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印度(二)
推荐阅读:一见钟情,青梅哪有总裁香 失忆新娘:冰山总裁的秘密妻子 无双圣医:第一美人对我投怀送抱 久病成庸医 僵约:末日危机后,最强僵尸诞生 哥布林杀手,战斗从洞窟开始 一觉醒来多了个老公 我在大周当道士 末世之地球重叠 娇娇美男好细腰
自从朱允炆被流放至古里后,他一直未能建立起自己的造船能力。尽管古里拥有港口,但这些港口却被大明牢牢掌控着。这主要是因为在早期,朱棣需要将精力集中在国内改革以及处理蒙古和西域的问题上,他绝不能给朱允炆任何骚扰沿海地区的机会。
朱允炆面临的困境不仅在于港口的控制权,还在于人口结构中缺乏造船的技术人员。原本属于扎莫林王朝的船队,早已在大明水师的攻击下灰飞烟灭。因此,尽管朱允炆对远洋贸易的利益垂涎三尺,但他却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然而,如今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大明的内部改革正在顺利推进,永乐王朝的统治已经稳固如山。与此同时,西域和蒙古都已被纳入大明的版图,大明的水师舰队更是称霸天下,至少目前还没有其他势力能够与之抗衡。然而,大明的造船业却日益繁荣昌盛,呈现出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必须要采取措施来缓解这种压力,于是将一部分产能进行转移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本土,主要集中精力制造福船、永济宝船(这是经过改良后的卡拉克帆船)以及广船等各种战船,还有那些用于大型远洋货运的船只。这些船只不仅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还能承载大量的货物,对于大明的海上贸易和军事力量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日本则负责建造沙船和漕船。沙船以其浅吃水、平底的特点,适合在沿海地区航行和运输;而漕船则主要用于内河运输,为国内的物资流通提供了便利。
至于印度,由于其技术水平和资源条件的限制,只能建造一些普通的商船。这些商船虽然规模较小,但也能满足当地的商业需求。
印度古里港,盛庸正在和大明的外务代表共同见证第一批被虏获的印度苦力被送上大明的远洋货船,他们将搭乘这些船只背景离乡前往美洲大陆。
盛庸站在那里,他的目光有些迷茫,似乎在看着眼前的一切,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看到。他的脸上流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神色,这种神色既包含了困惑,也包含了对自己所接受的儒家观念的质疑。
然而,与盛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明的外务代表徐新宇。徐新宇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他显然对眼前的情景非常满意。因为这意味着大明在美洲的力量将会得到显著增强,这对于大明在这片新大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徐新宇转过头来,对盛庸说道:“盛大人,我要衷心感谢你国对大明开拓美洲的支持。我相信,有了这批劳力的加入,对于汉王在北美的开拓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盛庸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地说:“此地人性淡泊,且好幻想。徐大人,我认为你不要过于乐观。”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似乎对徐新宇的乐观态度并不完全认同。
徐新宇听了盛庸的话,不禁感慨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乃自然之理也!”他的意思是说,虽然这些人来自同一个地方,但由于环境的不同,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可能会发生变化。然而,徐新宇仍然坚信,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管理,这些人一定能够为大明在美洲的事业做出贡献。
徐新宇站在不远处,用手指着那片沙滩空地,语气坚定地说道:“就在这里,未来将会崛起一座由大明和印度共同合作建造的船厂。所以啊,有些事情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景象。”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将手指移向脚下的土地,继续说道:“回想过去,这里不过是一片荒芜之地,毫无生气可言。然而,自从它被划定为大明租界之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日益繁华起来!”
徐新宇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接着,他将目光转向盛庸,微笑着说:“盛大人,您当年在大明可谓是人中豪杰,才华出众。可是,面对我主时,您却屡屡战败。然而,到了这片土地上,您却能够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事务。这充分说明,并非是您个人能力不足,而是环境和机遇的不同啊!”
盛庸自然明白徐新宇这番话的真正含义,他是在暗中嘲讽朱允炆没有治国理政的才能。尽管心中有些不悦,但盛庸也无法反驳,因为事实摆在眼前。毕竟,如今的他已经在印度成功建国称帝,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棣的恩赐。如果没有朱棣的支持和帮助,仅凭他自己和那区区几个人马,又怎么可能实现建国的梦想呢?
徐辉祖和齐泰在看完了大明传递来的有关合作建造船厂的计划后,都不禁为之兴奋。这标志着印度本土能够造船了,有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认真学习将来也可以消化技术为自己所用。
方孝儒也难得的附和说“:太好了,我们利用燕逆的钱和技术造船,然后运送兵马袭击大明本土,沿江而上,到时忠义之士必定会配合,而百姓会箪食壶浆欢迎王师!”
徐辉祖和齐泰对视一眼,没有理睬他的自嗨,连朱允炆都知道这与痴人说梦没有多大区别!毕竟自己也理政多年,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幼稚的少年皇帝。
齐泰建议说:‘陛下,臣认为,应该学习大明的做法,鼓励银行向商人贷款造船,我朝可以进行担保!这样促进了海贸的兴盛。增加向大明出口的东西,同时欢迎大明的商人投资我朝。这样长久下去,朝廷的财政状况会大幅改善,改变依赖田赋和缴获的现状。’
徐辉祖也赞同的说“:臣附议,同时我们应该学习大明开设属于自己的银行,引进和学习大明的管理模式。收拢民间资金用于放贷鼓励兴办各式商业!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待得国富兵强,继续北伐!”
(https://www.tuishu.net/tui/615124/21215894.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