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33章 压力给足

第533章 压力给足


京城回复里的内容,魏达没看过,贾琏也没说给他看,魏达也不敢主动要求看。

    现在看到贾琏的态度,魏达本就没啥野心,心安理得的跟着一起乘船北上,当好背景板。

    船队在海上漂了半个月,沿途没有停靠,至吴淞口突然转进扬子江。

    按理说,吴淞口有炮台,有军队守卫,船队想要进扬子江肯定会遭到阻拦。

    现实情况是根本没人管这支船队,贾琏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了扬子江,整个吴淞口炮台以及守卫的军队屁都没放一个。

    就这样船队顺利的进入扬子江,沿途的民船见了如此规模还不打旗号的舰队,纷纷避让,官方一点反应都没有。

    魏达与贾琏站在甲板上看着江面上纷纷躲避的民船,贾琏面无表情,魏达面色铁青的咒骂:“该死!江南巡抚该死,江南总兵该死。”

    贾琏递给他一副望远镜,指了指吴淞口。

    魏达举起望远镜看去,总算看见了不少人在惊慌失措的狂奔,随处可见鸡飞狗跳,炮台上也没看见几个人。

    “现在知道为何明朝嘉靖年间,倭寇能够在沿海夺地横行了吧?”贾琏看似浑不在意的一句话,魏达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早就听说江南武备松弛,今天才知道,这哪里是武备松弛,这等于没有武备啊。”

    贾琏淡淡道:“武备还是有的,就是不知道炮台上的炮,还能不能打的响。”

    吴淞口方面的武将反应过来时,舰队已经都过去了,无奈之下只好快马让人去苏州报信,不明身份舰队逼近苏州。

    待过了吴淞口,魏达才问:“贾公就不怕吴淞口炮台开炮么?”

    这老太监的称呼又变了,以前为了表示亲近,都叫不器公,现在的改变不是出于尊重,而是为了保持一定距离。毕竟贾琏做事有点猛的吓人了。

    别看魏达嘴上说江南巡抚和总兵都该死,实际上他心里很慌,因为贾琏这么干可是太得罪人了,直接把江南省军政上下都给得罪了。

    贾琏块头大,他能扛的住,魏达不行啊。

    船队一路畅通无阻,一开始两岸城镇受到惊吓,鸡飞狗跳的场面还不少。没等到贼寇上岸,也都安静了下来。

    “天下最富庶之地的防务败坏之此,烂透了,真是烂透了。”魏达痛心疾首,捶胸顿足。

    贾琏哈哈大笑,魏达好奇问:“贾公为何发笑?”

    我又不姓曹,也没有特殊癖好,不要这么问啊。

    “膏腴之地,取之如探囊取物。朝中也好,地方也罢,有些人啊,无非就是嘴上叫的凶一点,嗓门大一点。他们看似强大的根源,在于朝廷的规矩。离开了规矩,他们就是一口肥肉。贾某此举,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清楚,只要陛下愿意,贾某这把刀随时落在他们的头上。”

    一番话听的魏达精神巨震,倒退两步才站稳。船队里有一千精锐,手里有圣旨的贾琏,一个不冷静,很可能就会杀的江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魏达很想问一句,现在跳船还来得及么?

    没亮旗号,自然是贾琏故意的!现在就算跳船了,人也都得罪完了。

    魏达当然不能条船,他是宦官,荣辱全在皇帝身上。非但不能条船,还要做好一个记录员的身份,一五一十的禀报皇帝。

    当然了,魏达只要禀报的内容是江南官场以及士绅的丑态。

    “魏公,现在能详细说说,龙禁尉孙相中风事件的调查结果么?”贾琏突然发问,魏达表情略有尴尬,还是很顺滑的露出笑容:“贾公何必多此一问?龙禁尉查到的,与贾公掌握的,相差不大。毕竟这里是江南,龙禁尉也是外人。”

