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这庶子太听劝了 > 第748章 商议

第748章 商议


阚泽赶忙上前,恭敬行礼道:“东吴阚泽,拜见刘皇叔。久闻皇叔仁德之名,传遍天下,今日得见,实乃荣幸之至。”

刘备微笑着说道:“阚先生不必多礼。听闻先生远道而来,想必有要事相商?”

阚泽起身,神色凝重地说道:“皇叔,如今东吴大祸临头,特来向皇叔求助。贾长生近来在江东势力暴涨,连连攻克我东吴数座城池,东吴大半疆土已落入其手。若贾长生继续坐大,东吴覆灭只在旦夕之间。”

刘备微微皱眉,问道:“这与我有何干系?”

阚泽向前一步,诚恳地说道:“皇叔,贾长生野心勃勃,其志不在小。东吴若亡,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便是皇叔您。他若据有江东,实力大增,届时挥师西进,皇叔以为,能轻易抵挡?唇亡齿寒,东吴与皇叔实乃命运共同体,唯有携手合作,共同对抗贾长生,方能保各自周全。”

关羽在一旁轻抚长须,说道:“阚先生,话虽如此,但东吴与我军过往也有不少摩擦,如今遇难便来求合作,是否太过功利?”

阚泽赶忙说道:“关将军所言极是,过往东吴与皇叔之间确有误会。但今时不同往日,贾长生已成共同大敌,局势危急,容不得我们再纠结过往。此次孙权主公是真心希望与皇叔结盟,共抗强敌。击败贾长生后,东吴愿与皇叔公平分配其势力范围,以表诚意。”

张飞粗声粗气地说道:“哼,孙权会如此大方?莫不是又在耍什么心眼!”

阚泽连忙解释道:“张将军,东吴如今危在旦夕,实无其他办法。若不与皇叔结盟,东吴必亡。孙权主公深知其中利害,所以才诚意相邀。此次结盟,对皇叔而言,也是壮大势力、匡扶汉室的大好机会。贾长生若除,天下局势必将大变,皇叔大业可期。”

诸葛亮手摇羽扇,缓缓说道:“阚先生,结盟之事关乎重大,需从长计议。贾长生势力究竟如何,你且详细说来。”

阚泽心中一喜,知道有了转机,于是详细阐述贾长生近期的军事行动、兵力部署以及其扩张对各方造成的威胁。他条理清晰,言辞恳切,将局势分析得透彻明了。

刘备听后,沉思良久,说道:“先生所言,容我与诸公商议后再做定夺。先生一路辛苦,且先去休息。”

阚泽知道不能操之过急,便行礼道:“多谢皇叔。还望皇叔尽快定夺,东吴上下翘首以盼,局势危急,刻不容缓啊。”

随后,阚泽在侍从的引领下离开正厅。他心中忐忑,不知刘备最终会作何决定。但他明白,自己已尽最大努力陈说利弊,接下来只能静候佳音,期望刘备能念及唇亡齿寒之理,与东吴携手共抗贾长生,为东吴解此燃眉之急。

阚泽离开后,刘备陷入了沉思。他深知,与东吴结盟对抗贾长生一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匡扶汉室的大业。于是,他立刻召集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一众心腹,共同商议此事。

众人入座后,刘备率先开口说道:“方才阚泽前来,请求我军与东吴结盟,共抗贾长生。如今贾长生在江东势力渐大,若不加以遏制,恐成大患。但与东吴结盟,其中利弊,还需诸公一同探讨。”

关羽轻抚长须,率先表态:“兄长,东吴之人向来狡猾,昔日便与我军多有龃龉。如今他们遇难,便来求我们相助,恐怕其中有诈。若我们贸然结盟,在对抗贾长生时,东吴说不定会在背后算计我们,让我军陷入困境。”

张飞也粗着嗓子附和道:“二哥说得对!东吴那些家伙,没一个好东西!想当年,他们还骗走了嫂嫂,要不是大哥阻拦,俺早就带兵杀过去了!这次说什么也不能相信他们!”

刘备微微皱眉,说道:“翼德,莫要冲动。此事关乎重大,不可因一时意气用事。东吴如今确实危急,贾长生若吞并东吴,实力必将大增,对我们也会构成威胁。”

这时,诸葛亮手摇羽扇,缓缓说道:“主公,云长与翼德所言,也有几分道理。东吴与我们之间,既有旧怨,又有利害冲突。但从大局来看,贾长生势力的扩张,对我们确实是个巨大的威胁。若我们与东吴结盟,共同对抗贾长生,可分散贾长生的兵力,减轻我们的压力。击败贾长生后,我们也可借此机会扩大势力范围。只是,在结盟过程中,我们需小心谨慎,防止东吴耍诈。”

赵云在一旁说道:“军师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唯有审时度势,方能成就大业。与东吴结盟,共同对抗贾长生,看似冒险,但也是一个机遇。我们可与东吴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签订盟约,确保双方都能遵守。”

然而,法正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公,我认为结盟之事需谨慎。东吴虽危,但根基深厚,若我们与其结盟,击败贾长生后,东吴极有可能恢复元气,与我们争夺天下。倒不如坐山观虎斗,待贾长生与东吴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出兵,坐收渔翁之利。”

刘备听了众人的发言,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关羽和张飞对东吴的戒备源于过往的恩怨,有一定的道理;诸葛亮和赵云从大局出发,认为结盟可趁机壮大自身;而法正的建议,则是一种较为保守的策略,可避免过早卷入纷争。

沉思片刻后,刘备说道:“诸公所言,皆有道理。与东吴结盟,有利有弊。我们既要考虑眼前的危机,也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只是,此事太过重大,容我再仔细思量。”

