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可以穿越了,靠修行无敌很合理吧 > 第722章 大变化

第722章 大变化


国情就是这样,哪怕自由民主灯塔也是分地基跟装饰品的,装饰品损失一些没关系,但地基不能出问题,地基出了问题塔不就得倒了。

百十亿的问题放在一个身上是个天大的负担,放给几亿民众就不怎么有负担了,不过是没人多负担几十美元。

人员虽然撤回来很多,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后退,飞往华国的一架架航班上,大量的情工人员正在向华国汇聚。

不求形成什么威慑,但好歹也要对娇兰形成形成一道道安全防护。

这些超级武者太可怕了,动不动就干些超出大家心理承受范围的事情,自从武者出现,各国领导人的安全防护开始快速迭代。

防弹汽车,贴身警卫这些标配毋庸置疑,便衣警卫,特种部队,预备补充部队,空中支援力量,远程打击力量,网络安全力量,防电子干扰力量,最重要的还有顶尖武者力量。

即使这样,依然不能让这些领导人有安全的感觉,原本几十人的规模现在至少也需要扩充到上百人。

防御到这种程度,也只是防范寻常武者,对于高手依然很难。

洪那些武道大会精英武者如今一项很不错收入便是帮各国领导人测试安防系统。

这种规模庞大的护卫团队如今也只能在特定环境下保证他们的安全,那些武道高手现在很可怕。

如今已经有专为武者设计的武器了,超远射程,大威力狙击枪,高性能防弹衣,大威力近战冷兵器。

看似平平无奇的战术变化,有研究机构做过实验,如果现代枪械不作出调整,很难面对这些近乎怪兽的武者。

只要穿上特殊防弹装甲,寻常步手枪几乎无法造成有效伤害,超高的移动速度,超高的击杀效率,一个班一个排的军队在他们手上甚至连二十分钟都撑不住。

重武器虽然很强,但混战中很难产生效果,更别提那些大威力导弹,总不能一场战斗打下来,杀手是死了,保护目标也死了吧。

武者时代时代的到来,所有东西都在变。

很多国家已经在重新改进武器威力,子弹,枪械构造,军队战斗模式,有些部队甚至已经开始开始重新改变军队编制了。

原本的十人战斗小组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战争,浓缩为更精炼的五人战斗小组,一人负责突击,一人负责狙击,一人负责重火力压制,一人负责清除对方重火力目标,还有一人负责后勤支援和电子化侦查。

超强的身体素质和神经反应能力让每个战士都拥有更强的战场掌控能力,一个小组便可控制数百平米的防御阵地。

这对兵力上节省也是惊人的,原本一个班甚至一个排的阵地此时只需要一个战斗小组负责,北边邻居不经意流露出的战场视频更是让各国对武者的眼馋到了一个新高度。

他们的一位武者,端着一挺重机枪,直接将对手一片无人机压制了下来,完全无惧对方围攻,超强预判和反应速度,不等无人机出手便被其扫落下来。

出手之余还用空支援地面,完全是战场掌控者的架势。

很强的表现力,但大家都知道这并不算什么,毕竟大毛那边武者数量也就那样,如果真论威胁,还是华国更令人恐惧。

要知道,他们可是垄断了大量娇兰的药物,也是最早在生产端到销售端全产业链布局的国家,谁也不知道他们积蓄了多少力量。

保守估计,那种掌控战场的武者对方已经可以以特种部队的形式表现出来了。

正是因为这种天差地别的差距,在外面大家已经越来越克制,哪怕灯塔国这种天天带头跟华国搞对立的家伙也在不是一点策略不讲究。

比如人家虽然搞围堵,但总有一部分口子给你开着,那就是对应娇兰药品的活扣。

一种药品对应一种科技,每当娇兰多一种药物,贸易禁运名单里便会很自觉的少一项,刚开始大家还没发现,现在大家已经在猜测是政府先通关禁运名单还是娇兰先通关禁运名单。

一切都在改变,防弹玻璃在变厚,武器威力在加大,基础的个体武力再提升,他们使用武器的上限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迭代,只怕以后战争模式可以重回冷兵器时代。

莫名其妙的军备竞赛,武器升级,还有庞大的人口需求,原本因为智能时代到来隐隐有些撑不住人口结构竟然再次稳定下来。

不稳定下来不行,大领域突破需要的人力资源太海量了,从上游的科学研究到下游的种植采摘,源源不断的需求和旺盛的消费带来数不清的工作岗位。

原本过剩就业岗位被这么一抢,竟然有种劳动力紧张的趋势,近几月,各国失业率每个月都在呈一种疯狂的趋势下跌。

这是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的趋势,这种趋势出现在什么时候?

久经战乱,国家初定的建国初期,生产力不足,百废待兴,急剧变革的商业社会。

外面风云变成如何李默白不知道,眼下他激动的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浪费无数灵材,第一座养元阵终于成了。

淡淡的雾气笼罩向种植基地,明显能感受自己肉身有种松快的感觉。

类似于长期脱水,久旱的大地重见甘霖的感觉。

现代的元气太稀薄,被养元阵这么一聚,让李默白有种重回大乾的感觉,比在大乾感觉还要好一点。

这种元气之下,种植舒筋油柔体丸这些药品的药材已经不是问题,自产全效版本的舒筋油和柔体丸不远了。

有了这处基地,李默白再也不需要腆着个脸去大乾收集丹药,稳定下来后足够撑住娇兰的市场。

这种实力下的娇兰很强,自产自销,保持下去,自然可以垄断上游药物生产,李默白也可以分出相当的心力去忙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每月供应现代几千上万瓶丹药很累的,李默白也是拼了老命才保持到这种规模,再多,就是竭泽而渔了。

老从人家大乾那边蹭东西也不好,如今,短板终于补了一部分。


  (https://www.tuishu.net/tui/633556/21215432.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