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沧海正道 > 第0705章 一个好人的窝囊

第0705章 一个好人的窝囊


米琼悄悄地问着冯奕娇,她不认识陆曼卿,只在公司听过关于她的传闻。

可惜冯奕娇也不认识,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冯奕娇能猜到她是谁,只是不敢确定。

快到村外时,卓青远拿出手机开始打电话。电话接通后,卓青远的第一句话,立刻证实了冯奕娇的猜测。

“陆曼卿来了!”

电话是打给夏七的,没有客套和寒暄,卓青远直奔主题,说明情况。

“点到你的痛处了?”

“她说的没错,这些年,公司捐赠学校的好名声都被我挣了,事情却都是乔玲做的。”

“给她开个追悼会吧,即使违背她的本意,也要让世人看到她光彩的一生。”

挂完电话,卓青远默默地点燃一支烟。待香烟抽完,他终于下定决心,送乔玲回马家坡。

这并不是突发奇想,一天前,他就和姜庭凯商量过,是姜庭凯一直在犹豫。

卓青远让米琼通知大家开现场会,所有人都赞同卓青远的提议。

即使他们是连夜赶过来,宁可再长途奔波,也要把乔玲送到她生前挚爱的地方。

大家商量完毕,姜庭凯去通知校长,声称要把乔玲的骨灰接走。

“怎么回事?我们忙活好几天,你们人一来就说带走?”

“实在对不起,打扰大家的地方,我会给予一些补偿,之前答应给的费用,我会一分不少地结算给大家。”

“他们本来就是你们花钱请来的,也是事先说好的,是你突然说要走,但一码归一码,钱肯定要结算给人家。”

姜庭凯没搭话,他从口袋里摸出钱包,掏出现金分给村民。

众人无不愤怒,刘锐和罗辰更是气的青筋暴起,险要动手。

乔玲不远千里来到沟崖村支教,为了给孩子们领取捐赠物资献了命。村民不仅没有感激之情,就连帮忙料理后事,还伸手要钱。

随着米琼的一声吆喝,众人一起动手,很快将灵棚拆个干净。

“等下,我看你们还拉来几车物资,都是捐赠给我们的吧?”

众人收拾完正准备离开,却被村支书给拦下了。

瞧那架势,他们不仅要钱,还想要物。

“想什么呢?这些都是我们带的生活用品。”

刘锐一把推开了村支书。

“慢着,既然拉来了,就该留下来。既然是捐给我们的,就得分给我们。”

村支书边说边给身边的人递眼色。

接着,十来个村民迅速地将他们团团围住。

“明抢吗?”刘锐瞪着眼睛吼道。

“说话不要那么难听,哪里就是明抢?既然是捐赠的物资,就没有拉来又拉走的道理。”

“那我要是不留呢?”

“那我们沟崖村的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小心再翻到沟里去。”

卓青远再也忍不住了,他拨开人群,走到村支书跟前,一脚便给踹出两丈远,村支书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村民们看到村支书被打,一拥而上,立马开始厮打。

村民乱战,毫无章法。

他们哪里是刘锐和卓青远的对手,两人下手之时还留有余地,轻松地就收拾一帮村民。

他们刚准备上车,后面突然冒出一帮拿着锄头和铁锨的村民,迅速地将他们团团围住。

就在双方陷入僵持之时,村外又驶来两辆车。

他们是被冯奕娇招来的,是当地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的人。

冯奕娇率先亮明身份,然后开始跟他们交涉。

最终,卓青远同意留下一车物资,其它的全拉走。

初到沟崖村时,卓青远曾动过恻隐之心。可是现在,好感全无。

老话说“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万恶穷为首,百善富为先。”

这句话放在此时,特别应景。

车队刚离开县城,又在收费站重新被拦下。

收费站的人说,其它的车辆可以放行,唯独那四辆货车不行。至于原因,只说手续不全。

这个问题不用想便能猜到是怎么回事?

卓青远这几天一而再,再而三地憋着,已经闹到这一步,哪里还受得了这个。

卓青远踹开车门,怒气冲冲地冲着收费站的窗口走去。还差几步时,姜庭波火速地冲上去将他拦下。

“卓总,算我求你一回,这一定不是乔玲想要看到的样子。”

姜庭凯抱着卓青远,顺着拖住的胳膊,跪在卓青远跟前。

卓青远泄气了。

他人生第一次感受到,做一个好人,竟然可以如此窝囊。

卓青远回到车跟前,直接把钥匙丢给米琼,自己则躲到秦雪车里睡觉。

当车队即将到达石州市,一篇关于支教老师不幸遇难的新闻出现在互联网,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着网络空间。

稿子是冯奕娇在车上编辑的,自以为看遍世间冷暖的冯奕娇,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她奋笔疾书,在车上编辑好文章,未经报社审核,就直接发布在网上。

冯奕娇不仅把新闻稿直接发布到互联网,还给报社传送了一份。总编见稿后,直接让她做期专题。

拦下车队的县宣传委、教育局还有高速路政,根本不会想到会捅下这么大的娄子。

直接把当地的属市,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之间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甚至惊动了省府,派工作组奔赴石州,参加乔玲的追悼会。

乔玲的追悼会,两天后在石州市殡仪馆举行。

参加追悼会的不仅有石州市各级领导,还有省教育厅的代表,以及一百多名中小学校长,还有一些学生代表。

追悼会结束后,他们把乔玲的骨灰送到了马家坡,将她葬在马家坡小学的后山上。

马家坡小学,是乔玲支教的第一所学校,是她寻梦开始的地方。

她到这里来,再回那里去。

十年的时间,她活成了人间理想。

卓青远站在马家坡小学的操场上,回忆着初次与乔玲相识的场景。

那个时候,她们能拿出最好的招待,仅仅是炒鸡蛋。

正当卓青远发呆时,他的突然手机响了。

电话是刘芸打来的,刘芸情绪特别激动,她说夏七生了,是个女儿,他们有了个女儿。

挂完电话,卓青远向后山乔玲的坟头方向看了看,眼里瞬间充满泪水。


  (https://www.tuishu.net/tui/621406/21215454.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