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调查
推荐阅读:从机械师开始无限转职 火影:不小心开启玄幻大世 斗破:炎帝请克制,为兄真挺朴实 四合院:娶秦淮茹,我摆烂就变强 娱乐:德云少班主?抱歉,不干了 打工皇帝从柯南开始 狼人杀:我盔上有洞 从每日结算开始肝出个左道仙君 两界:从低武肝出个仙武巨擘 我的成就有点抽象
孙权听后,更是怒不可遏,一脚踢翻了旁边的桌子,骂道:“废物!两万精兵都拿不下一个金恒城!还增派援兵,哪来的援兵?”
陆逊站出来,冷静地说道:“主公请息怒。金恒城刚被赵云拿下,必然加强了防御。吕将军未能迅速攻克,也在情理之中。此时增派援兵,虽能增强攻城力量,但后方防御可能会更加薄弱。不如我们用计破敌。”
孙权看着陆逊,急切地问道:“什么计?快说!”
陆逊说道:“我们可佯装从其他地方调兵增援吕蒙将军,制造出要全力攻打金恒城的假象。赵云得知后,必定会加强戒备,将注意力都集中在金恒城方向。而此时,我们暗中派一支精锐部队,趁夜突袭安宁城。士燮以为我们无暇顾及安宁城,防备必然松懈,我们或许能一举夺回。”
孙权听后,觉得此计甚妙,说道:“好,就依你之计。陆逊,你去挑选一支精锐部队,务必行动隐秘,不可让敌军察觉。同时,要与吕蒙将军配合好,让他那边的佯攻做得逼真些。”
陆逊领命道:“主公放心,逊定不辱使命。只是此计关键在于保密和配合,还需主公让其他将领密切协作。”
孙权看向其他大臣,说道:“听到了吗?此次行动,关乎东吴存亡,你们都要全力配合陆逊,若有差池,军法处置!”
众大臣齐声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孙权又说道:“另外,加强国内防御,安抚百姓。绝不能让贾长生和士燮的联盟影响到国内稳定。一旦国内生乱,我们就真的完了。”
于是,在孙权的安排下,一场针对夺回安宁城的计划悄然展开。而此时的孙权,心中满是愤怒与不甘,他发誓定要让贾长生和士燮为他们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整个东吴都被一种紧张的气氛所笼罩,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这场危机的转机。
曹操在北方听闻南方贾长生与孙权激战正酣,士燮也参与其中,局势错综复杂。他心中好奇,立刻招来亲信谋士郭嘉,说道:“奉孝,近日南方战事频传,贾长生与孙权打得不可开交,士燮也搅了进去。你速派人去详细打探,看看这其中到底是何情况。”
郭嘉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将南方战事的详细情报呈到曹操面前。曹操展开情报,仔细阅读,时而皱眉,时而摇头,看完后不禁感慨道:“这贾长生倒是有些手段,竟能与孙权斗得如此激烈,还拉上了士燮。孙权也是,一时疏忽,竟让局势变得如此被动。”
郭嘉在一旁说道:“主公,南方局势如今确实混乱。贾长生与士燮结盟,对孙权形成夹击之势,孙权腹背受敌,忙于应对。但这对我们而言,却是个机会。”
曹操抬起头,看着郭嘉,问道:“奉孝,你所言机会是指?”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如今他们三方争斗,无论谁胜谁负,实力都会受损。我们若此时插手,帮助其中一方击败另外两方,看似能扩大势力范围,但实则隐患重重。若我们帮助贾长生和士燮击败孙权,他们二人势力必然大增,日后恐成我们北方的心腹大患;若我们助孙权击败贾长生和士燮,孙权也会借此机会巩固南方,同样对我们不利。”
曹操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奉孝所言有理。只是如此大好机会,若不趁机有所行动,实在可惜。”
这时,另一位谋士程昱站出来说道:“主公,嘉所言极是。但我们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可先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待他们三方斗得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出兵南下,一举平定南方,如此可收渔翁之利。”