    这番话略显敷衍,倒也是真话。孙化贞的案子后续调查是这样的,孙化贞中风后,身边两个随从跟着出了事情,一个过桥的时候落水溺亡,另一个在卧室里用裤腰带上吊了。这两个人,一个是负责采买的,一个是负责日常接待的,后者还负责在孙化贞生病时请大夫。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此事里头有猫腻,但衙门就是啥都没查出来,江南官场的结论就是中风了。两个随从,前者是意外身亡,后者留遗属,因为自责,没有照顾好孙相而上吊。这些鬼话,江南官场就这么说了。

    贾琏也没挑魏达的毛病,面露严峻之色:“魏公,你我生死荣辱系于陛下,此番贾某来江南,你们应精诚团结,办好陛下交代之事。”

    魏达听了也变得严肃道:“贾公言之有理,咱家一定全力配合。”说着顿了一下,继续道:“那两个随从,龙禁尉去查了他们的家人,此二人皆孙相族人。父母兄弟处也都是一无所知,龙禁尉查到其中一人养了一处外室,去抓人时已经人去楼空。另一个则发现他常流连于秦淮河,相好众多,并无长期来往的姐儿。线索都断了,咱家见一时无果,便去了广州。”

    这些事情龙禁尉能查到,贾琏通过薛蟠的消息渠道,获得的也是这些信息。

    魏达看似实话实说了,实则还有一句话没说,本地龙禁尉并不可靠,魏达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冒着得罪夏守忠的风险,对金陵龙禁尉进行清洗。

    案子肯定是没法继续查清楚了,就事论事在规则内是干不过地头蛇的,因此贾琏才跳出规则,换一个赛道。

    现在魏达已经看清楚贾琏的真实用意,也知道为何不给他看承辉帝的回复了。

    “这就跟打仗一样,不要在敌人预设的情况不明的战场打。不早了,回舱内休息吧,明日到了镇江再说。”

    次日一早,船队临近镇江,贾琏梳洗后,一边吃早餐,一边询问情况如何。

    “目前为止,江南地方上没有任何联系我方的措施,船队依旧畅通无阻。”副官范平日常汇报。

    贾琏听着又露出冷笑,丢下筷子起身出了舱,站在甲板上,江风一吹,整个人都精神了。

    “大人快看,堤上有马队,江面上有船只逼近。”

    贾琏掏出怀表看一眼:“我舰队过吴淞口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三个时辰。江面逆流而行,速度还不如在海上航行来的快。”

    范平笑着解释:“主要是帆的问题,战舰的帆是海上航行的软帆,无论任何角度的风,都可以借力。在内水航行,则硬帆更为快速。”

    望远镜里看见一个本地官员,站在一艘小船的船头,紧张的看着靠近的舰队,贾琏放下望远镜道:“挂旗号吧!”

    桅杆上快速的升起一面旗帜,上有一个大大的“贾”字。接着陆续又有旗号被升起,分别是“广东巡抚”“钦命江南巡视”。

    这里要说一句,御史台的巡视组一直存在,每年都会派巡视组到地方巡视。巡视组在御史台的名下,实际上是皇帝钦命直辖。

    如今贾琏挂出这两个旗号,一下就把身份说清楚了。

    船上的本地官员看到旗号之后,整个人一屁股坐在了船板上,口中喃喃自语:“祸事了!”

    孙化贞的案子在民间闹的不大,但是在官场上却人尽皆知。江南官场都知道,皇帝不会善罢甘休的,只是谁都没想到,皇帝给贾琏派来了。这厮人在南洋都给调回来了,可见皇帝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嗯,大周官场内有一句话,灾星过处,鬼神辟易。

    就是说,贾琏到的地方,鬼神都要躲着他走。不然也要挨一个大逼斗。

    贾琏去广东的这些年呢,其他地方的官员一看王子腾都称病不出,贾琏代总督了,都挺高兴啊。反正祸害别人嘛。

    现在旗号一出,贾琏带着舰队到了江南,这还能有好事?