这时,马良站出来说道:“主公,依我之见,我们可先派人与东吴接触,试探他们的诚意。同时,密切关注贾长生与东吴的战事,了解双方的实力变化。待时机成熟,我们再做决定,也为时不晚。”

刘备点头道:“季常此计甚好。就依你所言,先派人去东吴,与孙权商议结盟的具体事宜,同时观察他们的态度。另外,加强对贾长生与东吴战事的情报收集,务必做到知己知彼。”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刘备安排孙乾前往东吴,与孙权进一步商讨结盟之事,同时命令探子密切关注江东战事。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刘备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命运和天下的走向,他必须慎之又慎,权衡利弊,做出最正确的选择。而此时,关于是否与东吴结盟的讨论,虽然没有得出最终的结果,但却为未来的决策奠定了基础,一场关乎各方势力命运的博弈,正在悄然展开。

诸葛瑾离开曹营后,曹操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与东吴结盟对抗贾长生,这绝非一个简单的决策,它牵涉到各方利益与天下局势的走向。于是,曹操召集了荀彧、郭嘉、程昱等一众智谋之士,齐聚营帐,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众人入座后,曹操率先打破沉默,说道:“方才东吴诸葛瑾前来,请求与我等结盟,共抗贾长生。如今贾长生在江东势力渐大,若坐视不管,恐成心腹大患。但与东吴结盟,其中利弊错综复杂,诸公不妨畅所欲言,为我出谋划策。”

程昱率先站起,拱手说道:“主公,东吴向来反复无常,与我军多有矛盾。此次他们因贾长生威逼,前来求和结盟,恐怕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击败贾长生,难保他们不会再次与我们为敌。再者,若我们此时与东吴结盟,出兵江东,恐会损耗我军实力,让其他势力有机可乘。依我之见,不可轻易结盟。”

荀彧微微点头,接着说道:“仲德所言有理。不过,贾长生的崛起对我们确实构成了威胁。若他吞并东吴,占据江东之地,势力将更为庞大,与我们南北对峙,日后恐怕更难对付。我们需谨慎权衡,寻找一个既能遏制贾长生,又能保障我军利益的万全之策。”

郭嘉轻摇折扇,面带微笑地说道:“主公,我以为结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东吴如今危在旦夕,若我们此时拒绝结盟,贾长生吞并东吴后,必定士气大振,说不定会将矛头指向我们。而若我们与东吴结盟,可提出一些苛刻条件,让东吴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我们。同时,在对抗贾长生的过程中,我们可巧妙布局,保存自身实力,让东吴与贾长生相互消耗。待时机成熟,我们再出手收拾残局,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听了郭嘉的话,眼前一亮,说道:“奉孝所言,甚合我意。只是,具体该如何操作,还需细细谋划。”

荀攸站出来说道:“主公,我们可先答应东吴的结盟请求,但提出由我们主导联军的指挥权,同时要求东吴提供大量的粮草和物资,作为结盟的条件。在作战过程中,我们可让东吴军队打头阵,消耗贾长生的实力,而我军则在关键时候出手,给予致命一击。如此,既能削弱贾长生,又能让东吴对我们有所忌惮。”

贾诩在一旁沉思片刻后说道:“主公,此计虽妙,但也要防备东吴狗急跳墙。孙权若察觉到我们的意图,恐怕不会轻易就范。我们还需准备后手,以防结盟之事出现变数。可暗中联络其他势力,若东吴不配合,我们可联合其他势力,从旁牵制,让贾长生与东吴自顾不暇。”

曹操点头称赞道:“文和考虑周全。此事确实需多做准备,以防万一。只是,与东吴结盟,难免会引起其他势力的猜忌,我们该如何应对?”

刘晔说道:“主公,我们可对外宣称,此次结盟只为共同对抗叛逆贾长生,维护汉室正统。同时,派遣使者前往其他势力处,解释我们的立场,表明无意与他们为敌,以安抚各方。”

曹操听了众人的建议,心中逐渐有了主意。但他深知,这一决策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于是,他说道:“诸公所言,让我受益匪浅。此事容我再仔细斟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密切关注江东局势,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与东吴保持接触,商讨结盟细节;另一方面,加强自身防御,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众人纷纷应诺。随后,曹操安排使者与东吴保持联系,同时加强对各方势力的情报收集。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乱世,曹操深知,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到自己的霸业,必须深思熟虑,权衡利弊,方能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占据上风。而关于是否与东吴结盟的讨论,虽然暂时没有定论,但曹操的心中,已经在谋划着一个更为宏大的布局。

诸葛瑾暂居在曹操安排的营帐内,度日如年,心中时刻牵挂着曹操对结盟一事的答复。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仿佛是对他耐心的巨大考验。

这日,诸葛瑾如往常一样,在营帐内踱步,时而望向营帐门口,时而坐下又站起,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期待。突然,营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诸葛瑾心中一紧,急忙迎了出去。只见一名曹军士兵快步走来,对着诸葛瑾拱手说道:“诸葛先生,曹公有请。”

诸葛瑾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紧张又有一丝期待。他连忙整理好衣冠,跟随士兵前往曹操营帐。一路上,诸葛瑾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他在心中不断猜测曹操的态度,是同意结盟,还是拒绝?又或者,曹操会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

来到曹操营帐前,诸葛瑾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进入营帐。营帐内,曹操高坐主位,神色平静,让人难以捉摸。两旁站立着一众谋士和将领,目光纷纷投向诸葛瑾。

曹操看着诸葛瑾,缓缓开口道:“诸葛瑾,本丞相与众谋士商议后,决定答应与东吴结盟,共同对抗贾长生。”

(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35648/21215411.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