曹操摸着胡须,思索着程昱的话。这时,夏侯惇忍不住说道:“主公,末将以为,我们应立刻出兵。我军兵强马壮,此时南下,定能轻松击败他们,何必等到他们两败俱伤。”
曹操看了夏侯惇一眼,说道:“元让,你虽勇猛,但此事并非如此简单。南方地形复杂,他们三方相互牵制,我们贸然出兵,很可能陷入他们的包围之中。而且,长途跋涉,粮草供应也是个大问题。”
荀彧也站出来说道:“主公,彧也赞同坐山观虎斗。我们可在北方继续扩充实力,训练士兵,储备粮草。同时,密切关注南方局势,一旦有可乘之机,再果断出手。如此,既能避免过早陷入战争泥潭,又能在合适的时候获取最大利益。”
曹操环顾众人,说道:“诸公所言,各有道理。但此事关乎重大,我们需谨慎决策。”
于是,曹操再次仔细分析南方局势,思考各方势力的优劣势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他深知,此时的一个决策失误,可能会给北方带来巨大的危机。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曹操终于下定决心,说道:“诸公,我意已决。我们暂且坐山观虎斗,不出兵插手南方战事。但要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贾长生、孙权和士燮三方的一举一动。同时,在北方厉兵秣马,扩充实力。待他们三方元气大伤之时,便是我们南下之日。”
众人齐声应道:“谨遵主公之令!”
曹操看着南方的方向,心中暗暗期待着那个最佳时机的到来。他相信,只要耐心等待,北方的铁骑终有一天能踏平南方,实现他一统天下的大业。而此时,南方的战火仍在熊熊燃烧,贾长生、孙权和士燮都在为了自己的霸业拼尽全力,他们并不知道,曹操正如同一只隐藏在暗处的猛虎,静静地观察着他们,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给予致命一击。
在曹操决定坐山观虎斗之时,天下其他势力也纷纷对南方贾长生、孙权与士燮之间的混战议论纷纷,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
袁绍得知南方战况后,立刻召集麾下谋士田丰、许攸等人商议。袁绍坐在主位,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南方贾长生与孙权打得不可开交,还拉上了士燮。这局势变化莫测,不知对我们是福是祸,诸公可有看法?”
田丰率先站出来,拱手说道:“主公,南方之乱,看似与我们相距甚远,实则关系重大。若贾长生胜出,其势力必将大增,日后恐怕会成为我们北方的劲敌;若孙权击败贾长生和士燮,也会巩固其在南方的地位,对我们同样不利。”
袁绍皱着眉头问道:“那依元皓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田丰沉思片刻,说道:“主公,我们可按兵不动,密切关注局势。此时出兵南下,路途遥远,且我军与曹操接壤,后方不稳。不如先巩固自身势力,发展经济,训练士兵。待南方局势明朗,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趁机南下,扩充地盘。”
许攸却不以为然,冷笑道:“田元皓此言虽有道理,但过于保守。如今南方大乱,正是我们扩张势力的好机会。我们可联合曹操,一同出兵南下,瓜分南方土地。如此,既能削弱南方势力,又能增强我们自己。”
袁绍有些犹豫,说道:“与曹操联合?曹操此人奸诈多疑,我与他素有嫌隙,怎能轻易合作?万一他在途中算计我们,该如何是好?”
田丰说道:“主公,许攸之计虽有冒险之处,但也并非不可行。只是与曹操联合,需小心谨慎。我们可提前与他约定好双方的利益分配,并且在行军过程中加强戒备。但无论如何,此时出兵,风险极大,还望主公三思。”
袁绍思索良久,最终说道:“此事容我再考虑考虑。先密切关注南方局势,同时加强与曹操的边界防御,以防他有不轨之心。”
益州刘璋听闻南方战事,与麾下众臣在府中商议。刘璋忧心忡忡地说道:“南方贾长生与孙权打得火热,士燮也参与其中,这战火不会烧到我们益州来吧?”
