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傻子怪才传奇人生 > 第1102章 航海技术辩证法

第1102章 航海技术辩证法


  大学生黄小燕问:“刘梦石教授,《航海技术辩证法》是一本什么样的著作?”科普作家刘傻子说:“华夏《航海技术辩证法》一书认为,‘航海是一门综合性的工程应用科学和技术,古代航海只是一种技艺  ,至  15  世纪初才逐渐发展为技术  ,而到了  19  世纪中叶  ,它的科学形态才逐渐取得完善。这一过程与  19  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整体发展是一致的  ’。”

于张喜补充说:《航海技术辩证法》这本书主要探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历程、特点、规律以及航海科技产生的动力等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涉及到航海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航海学科性质的分歧、大航海观的建立及其意义等内容。此外,书中还对海损事故进行了哲学分析,并对船舶驾驶技术的矛盾进行了分析。

刘梦石教授说,航海技术在历史上的应用案例,你们知道吗?有古代航海技术:古代航海技术主要依靠天文观测和经验导航。古代航海者通过观测星象、测量角度等方法确定航向和位置,但受限于技术条件,航海精度较低。魏晋时期,水密舱壁技术在中国古代船舶制造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沈聪明编辑虽然喜欢抬杠,私心也重,但是他善于学习,提前做了功课,所以,他开始卖弄,打断刘梦石的话头接着说,宋元时期,中国航海技术达到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大型戎克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中小型的戎克型船。

海洋专家高敏说,这些船只吸收了欧洲的造船技术和风帆技术,使得中国航海技术更加先进。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对中国航海技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大大提高了航海活动的准确性和效率,使得航海家们不再依赖天象和海面水流等自然现象来确定方向。

王可博士说,有近代航海技术:近代航海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18世纪末,英国天文学家哈里森发明了航海钟,大大提高了航海精度。19世纪末,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使船舶能够与陆地进行实时通信,提高了航海的安全性和效率。

刘梦石说,还有现代航海技术:现代航海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20世纪末,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出现,使船舶能够准确地确定自身位置和航向,大大提高了航海的精度和安全性。同时,雷达、声纳等技术的应用也使船舶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进行导航和避碰。

神话学者夏青说,我去搜集罗马神话时,也顺便搜集了罗马帝国时期的航海技术:罗马帝国时期,航海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罗马人建造了大量的船只会,并创造了一种名为"quintuple"的船帆布局,即五个斜桅的船,这使得罗马船只在远航过程中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同时,罗马人还发展了一种名为"ractus"的船舶,这种船舶在战争和贸易中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罗马帝国的海上交往。

高敏所长说,17世纪末,英国发明家罗伯特史蒂文森发明了蒸汽船,使得船舶的航行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铁壳船和装甲船,使得船舶在战斗中具有更强的防护能力。

王可博士说,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船舶的建造技术和船帆的改进使得船舶的航行速度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油轮机为动力的船舶,使得船舶的航行速度和燃料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刘梦石说,20世纪初,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开始在船舶上使用,使得船舶的航行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更加先进的船舶设计,如飞剪船、货船等,使得船舶的航行速度、稳定性和载重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海洋爷爷解释说:“航海科学技术的狭义,是从航海人员驾驶船舶在海上航行的知识  、方法和手段出发的,  主要指地文航海技术  、天文航海技术  、无线电航海技术、船舶操纵与避碰技术  。广义的航海科学技术,还应包括造船科学技术、船舶通信导航科学技术、船舶安全  和防污染技术等  。其实  ,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  航海科学技术  都依赖于相关门类科学技术  ,并且是相关门类科学技术在航海上的综合、集成与应用。”

科学博士说:“据  《汉书·尧文志》  介绍  ,西汉时的导航占星书籍已有  《海中星占验》  等  136  卷  ,表明天文导航术已有发展。《海岛算经》  中已有测量海中地形、地物高度与距离的方法  ,对后来航海图的测绘有深远影响  。”

刘傻子说,世界上利用指南针进行海上导航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北宋宣和元年(  1119  年)  《萍州可谈》。该书中说:“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  ,昼则观日  ,阴晦观指南针。这比  1180  年英国  《论物质本性》  中提到航海者利用水浮磁针指北,要早  62  年。”

