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张献忠的选择
推荐阅读:炮火弧线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重生之资本传奇 小轩窗,玉珠忙
和张同奎分别之后,张同敞继续前往阿鲁科尔沁,向张献忠等人宣读旨意。
因为条件简陋,正式的诏书和印信还需要孔贞运带来,这次册封仪式并不隆重。
但是张献忠的西海伯,却是实打实的——
他从现在开始,就是大明册封的世袭伯爵,能够以伯爷自居。
胡良辅等有功之人,同样被册封了世袭男爵、世袭爵士等爵位。
这些人都是喜气洋洋,准备在这一带挑选封地。
张同敞看着低眉顺眼的胡良辅,意有所指地向张献忠道:
“张将军,以后就要称您西海伯了!”
“这成了大明的贵族,该守的规矩都要守。”
“否则犯了众怒,贵族议会那边,西海伯就要被孤立了?”
张献忠此时还沉浸在成为伯爵的惊喜中,大喇喇地说道:
“孤立,凭什么孤立?”
“俺老张什么时候坏过规矩?”
“皇帝老爷让做什么,俺就会干什么。”
“皇帝不让做的,你看俺老张做过吗?”
一把抓过胡良辅,捏着他的肩膀向张同敞道:
“胡监军,你说俺老张坏过规矩吗?”
“你可是大西营的监军,大西营的人做过什么,你可都有记录的。”
胡良辅此时哪敢胡乱说话?再加上他知道自己这个男爵虽然有之前献上家产的因素,却到底是随着张献忠立功得来的。
此时面对张同敞,他挤出笑容说道:
“张将军……不,张伯爷做的事情,都是皇爷允许的。”
“纵然有出格之处,也不算坏了规矩。”
张献忠听到这句话,捏着他的手掌,忍不住加重了力气。
胡良辅疼得脸色扭曲,连这种话也不敢说,对着张同敞一阵狂夸,只说张献忠的功绩。
张献忠听得哈哈大笑,张同敞心里觉得他桀骜的同时,也觉得这两人的关系十分有趣——
他们相处的样子,在大明估计是绝无仅有了。
寻常人再是桀骜,哪里敢如此对待皇帝派来的监军?
取出两封密函,张同敞递给两人道:
“这是皇上给你们的密旨,你们可自行翻译。”
“有什么要向皇上说的,你们也可以写了密信,本公回程时带回去。”
“看密旨的规矩你们知道吧?不需要本公多交待。”
张献忠和胡良辅连说知道,各自接过密函,显得十分恭敬。
不过在回营帐的时候,张献忠随手把密函丢给了胡良辅,吩咐道:
“老胡,我的密码本在你那,这密旨你帮我翻译。”
“译好了告诉我就行,看看皇帝老爷的指示是什么。”
胡良辅脸上笑着,却不敢像张献忠说的那样译好后送过去。而是拿着密码本和密函,在张献忠帐中翻译。
他们使用的密码,都是锦衣卫保密司单独制定的。是朱由检仿照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豪密,让锦衣卫制定的一种加密方式。
这种密文在用信鸽或信号塔传递时仍用数字码,但是用数字码译出来的内容,却不是最终密文。
只有拿着特定的书本,按密文注明的编码方式,寻找书中某页、某列第几个字,按图索骥逐个找出单个的字,才能组合起来翻译出正确的密文。
如果是在内地,用的书本可能是明智书坊印刷的书,被人知道书名、版次和编码方式后有可能泄密。
但在黑龙江这个没书卖的地方,胡良辅和张献忠用的密码书本都是锦衣卫人员手抄出来的。全天下除了锦衣卫留存的那一本,只有他们手中有一本——
除非这本书被人盗取,他们得到的密旨根本不可能会泄密。
张同敞手中有类似的密码本,所以他根本不担心密旨会泄露。
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张献忠为了偷懒把密旨翻译工作交给胡良辅。胡良辅又不敢对张献忠隐瞒,同样让张献忠看到了自己的密旨。
这两人在帐中,就拿着各自得到的密旨,看皇帝有何吩咐。
首先翻译出来的,自然是张献忠的密旨。张献忠琢磨着密旨的内容,问胡良辅道:
“皇帝老爷对你怎么说的?”
“是不是说俺老张如果不听话,就让你取俺脑袋?”
“这无缘无故封了伯爵,俺老张心里真不踏实!”
深知自己打的是什么仗,也知道皇帝对自己这边的情况很清楚。
张献忠不认为自己这点功劳就能封为伯爵,说不定皇帝在封赏自己时就准备着把自己除去——
在他心里,一直对大明的官吏心怀戒备,更别说对皇帝这个官吏的头子了。
所以之前皇帝派胡良辅监军时,他想办法把胡良辅身边的人全部除去。只留下一个胡良辅,放在身边看着。
对这个当年魏忠贤的亲信,他当然不敢轻忽。若非担心杀了此人惹得皇帝大怒,说不定胡良辅早就“病死”了。
胡良辅也深知这种情况,在大西营中老老实实。凡事都和张献忠商议,从不敢自己拿主意。
此时面对张献忠的询问,他当即递上密旨,谄笑道:
“皇爷让咱家做好监军职责,伯爷怎么选咱家就怎么配合。”
“以后跟着伯爷,少不了加官进爵的机会。”
“还有就是皇爷让咱家说一些的规矩,希望伯爷做个合格的贵族。”
“各种礼仪就不用说了,《大明礼法公约》、《大明分封礼法》、《大明继承礼法》这三大礼法,都是皇帝和臣民都要遵循的,已经拟出的条文不日就会送过来。”
“伯爷但请放心,皇爷没有要动您的意思。您现在是伯爵,按照《大明分封礼法》的规定,就是皇爷动你,也需要贵族议会同意。”
向张献忠讲解着皇帝制定的贵族议会条款,胡良辅表明只要张献忠不做得天怒人怨得罪大部分贵族,就是皇帝也不能削去他的爵位。
他们得到的爵位都是世爵,以后能够与大明同休共戚。
张献忠对这些没怎么么关注过,听到胡良辅的解释后,才知道爵位远不像官职那么简单。
以他自己的忖度,那就是把大明看作一家商号、把官员看作掌柜的话,贵族就是大明商号的东家之一。
虽然比不上皇帝这个大东家,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欺负的。剥夺他的地位,还需要大多数东家同意。
这让他哈哈大笑,消去了很多担心:
皇帝定下这个规矩就是让贵族安心的,不可能随便杀了他,让贵族人人自危。
只要他不搞得天怒人怨反抗皇帝,性命就有保障,爵位也能传下去。
同理,胡良辅等人也是如此,这些人被皇帝封爵后就不能随便杀。这让他看着胡良辅道:
“你这老货,看来也不能随意杀了。”
“否则被人知道了,俺老张岂不是坏了贵族间的规矩?”
