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人参小宝奶唧唧,投胎变身团宠哩 > 第248章 挣钱的法子

第248章 挣钱的法子


办完了元二郎的亲事,张氏和元老大的任务又了了一桩。

  让他们更高兴的是,元三郎的亲事有着落啦。

  这亲事不来就不来,一来就扎堆来。

  就在二郎成亲不久,大囤村里正家那边托胡村长媳妇送来了口信,表示他们家有一适龄女孩儿想与元三郎相看相看。

  胡家一边庆幸自家孩子下手快,一边尽心尽力的帮里正家和元家奔走。

  两家才确定下时间让孩子们见一面,张氏娘家大嫂上门来了,表示黑山镇镇长家有一适应女孩儿堪婚配,想和元三郎相看相看。

  接着是隔壁镇大老爷家托了媒人来和元家传消息。

  还有一个是县城里的,一个私塾先生家也请了媒人来探口风。

  颇有种一家有男百家求的局面。

  张氏又高兴又犯愁,想着这次这么多人家一起上门,三儿媳妇应当是要有着落了。

  愁的是,这些人家都不错,拒绝了这家担心得罪那家,拒绝了那家担心得罪这家对家里不好。

  也担心自己看走了眼,没有挑到最好的那个姑娘。

  张氏只能和家里人求助。

  “老二家的,你有什么想法和你大嫂说说吧,瞧她一点儿小事就把自己转成无头苍蝇的模样。”

  “娘。”张氏嗔怪地看一眼元老太,希冀地看向冯玉婉。

  冯玉婉见两人目光这般迫切,顿了顿,才说道:“娘,大嫂,那我就说两句,可能说得不太好听,也请你们见谅。”

  元老太没说话,张氏下意识去看娘才发现元老太正在看她。

  张氏懵懵的,“娘,你这样看我做什么?”

  说完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啊,娘你的意思是我会……我怎么会?娘你这样就不对,我和二弟妹是一家人!”

  “行,你知道就好,一家人话轻得也重得,老二家的,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娘,大嫂,三郎要说得媳妇,我心里高兴儿,还是和二郎当初一样,媳妇娶进门是要过日子的,我们要看对方家能不能和三郎过好日子。”

  张氏和元老太连连点头。

  “咱们家眼下看着繁华,实则内里空虚,我们都还是地道庄稼人家,日后的事还要看小五才是。娘,和大嫂,可以先托人问问女方家那边的情况,确实是看中咱们家人想要结亲……要是有别的心思,咱们就再看看,娘,大嫂,以前咱们的日子过得,以后也要一步一步走才能走得更远。”

  张氏还有点儿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和什么……

  选儿媳妇自然是要选一个能过日子的。

  张氏偷偷瞟一眼冯玉婉,嗯,一开始不太能过日子也行,她有经验了。

  也是怪了,老三天天往河边跑,怎得没能捡一个媳妇回来?

  一不留神,张氏就想得多了一点儿,正津津有味,元老太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张氏吓了一跳。

  不用冯玉婉说,元老太也知道自家啥情况,看着家里人好像出息了,看着家里好像有钱了。

  但这些钱都是死钱,用完就没了,家里生钱的路儿一直都是种地。

  这几年,家里粮食一年比一年多一些,那都是托了小孙女儿的福。

  这些事是不能往外说的,也不是什么大的来钱路子。

  说白了,还是家里人没有大本事只会种地这活。

  如今瞧着,大郎家两口子能倒腾山,好似能种一些药材。

  这事成不成,能成什么样儿,只有老天爷知道。

  元家想要试着种药材这事,也是这两年才开始的。

  因为元大郎分得的山头有药材,第一年收获了一些,后头元大郎和陈玉竹商量就从家里挑了一些粪肥去,然后药材果然长得更好了。

  尤其是笙宝经常去玩儿的那几片。

  这样收获了几年之后,陈玉竹就和元大郎提出家里专门种一些药材试试。

  就在他们的那座山上,药材大多要几年才能长成,那些药材种出来能赚大钱,也不费人力,这样几年之后,胖坨也长大娶媳妇了,他们也能给胖坨攒一些娶媳妇的钱。

  小两口想干,家里人支持。

  刚好这两年他们家收的药材拿出去卖,也有了路子。

  第一波药材收获,给了小两口很大的信心,也给了家里人很大的信心。

  元大郎就想着,等到二郎和三郎分了山也跟着他种上药材。

  至于元老头元老大和元老二的山,就不折腾了。

  他们的山上都长了不少好树,元老二的山上还有一些竹林,都很不错,这些都不好收拾了重新种。

  当然,也有他们不敢把摊子铺太大的原因。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知道赚钱也要一步一步来,若是弄得不好,全砸手里了他们负担不起这个结果。

  今年有孙大夫的缘故在,元大郎和陈玉竹两人才种了不少一年一收两三年一收的药材,这些到时候炮制好了就直接送到明仁堂,不愁销路。

  这条路子算是元大郎两口子日后要走的路,当然,作为长房长孙,种地这件大事也是落在元大郎肩上的。

  然后是元二郎,今后就一直在药铺里,也算是为自己谋了一条出路。

  四郎五郎上学,两人上成什么样先不说,至少书读得多的,见识会多,日后本事也会更大,毕竟他们也还小不是。

  元三郎日后要做什么呢?

  上学,已经不行了,他自己也不想,就一辈子留在地里吗?

  那就是一个地道庄稼汉,没有元老二的运气,那就有多大的本事端多大的碗。

  但也不能只考虑这一点,就奔着苦日子人家的孩子去,元三郎这一辈儿不行,还有下一辈儿呢。

  “那娘,二弟妹,你们这般说,我要给三小子选个什么样儿的人家?”

  也是这小子没出息!

  张氏心想。

  “大老爷家那些,就算了吧。县里私塾那家也先打听打听,倒是大囤村和黑山镇的可以先去看看。”

  听得元老太这般说,张氏就松了一口气,说的那一串儿,听得她心都凉了,越听越觉得,三儿子似乎应当先去哪学一学本事再回来娶媳妇儿。

  好在,娘没这么说,还是给了确切的说法。

  “那娘。我后儿就带三儿去我娘家一趟,那边瞧了,又和大郎媳妇去大囤村一趟。”

  元老太点头,冯玉婉也点头,张氏就大大呼出一口气。

  “那娘我先去做饭了。”

  “娘我有一件事想和你说。”

  张氏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迟疑着她能不能停下听听。

  见冯玉婉点头,张氏就站定了。

  “娘,我想把我手里的钱拿出去买个小庄子,钱放在手里也生不了钱,娘或许也可以拿钱去买一些地,回头佃租出去也是一笔收入。”

  别说张氏,就是元老太都张大了嘴巴。

  把手里的钱都花出去,买地,再拿钱请人种。

  这……

  “芹娘,你的钱是你的,你想买庄子也好,买地也好,你让人打听好了就行,娘手里的钱是要留给孩子们上学的,你前头也说了小五要是书读好了,咱们家也就起来了,咱们家没有大营生,这钱要是花出去了,咱们没本事再挣回来,到时候小五上学耽搁了……”

  张氏就连连点头。

  不能不能耽搁的……

  眼看小五就要出息了。

  “我知道了娘,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到,那我先让人打听打听庄子,回头要是想到更好的挣钱法子再和娘说。”

  元老太和张氏就松一口气,生怕冯玉婉真要安排家里的那些钱。

  虽然那些钱大多是冯家那边给的,就是让他们还回去他们也是愿意的,但让他们全花了……


  (https://www.tuishu.net/tui/609258/21215911.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