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穿剧后,我把剧情带歪了 > 第 590 章 为医庐造势

第 590 章 为医庐造势


伊平说完,就把账册还给管事,说:“以后没银子了就到府上来支便是。”

管事连忙接过账册,应了声“是”便退了出去。

我看今日太阳不错,站了起来,说:“我去医庐看看,午饭我在医庐吃,你们不必等我了。”

说完,我便走了出去。

郑云燕看了一眼我的背影,担心说:“二妹这身子跑来跑去的,吃不吃得消?”

伊平把一堆的账册推到郑云燕面前,说:“她吃不吃得消我就不清楚了,你再不把这堆账册看完,我就知道你肯定要吃不消了。”

郑云燕看着这一堆账册有些欲哭无泪,可怜巴巴地说:“你让我跟你去巡铺子没问题,但你让我核这些账册真的是要了我的老命啊。我从小就不爱看书,一看书就想睡觉,更别说看这些让人头晕目眩的账册了。”

伊平眼珠子转了转,说:“你不想看没问题,你可以拿给你相公帮忙看啊?他那么聪明,核对这些账目对他来说岂不是和喝般简单?”

郑云燕一听,眼睛立马亮了起来,对啊,她怎么能忘了她身后这个强大的智囊兵呢?

于是郑云燕连忙跳了起来,捧起那一大堆账册高高兴兴地走了。

伊平扶了扶额,长长吐了口气,说:“终于把这些账目交出去了,我的天老爷,都不知道以前我是怎么熬过来的,呜呜,以后我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盼春、望春和喜春那几个丫头一直跟在伊平身边侍候,看到伊平这样都不禁有些好笑,喜春笑着说:“都说别的府上抢着当家,三小姐倒好,恨不得把当家权赶紧交出去。”

伊平叹了口气,说:“你是不知道呀,赚钱我在行,但要看这些账册是真的能要人命的啊。”

我带着杨氏和扶摇坐着马车去医庐,刚出大门,便看到华无双抱着大胖儿子又来了。

华无双见我要去医庐,府门都不进了,非要和我挤在一辆马车上,要和我一起去医庐。

华无双的儿子叫杜锦堂,一点都不随他爹娘,长得圆滚滚的,又壮又实,半岁的人长得要比人家一岁的孩儿还要大。

我看着在马车上爬来爬去,一刻都停不下来的杜锦堂不禁问:“你不是说要给他请一个武功厉害的人当他师父,教他武功吗?请到了没有?”

华无双喜滋滋地说:“请到了,就是你爹。”

我听了嘴巴半天合不上,半天才吐出一句:“我爹答应了?”

华无双拼命点头,说:“答应了,这还是我相公送了好几坛好酒,你爹才答应的。”

赵震远从边境回来后,更是嗜酒,每晚不喝上几碗都睡不着觉。

我有些好奇地问:“这天下武功高的人多了去,你为何偏偏要选中我爹?”

华无双白了我一眼,说:“你爹可是大禺战神,一身功夫深不可测,试问全天下有谁能与他相比?我和相公仔细商量过了,要给孩儿请师父,一定要请全天最厉害的师父,这不,一同想到你爹了。”

你们两夫妻可真是虎啊,这都能想到。

赵震远是大禺战神不假,但那一身的煞气足可以震慑鬼神,找他做杜锦堂的师父,也亏他们夫妻能想得出来。

但我不好打击她,只好说:“我爹煞气重,不要把你儿子吓哭了。”

华无双满不在乎地说:“我的孩儿岂是胆小无能之辈?如果见到你爹就吓哭,我就不认这个儿子了。”

我在心中偷着乐,坐等她以后被打脸。

我们很快就到了渭河边上的医庐前,下了马车,这才看到医庐门庭冷清,连一个看病的人都没有,请的三个大夫和中个药童都坐着打瞌睡。

倒是旁边的学堂传来阵阵的读书声,让这空旷、冷清的医庐有了几分人气。

我抬腿走进了医庐,大夫和药童睡得正香,我们进去了也没有发觉。

我伸出手在案桌上敲了敲,这才把几个人惊醒了。

大夫和药单一看是我,吓得全都跪了下来,高声大喊道:“淑太妃娘娘恕罪,尔等不是有意想偷懒的,只是,只是这堂中无人前来看病,坐等太久,所以,所以......”

我看着地上的几个人,说:“你们坐在这里等人上门来看病也不是个办法,这里留下一名药单抓药即可,其他人等带上药箱跟我到大街上免费义诊。”

“免费义诊?”几个大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想不明白我想干什么。

“怎么?还要本宫重复多一遍?”我不紧不慢地说。

“不,不用,我们马上就去。”这几个大夫吓得连忙跳了起来,叫药童准备好药箱出门义诊。

渭河边与长安街相邻,仅隔了一条胡同,一边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一边是破破烂烂,污水横流的贫民区。

我让药童抬了几张桌凳搬到长安街一处空旷的地方一字排开,然后竖了一条白幡在边上,白幡上写着“济安堂”三个大字,甚是显眼。

我让药童大喊:“今日免费义诊,不收钱,不收钱。”

那三个药童扯开喉咙一阵大喊,很快就吸引了很多前来看热闹的老百姓。

今日来得匆忙,没准备一些鸡蛋、大米之类的赠品,我决定明日再来,带多些赠品,先把济世堂的名头打响了,才会有人愿意前去医庐看病。

那三位大夫的桌子前很快就排起了长队,毕竟看病不用钱这么新鲜的事,不管有没有病,都想来凑一下热闹。

这三个大夫还是有些真本事的,看起病来又快又准,很多老百姓拿了大夫开的方子千恩万谢,就只差没跪下了。

这些老百姓拿了方子后,那三个药童又在一旁大喊:“三天内,拿着我们医庐大夫开的方子到济世堂抓药一律半价,一律半价。”

当然,这些话还是我吩咐药童喊的。

在古代没有喇叭,也没有扩音器,只能靠人声来喊。还好这三个药童的声音够响亮、清脆,这么一喊,大家都知道了渭河边开了一间名叫“济安堂”的医庐,大夫的医术不错,最重要的是这几天看病免费,抓药半价。


  (https://www.tuishu.net/tui/621178/21215555.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