计算机姐姐说:“明代  《海道经》  中保存了一卷  《海道指南图》,这是据元人底稿而绘成的,是迄今见到的中国较早的航海图。到了明初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先进航海科学技术之集大成。  郑和航海术  ,主要记录在  《郑和航海图》  中。该图原名  《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是我国流传至今的一部最早的远洋航用航图。其中图文记载  ,反映了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华夏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科学技术。”

刘傻子说:“航海史学者研究表明,郑和船队中的大型海船叫‘宝船  ’,其‘大者长约  151.8  米  ,阔约  61.6  米  ’;有  9  桅  ,张  12  帆  ;其‘篷、帆、锚、  舵  ,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而哥伦布船队中最大的帆船,长仅  18  米,仅及宝船的八分之一  ,足见中国明代造船业的强盛。”

小聪说:“我搜索后知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欧洲国家率先从封建主义时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各门类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  进的发展  。新的材料、机械  、电气  、电子、控制  、信息技术  ,逐步应用于航海,形成了近代和现代航海科学技术。”

小燕子说:“我看了一些资料  ,觉得海洋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关系密切  ,就造船材料而言  。18  世纪炼铁业的发展  ,导致  1787  年制造出第一艘铁木船;1841  年,建造出第一艘铁质船  ;  1858  年  ,出现了钢,1866  年,开始用钢造船。”

小明说:“我读了一本刊物,上面写着,1890  年,钢质船完全取代铁质船。就船舶动力而言  ,  1769  年,研制成双向蒸汽机  ;  1783  年,则制成蒸汽动力明轮船;  1876  年  ,研制成功内燃机  ;  1892  年,发明柴油机;1903  年  ,则制成内燃机船。”

小聪说:“我知道海洋文化与科技进步相关,就天文航海学来说,18  世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与天文学结合  ,致使  1730  年发明了航用六分仪  ;  1767  年  ,发明了航海用的天文钟  。船舶通讯导航方面  ,  1888年  ,发现电磁波  ;  1895  年  ,发明了无线电报  ,无线电通信而后被船舶航海采用。”

梦弟说:“我查阅图书资料,了解了航海科技的发展情况,1935年,人类发明了雷达  ,随即于  1937  年开始用于船舶探测目标、定位、导航与避碰方面  ;  1957  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1964  年,  就研制出卫星导航系统  ,三年后  ,向民用船舶开放使用。”

刘傻子说:“《航海技术辩证法》  一书指出  ,物质资料生产的需要,是航海和  航海科技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动力  ;经济  、生产发展的需要,是航海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小燕子说:“航海文化证实  ,军事  、战争的需要,是航海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其他相关科技的发展,是航海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

科学博士说:“这一结论符合实际  。航海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航海从技艺逐步发展成为科学技术  ,从帆船时代进入机动船时代,从地文航海和天文航海时代进入电子航海时代。”

刘傻子说:“值得指出的是,在近代和现代史中  ,华夏航海科学技术曾一度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  ,经过多年奋斗,航海事业了很大的发展  ,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  。当然,华夏在航海科学技术方面  ,应该学习  、借鉴、引进、消化、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航海科学技术成果,为我所用。”

小燕子问:“什么是海图电子化与航海资料数字化?”计算机姐姐说:“传统的纸质印刷海图,已不适应船舶自动化和航海智能化的发展要求,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在近十几年研发成功,并不断完善。”

科学博士补充说:“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  ,不仅能很好地提  供纸质印刷海图的有用信息  ,而且取代了传统的手工海图作业  ,综合了  GPS、APPA、AIS  等各种现代化的导航设备所能获得的信息,成为一种集成式的航海信息系统,被称为是航海领域的一场技术革命。”

小燕子  、小聪知道  ,航海所需的各种图书资料  ,原来都采用纸质印刷形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航海通告潮汐表、灯标表等出现了电子版和网络版。海员可购买光盘或在网上查询与下载  。这有利于航海图书资料中内容的迅速更新,避免了海员对纸质图书资料的手工更正  ,使用也更加方便。


  (https://www.tuishu.net/tui/609444/56850696.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