张松站出来说道:“主公勿忧。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南方各方势力如今自顾不暇,短期内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只是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需加强边境防御。”
法正也说道:“主公,南方之乱,对我们而言,或许是个机会。我们可与其中一方暗中联系,示好结盟。若他们得胜,我们也能从中获利;若他们失败,我们也可借此表明立场,避免被牵连。”
刘璋有些胆怯地说:“结盟之事,还是算了吧。万一选错了对象,岂不是引火烧身?我们还是加强防御,保住益州这片土地就好。”
众人见刘璋如此,也不好再劝。于是,刘璋下令加强益州边境的防御,紧闭城门,不参与南方的纷争,只求偏安一隅,保住自己的基业。
在西凉,马腾与儿子马超以及部将韩遂等人谈论着南方战事。马腾捋着胡须,说道:“南方打得热闹,这天下局势愈发混乱了。我们西凉虽地处偏远,但也不能置身事外。”
马超年轻气盛,立刻说道:“父亲,我们西凉铁骑勇猛无比,此时何不出兵南下,趁乱夺取地盘,扩充势力?”
韩遂却说道:“主公,超将军虽勇,但南方局势复杂。贾长生、孙权和士燮三方势力都不容小觑。我们贸然出兵,恐怕会陷入困境。不如先观望一阵,等他们分出胜负,我们再做打算。”
马腾点头道:“文约所言有理。但我们也不能闲着,这段时间,加紧训练士兵,储备粮草,厉兵秣马。一旦南方出现可乘之机,我们便立刻出兵,逐鹿中原。”
马超虽有些不甘心,但也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于是,马腾在西凉积极准备,等待着合适的时机,踏入这乱世的纷争之中。
公孙瓒在幽州得知南方战况后,与众将在寨中议论。公孙瓒说道:“南方打得昏天黑地,我们在幽州,该如何应对?”
一位将领说道:“主公,我们幽州地处北方,与南方相距甚远。他们的争斗暂时不会影响到我们。我们可隔岸观火,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趁机南下,捞些好处。”
公孙瓒笑道:“此计甚妙。我们在幽州,继续巩固防御,发展势力。同时,密切关注南方局势。一旦有机会,我们就南下,扩充地盘,在这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
于是,公孙瓒一边加强幽州的防御,一边派人收集南方的情报,如同一只潜伏的猎豹,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天下各方势力,面对南方的混战,都有着自己的考量。他们或是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或是积极准备,图谋进取。而南方的这场混战,也如同一场巨大的风暴,影响着整个天下的局势,各方势力都在这风暴的边缘徘徊,等待着那个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到来。
贾长生正在营帐中与谋士们商讨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这时,暗探匆匆来报。暗探单膝跪地,拱手说道:“主公,据我们多方打探得知,天下各方势力对您与孙权、士燮之间的战事议论纷纷,各怀心思。袁绍正在权衡是否联合曹操出兵南下;刘璋打算偏安自保,加强益州防御;马腾在西凉厉兵秣马,准备伺机而动;公孙瓒则隔岸观火,等待时机。”
贾长生听完,神色平静,轻轻摆了摆手,说道:“知道了,起来吧。这些势力的反应,都在情理之中。袁绍生性多疑,虽有扩张之心,但与曹操联合一事,他必定会再三斟酌;刘璋懦弱无能,只求保住益州,不足为惧;马腾远在西凉,短时间内难以对我们构成威胁;公孙瓒隔岸观火,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一旁的谋士徐庶说道:“主公所言极是。只是这些势力虽暂时未直接参与我们这边的战事,但他们的动向仍需密切关注。万一他们趁我们与孙权激战正酣之时,突然出手,我们恐怕会腹背受敌。”
(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35648/21215418.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