    地方官员请求上船被贾琏直接拒绝,舰队继续往前,直奔金陵。

    镇江官员不但没有觉得被冒犯,反而弹冠相庆,心里丝毫不同情金陵的同僚们是一回事,派人快马报信又是另外一回事。

    说实话,都是一个朝廷内混的人,真要出点大事,哪个熟人倒霉了,不免兔死狐悲的。

    贾琏对于镇江官员没有坚持上船的事情,默默的记在本子上。从法理上来讲,镇江官员是有权利要求贾琏停船检查的。你挂了旗号,就真是钦差了?我要看到圣旨。

    随后扼守扬子江咽喉之地的江阴,意外的依旧没有阻拦,甚至也没有检查,贾琏一颗心凉透了。

    仔细想想也是啊,历史上清军到了江南,江阴带头抵抗的不过是个典吏阎应元。真正有守土之责的官员,一个都没看见。

    江南官绅的节操,真就是灵活的毫无底线。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没打旗号的时候,没人拦着,打了旗号,依旧没人拦着,任凭这支舰队横行。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说明沿途的各级衙门,不论文武严重失职了。

    过了江阴之后,贾琏立刻让人准备纸笔,写了一份奏折,弹劾沿途的各级官府失职。

    用了印之后,递给魏达审阅后,这位公公也默默的用了印,派人走龙禁尉的渠道,快马送往京城。

    江南巡抚庞子骏最近虽然压力不小,但因为孙化贞中风,头上没有了一座大山后,整个人的状态还是比较不错的。

    原本躲在苏州,现在坐镇金陵,那能一样么?而且,两江总督的职务,原则上庞子骏是没啥竞争力的,因为这职位只能是内阁推荐,皇帝决定。庞子骏仕途前期的恩主是孔照,后续的熟人是宁克,现在他与各位内阁大臣关系并不好。所以呢,他是不着急去活动,争取一下这个位置的。巴不得时间拖的越久越好,他能多过几天代行职务的隐。

    不着急的庞子骏,得知贾琏带着舰队过了镇江,逼近金陵的时候,顿时吓的想逃回苏州。

    江南三司衙门在苏州,巡抚衙门虽然在金陵,但庞子骏素来都是赖在苏州的。原因嘛,当然是因为总督行辕在金陵啊。

    本着不能一个人扛压力的原则,庞子骏立刻派人给苏州送信,要求三司的主官都到金陵来,一起抗压。

    随后又去联络金陵贾家和王家的族人,希望通过他们出面,搞一搞与贾琏的关系。

    结果自然是碰壁了,王家人和贾家人都不敢。只不过两个不敢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王家人的不敢是因为心虚,贾家人的不敢,因为畏惧。

    王家人在王子腾得势时,对贾琏的态度可不好拿出来说。加之薛家的事情,以及后续走私大烟的买卖,算是把与贾琏的关系搞的很僵。所谓王家的女婿那又如何?给贾琏惹恼了,王子腾都扛不住。至于贾家人,本就是隔了很远的族人,眼下的局面,谁敢出去坏贾琏的事情?

    连续碰壁之后,庞子骏只好拉上江宁织造、金陵知府、两个县令,一起到码头等候迎接。

    原则上应该还有一些地方士绅出场,结果平时热衷于与官员来往的本地名人,没有一个出场的,就算是当时推不掉答应了,临时也都称病了。

    被放了鸽子的庞子骏,气的内心翻腾,当着几个下属的面,又不好生气失态。苏州距离金陵有点距离,就算最快的速度来回也赶不上迎接。

    巨大的压力,也只能庞子骏这个巡抚出来扛了。

    船队靠近码头,先停靠的并不是贾琏的船,而是运兵船。

    站在码头上的庞子骏,看着打开的炮门,黑洞洞的炮口对着岸上,似乎随时准备开火,整个人都是软的,想迈步上前,真是一点力气都没有。站在原地等待,也得扶着身边的金陵知府才能站稳。

