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 > 第1065章 鹏城进修手艺

第1065章 鹏城进修手艺


没啥好说的,肯定得重新翻修房子。

被火烧过的墙哪怕没有塌也不能再用,否则下雨天容易渗水….

先锋生产队干建筑的社员叫江宝宝,拍着心窝子叫老太太放心吧。

按着他以前在公社建筑队的本事,130块钱就能修三间瓦房和三间草房。

周围的社员们也都叨叨问题不大,到时候组织起人手,管几顿饭就成了。

徐老太家的饭一定差不了的。

徐春娇找了一本孙女的作业本,写了个‘日字,要建两层楼…

江宝宝寻思也在能力之内。

五六层的楼房他都有信心,以前帮助三线厂盖干打垒宿舍楼,一个月能建一千平方米的宿舍呢。

楼房主要是用预制板,,更别提就两层了,三个月不到就能完工。

小老太在香江因为好奇问过几嘴,那小洋房结构应该是钢筋水泥的结构。

涉及到知忙点的江宝宝就得问问,不是预制板也不是干打垒里头用来支撑的砖头,那钢筋放哪里?

徐春娇点了点‘日字中间的横杠,“我在鹏城瞧见的楼房,天花板上突出来的梁子,一般都是承重柱,钢筋应该要往里头放。

江宝宝呢喃,“你说…应该…?”

那是房子啊,没盖好哪一天睡里头塌了会死人的。

人依旧听着。

徐春娇继续叨叨,“还有些框架结构的房子,就是承重柱子加横梁,在墙角和墙身中间有凸起来的结构也是承重的作用。

小老太在草稿纸上画了四根柱子,表示楼的重量通过横梁传递到承重柱子上,再传递到地基,按理就应该稳了。

江宝宝轻声说:“是按理么.,….

回来路上,徐春娇已经通过空间百科馆学了个大概,在纸张上写写画画,表示先用钢筋编一个网,好让柱子筋坐落在网上。

完后安预制板后再浇灌混泥土,这样承重柱就完事了。

盖房子盖多了,饶是没干过也能听懂个七八分,人家就得问问那承重柱里头安钢筋,按理应该用多少合适,再问问用来固定钢筋的网,改为用钢筋笼行不行?

手艺活就讲究懂越多越吃香,学到了就是自己的。

这会也到饭点了,盖房子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商量好的,社员们纷纷离开荒屋,大部分社员都没听见被问得多了的徐春娇来了一句:那就上鹏城进修去吧。

社员们只不过回家吃了一顿饭,睡了个午觉,起来后干了一会儿活。

晚饭前得空时想唠个嗑放放松,扎堆还想讨论一下徐老太到底要盖啥房子时才从知情人嘴里知道落后了一大截。

有瞧见牛进棚下班回来的,就左一句老太太已经到家了,右一句老太太要盖大房子。

今儿牛翠兰也一块去了城里。

她主要是到船厂子弟学校帮双胞胎办理育红院入学。

还是那句话,老师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甚至里头上学的孩子是谁家的都有数,家里头孩子去那不挨欺负。

姐弟两听得云里雾里,光是怎么进修就没弄明白,骑着车紧赶慢赶的回了家。

家里人都在院子里坐着。

姐弟两也就搬个小板凳坐下开始听,从哪算哪吧。

正叽里呱啦的江宝宝对新加入的两人点了下头就当是打招呼了,紧接着继续说到:

“小型建筑的施工队,满打满算15个人也就够了。”

“但人数要只有三个,除去我和进家以外,最迟明天能再选出一个人来。”

“不过因为到鹏城落户,也不知道人家乐不乐意,找不着第三个人,我和进家两个应该也行。”

牛进棚看向牛翠兰,眼神示意是不是他没文化,字一个个都听得清楚,组合在一起完全不知道说什么?

牛翠兰也直摇头,半途加入压低声音问大嫂黄水仙怎么回事啊,她也听不懂啊…

“妈要盖小洋房,老江家的不会,也愿意上鹏城去学手艺。”

“妈说进家现在闲着也是闲着,跟着一块上鹏城得了。”

“他们得出海岛,而且怎么着都得耽误个两三个月,到县革委会批不下来介绍信是一回事,而且还有粮油关系也是个麻烦事。”

“妈说她在鹏城有一套商品房,而且有三个可以落户鹏城户口的名额。

”拿到鹏城户口以后吃的就是城里的商品粮,生产队就不用管他们的吃喝拉撒,连带着解决了外出的时间限制。”

“生产队也留着他们的户口”这事就得压低声音说了,黄水仙悄咪咪的说:“反正管得不严格。”

姐弟两立刻看向牛进家和秦淑芬。

夫妻两似乎已经接受了现实,表现得挺平淡,牛进家瞧见江宝宝说完起身要走时甚至还嘴了一句轻装上阵,不用带太多行李,比如锅碗瓢盆啥的真用不上,这事他有经验。

是啊,打从被老太太踢出生产队以后,兜兜转转五年好不容易才回来的人,又得走了。

连带着牛翠兰和黄水仙都得轻声安慰秦淑芬几句:老太太是出了名的胳膊肘朝内拐,肯定是有啥好处他们没有想着的。

这会能插上话了,牛进棚见缝插针先说一下小偷的事儿。

他在城里,又在公家上班能打听得清楚。

赔偿是没戏了,对方要是有钱也犯不着偷国库卷。

人这会被拘押着,听说要判五年。

一屋子的人倒吸了口冷气。

倒不是同情,实在是有点意外,这判得是不是重了?

以前时不时有偷工厂粮食或者物资的,那才会判那么高呢。

“我也问过”牛进棚说:“偷自行车,偷衣服的一般被逮住,判个一到三年是正常的,偷电视机,收音机这种价值几百块钱的,确实能判五年。”

人还想起来一件事,问老太太还记不记得回来时在车站见着的那个姓钱的年轻人。

“我去公安局打听小偷处罚进度的时候瞧见了,也不知道咋的被逮进了拘留所里。”

跟老牛家倒是没有一丝半点的关系,只听说对方好像因为被开出了联防队不乐意,找了厂子领导,闹腾劲大了被发配去烧锅炉房。

估摸着年级轻又是个刺头,又接着在厂子里闹了一场。

牛进棚左右看看,余下的人自发的凑过来听人小声说;“明面上给的理由好像是破坏公公财产,但私底下听说是被肉联厂厂长打通了关系丢进去关几个月磨一磨性格。”

这年头国营工厂是不能随随便便开除工人的,除非是有重大的过失。

哪怕放出来,人生也跟着废了。

连带着说这话的老公安说了,这可能还真是镇子上头一例开除工人呢。

老公安还说了一句‘时代要变了’

以前工人可是人人羡慕的香饽饽,比坐办公室还招人稀罕。

那会牛进棚还不觉得有啥,这会却是真真切切的感觉到,时代确实是要变了…


  (https://www.tuishu.net/tui/625762/21215096.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