如疾风般奔向鲍忠。鲍忠大惊,连忙拍马迎上。华雄一刀狠狠砍向鲍忠,鲍忠横刀一挡,只感觉一股巨大的力量传来,手臂被震的酸麻不已。华雄又是一刀横撩,鲍忠急忙躲闪,等他刚稳住身形,华雄的刀又迅猛袭来,鲍忠躲避不及,被斩于马下。鲍忠手下士兵一看,吓得连忙转身逃跑,华雄下令追击,五千人马被华雄军杀死三千多人。
孙坚军来到汜水关,看到自己友军竟然败了,孙坚气愤不已,他脸色铁青,咬着牙说道:“鲍信不遵将命,其弟私自挑战董卓军,导致我军首战大败,士气锐减,实在是可恶!”于是,孙坚后撤几里安营扎寨,并写信告知袁绍,信中写道:“鲍信不遵将命,其弟私自挑战董卓军,不幸被杀,使我军首战大败,士气锐减。望盟主明察,以振军威。”袁绍收到信后,气得将信重重扔在地上,怒声道:“鲍信如此无礼,竟敢擅自行动,坏我大事!”曹操见状,连忙上前安慰道:“盟主息怒,当务之急是立刻调集兵马,快速到汜水关,以免延误战机。”袁绍点点头,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开始调兵遣将。
汜水关前,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十八路诸侯与董卓军的命运,都将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https://www.tuishu.net/tui/607758/21215870.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