    率先下船的是贾琏的私人卫队(家丁),身背最新式的后装步枪,腰间都有左轮。

    登岸之后,卫队通报请本地的衙役退出里圈,由他们来负责现场的防务。

    折腾了一个小时前后,太阳都升老高了,贾琏的旗舰才靠在了码头上,一身戎装的贾琏腰间挎着左轮,面色如铁,步履坚实的走下船。

    原则上庞子骏与贾琏是平级,并且他年长,贾琏虽然是钦差,态度上也不能太过倨傲的。

    可是贾琏今天的做法,明显就不符合正常的规则。尤其是庞子骏带着本地官员想靠近的时候,卫队很干脆的给拦住了,表示要通报。

    正常的情况下,平级且年长一些的庞子骏作为江南巡抚,亲自来码头迎接,算是很低姿态了。而卫队的做法,在正常情况下,那就是羞辱。

    现在被拦住的庞子骏,丝毫没有羞辱感,下面的官员,也都没有被羞辱的感觉,反而生出的是浓郁的恐惧。

    对,他们恐惧,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恐惧。

    眼下的情况跟正常是一点都不沾边的,哪个巡视组下来带着一千精锐?哪个巡视组带着一支可以强大的,炮火可以轰塌金陵城墙的舰队出场的?你来就来吧,直接冲过了吴淞口和江阴要塞,招呼都不打一个,还拒绝了镇江官员登船。

    结合孙化贞的案子,是个傻子都知道,来者不善。甚至可能是大祸临头。

    得到通报的贾琏,看了一眼被拦着的官员,背着手,迈着八字步,不紧不慢的上前,冷眼看着众人道:“各位来迎,贾某受宠若惊啊!”

    连个正常的礼数都没有,庞子骏为首的众人,非但没有屈辱感,反而加剧了内心的恐惧。

    这不是闹着玩的,同僚之间,基本礼数都不讲了,事情还能小的了么?

    “贾大人言重了,上使钦命在身,我等来迎是分内之事。”庞子骏努力的平稳情绪,陪着笑脸,抱手行礼后回话。其他官员纷纷跟着行礼附和,谁也没有挑贾琏失礼的错,真是顾不上了。

    “呵呵,贾某还以为江南不是朝廷治下之地,特意带来了战船与精兵。看各位的意思,江南省还是朝廷治下?”

    这一番话已经不是诛心那么简单了,简直是在定罪。庞子骏还算能平静应对,金陵知府直接吓的跪在地上:“卑职冤枉!”他身边的江宁织造,倒是还能站住,只是脸上笑容都凝固了。两个县令直接跟着跪下了,口称冤枉。

    “冤枉?孙相中风,亲近随从二死,你们是怎么判决的?要不要本钦差告诉你们?”

    其他人还好,地方上主要负责查案的金陵知府,直接瘫在地上。

    庞子骏站一边,挣扎了一下,还是开口帮忙辩护:“回钦差,孙相亲随之死,本地能查的都查了,龙禁尉也查了……。”

    这还没说完呢,庞子骏看见船上又出现一个人,看清楚是魏达时,立刻闭嘴了,没有继续。

    魏达不紧不慢的上前:“说啊,继续说啊。”

    “见过魏公!”庞子骏赶紧见礼,魏达侧身让过:“别,咱家可不敢受您的礼。”

    魏达说着很自觉的站在贾琏身后,然后一言不发的看着在场的官员。

    庞子骏也闭嘴低头不语了,事情看着就没法善了,多说无益。贾琏这个出场方式,就不是来听你辩解的。

    身为巡抚的庞子骏,就算面对钦差,封疆大吏的脸面还是要的,所以,他干脆闭嘴不言了。想要治罪,你要有证据。

    没证据,就算你是钦差,也奈何不得一位巡抚的。

    (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20182/21215626.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