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 > 第1075章 这一夜

第1075章 这一夜


清晨,九龙火车车站,牛桂枝守着一筐筐荔枝运上卡车。

老家啥都好,西瓜沙瓤的,鸡蛋双黄的,虱子都是大双眼皮的,就连这荔枝,也新鲜得像是昨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牛桂枝连续喊了好几声‘伸老板’才叫身边的男人回过神来。

她也理解,这人昨晚上一夜没睡,先守了码头的货,大清早又马不停蹄的来车站,估摸着是累出大劲来了。

不过以往老家双抢的时候,男女社员们劳动强度可比这大得多,可见这人身子骨不太行,有点虚。

边上的人却是琢磨,或许是自己想多了。

这最后一批荔枝损耗极低,新鲜的同时个头还大。

回头运往启德机场,这一趟生意就齐活了......。

人心里头轻松了些,问问当闺女的,老太太什么时候回来。

牛桂枝寻思最迟明后天就该到了。

搁老家怎么着都得杀只鸡庆祝下,既然到了外头,那明儿一家就下个馆子吧。

有一说一,香江饭店多,也不用粮票傍身,这点是比老家强的。

牛桂枝都打算好了,可老白家居然也找上门来了,问老太太什么时候回来,他家也有个老人等着呢。

有人跟自己抢妈,牛桂枝心里头有点不痛快,想着挣到这一笔钱以后就叫亲妈下户,再不干伺候人这一行了。

这会就得想想,亲妈在干啥呢。

这会母子两没干啥大事,搁医院里头换药呢。

西医和中医大体是不一样。

搁老家叫老中医瞧,这就算处理好了,养着吧。

但是搁医院里头,医生愣是要给输液,还给开了点营养神经的药。

牛进家文书可不是白干的,捅了捅亲妈胳膊肘,叫人看药盒上写的‘治疗周围神经病’

,叨叨着周围的人有神经病,为什么是他吃药?

母子两就给扣在医院里头了,一时半会也走不了。

输液在一楼大厅,啥热闹都能瞧得见,徐春娇瞧见个捂着肚子摸爬滚打的人进来还帮衬了一把。

小老太劲儿大,一下子就把人从地上拎起来,就是一松手人就往下坠。

人家叨叨肾结石疼.....。

边上保洁听见了赶紧叨叨自家弟弟就是肾结石,疼起来也是满地打滚,边说边立马扫除一个干净的空地来,喊着:“孩子,来这边,这里干净,疼得厉害就现在这里打滚·,我给你叫医生。”

徐春娇搭了把手也没觉得费多长时间,回过神来一扭头药水已经见底了,就喊着,“药没了!”

一堆医生护士从各个地方冲出来,相当紧张的喊:“谁没了,谁要没了!”

就冲这点,等母子两从医院出来时还得叨叨,哪怕到了外头,好心人还是居多的。

医院外头有人等着呢,瞧见母子两高高兴兴的喊了声。

徐春娇一瞅是老江家的,边上还站着李知青和徐家栋。

羊城的事成了,两人特意拐到鹏城来汇合。

刚还听见母子两说好人多,这会也得叨叨一句没错的。

他们从鹏城车站下车,一路打听到商品房的位置,碰着老江家的,听说母子两上医院了,就又一路打听了过来。

这问的路人没有十个也有八个,次次都有回应,好心人多啊…

搁路上,李知青和徐家栋也是刚从老江家的听说老太太荒屋被烧的事儿。

也还是那句话,经历的事多了也就淡定了,这会就再追问下细节。

正是饭点的时候,也就顺便找个落脚地吃饭......。

一大帮子人里头,就老江家文化水平最低。

但是徐春娇光顾着叨叨她那房子,徐家栋和牛进家是自己人肯定听得认真,李知青跟老牛家走得近,媳妇也跟老牛家有亲戚来往,心思也全都在上头。

老江家的抬头瞧见牌匾写了个‘面’字,招呼着吃面得了,然后率先走了进去。

余下几个下意识跟上,徐春娇还抽空叨叨一句要二细吧。

南方人自己擀面条的机会少,平日吃也都是吃粉,面那都是挂面。

老太太也就是到北方去过才知道有二细,毛细,大宽啥的分别。

几个人进了屋,跟屋里头给人针灸的老中医大眼瞪小眼,没回过神来的李知青还问人家:“啥时候能下面条啊?”

徐春娇退出去抬头一看,牌匾上写的‘面瘫馆’

外头倒也是不缺少吃的,最后还是小老太领着队七拐八拐的找到了个体户小摊子吃的羊杂汤。

很实惠的一顿饭,那羊杂汤直接用小盆子端上桌,溜边溜沿儿的一盆汤儿,上面飘着茴香沫和辣椒油,还有细碎葱花,用勺子搁愣一下,低下全是羊杂和羊肉。

边上的人吆喝卖朝鲜面......。

没吃过啊,徐春娇领着头就得多问一嘴是啥啊?朝鲜那边的特产饮食啊?

老板说是用冷面的那种面做成的热汤面,主要成分是荞麦。

还能分济南派,唐山派和新乡派,但和朝鲜不搭边。

这摊子做的是新乡派的朝鲜面,不是汤里煮出来的,而是弄的面卤,上面一层泡菜,口味酸甜辣。

看到老板往切碎的包菜里头加白糖,叨叨泡菜原材料就是这个。

和平日里饮食习惯太不一样了,徐春娇寻思等别的顾客先买先吃,她瞅瞅反应再决定要不要尝尝鲜。

估摸着别人想的也一样,眨巴眼盯着徐春娇几个人,没见他们掏钱买面还有点儿遗憾。

小老太掏钱的时候不小心露全国粮票了,还有人过来搭讪想换票,叨叨自己是正儿八经有单位的人,到本地出差差粮票了.....。

人说得好听,叨叨在这儿也是要花的,我给你地方粮票,你给我全国粮票,面额都是一样的,花哪个都是花…..

李知青率先骂人家想屁吃,国家给发的那些全国粮票都整哪儿去了?咋弄得单位职工出个差还得自己换粮票呢?那些粮票是不是贪自己兜里去了?”

如今的李知青,已经不是当年出门领个车,被骗三回的纯真愣头青了,他现在可是身经百战的社会人!!

人还用过来人的语气对徐家栋说:“等你以后娶媳妇后,立马就能成长起来了。”

而徐家栋却只是叹了口气。

他好忙,忙得都没时间处对象了。

不过也有收获,现在水果行当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之后老太太是要卖芒果还是卖菠萝,他都行的。

人就得问问当姑奶奶的,要一起回海岛吗?

徐春娇在香江还有事呢,明儿早上就得走。

牛进家有点儿伤感,余下的人也瞧出来了,李知青和徐家栋特意决定明儿送完徐老太再走。

当天晚上,四个男人在商品房组了个酒局。

老江家的还特意嘴了句商品房隔音就是好,白天黑夜都听不到邻居一丁点动静,所以放心造不打紧,说完还歪了下屁股放了个连环屁。

人家老江家的专业干这个的,都这么说了还能有假么,四个男人也就放飞了自我,光是《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就唱了小半夜。

这歌属于靡靡之音,都是小流氓在听在唱。

四个人里头三个已经当爹的,也算是放纵了一回了…

隔天一大早还得送徐老太,牛进家没开门时就听隔壁要出门的夫妻两轻轻哼唱,“记得我的情,记得我的爱~~”

意识到不是房子隔音好,是邻居不爱说话的几人:“.…”


  (https://www.tuishu.net/tui/625762/21215086.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