这就是皇帝给他和胡良辅封爵,藏着的另一重用意了:
贵族议会能保障他,自然也能保障其他人。
胡良辅虽然只是个男爵,远远比不上伯爵尊贵。但他现在也成了贵族的一员,随意杀他就会坏了规矩。
坏规矩会受惩处,其他贵族得知他擅杀贵族后,也不会在贵族议会维护他,而是会削去他的爵位。
这是皇帝给胡良辅的性命保障,胡良辅当然是明白的。甚至张同敞都知道,之前还提点了一句。
张献忠之前不明白,现在也听明白了。拍着胡良辅的肩膀大笑道:
“放心,胡男爵,你现在可是爵爷了,谁敢随便杀你?”
“以后跟在本将军身边,保证不会战死!”
听得胡良辅神色一滞,知道皇帝封的爵位是能保证张献忠不随意杀他,但是张献忠若把他派上战场送死,是很难界定的事。
所以,他并不能安然无忧,靠着身上的男爵爵位,就以为张献忠不敢动自己。
以这个人胆大妄为的性子,还有大西营远在漠北的状况,他就是在战场上死了,皇帝也不会深究。
所以他的腰板,忍不住弯下了一些。对着张献忠点头哈腰,神情谦卑无比。
张献忠见此哈哈大笑,又向胡良辅道:
“这伯爷的称呼,听起来真不顺耳,哪像江陵公的公爷听着大气!”
“以后还称我为将军,在这大西营中,军务要称职位。”
明显对爵位不太感冒,不希望手下有一堆不能杀的爵爷。
对皇帝让胡良辅教自己贵族间的规矩、希望自己做忠臣的行为,他更是嗤之以鼻:
『忠臣?贵族?』
『像凉国公蓝玉那样吗?』
『俺老张可不愿做这个!』
心中对此哂笑,张献忠根本没有老老实实做大明忠臣的打算。
如果皇帝要杀他,他肯定毫不犹豫造反。不会像蓝玉那样,老老实实被杀。
但是如今皇帝对他很信赖,还封了个伯爵,他就勉为其难,做出个忠臣的样子。
拿着自己的密旨,他向胡良辅道:
“本将军的密旨你也看过了,你说应该怎么选?”
“是留下来选择领地,参与围攻嫩科尔沁?”
“还是继续向西,寻找苏武牧羊的北海?”
这是皇帝给的他两个选择,留在阿鲁科尔沁的话,皇帝就让他担任漠河军民府的守备负责这一带。他可以在这里挑选最好的土地做封地,建立西海伯领。
继续向西的话,那就是寻找北海。在找到北海并建立统治后,皇帝会升他为侯爵,让他选择方四百里土地开辟侯国。
如果发现罗斯人,可以顺着他们东来的方向西征。打到罗斯人的祖地,就封他为国公。建立方五百里的公国,作为大明藩屏。
这个选择,无疑比前一个更有诱惑力。胡良辅揣摩着道:
“两个选择都不错,皇爷对将军是真厚待。”
“留在阿鲁科尔沁的话,将军可主持修建阿鲁城,负责和漠北诸部的贸易。”
“这里面的利润就不用多说了,将军当知道大同、张家口的富庶,以后能富且贵。”
“而且参与征讨嫩科尔沁,说明皇爷想用将军打建虏。”
“将来平虏之后,将军也有机会成侯爷!”
这是第一个选择,也是胡良辅希望张献忠选的。
这样他就能在漠北贸易中插一手,同时选一块领地,把自己弟侄接过来。
他相信大西营很多将士也会如此选择,在这建立领地扎根。
不过张献忠对此显然不感冒,而且皇帝在任命他为大西营监军太监时,给他的任务也是看着张献忠向西。
刚刚他翻译出的密旨,里面也用第二层密文提到了继续向西。
所以,他又指着密旨道:
“第一个选择,只是可能成为侯爷,但是希望并不大。”
“因为平定建虏,册封的公侯显然不会多。”
“将军远在阿鲁科尔沁,距离建虏的核心太远,除非立下奇功,根本就没有进爵的机会。”
“但是第二个选择就不同了,只要发现并占据北海,将军就是稳稳当当的侯爷。”
“发现罗斯人打回他们祖地的话,更是有成为公爷的机会。”
“到时候,您就和江陵公一样成了张公爷。甚至能成国公,高于郡公一级。”
这让张献忠哈哈大笑,畅想张同敞称自己“张公爷”的情景。
皇帝用爵位引诱他向西,他自己何尝没有这个想法。想要离大明远远的,自由不受约束。
他相信:
只要自己离大明足够远,什么大明的规矩,都约束不到自己。
只要自己不公然反叛大明,当今皇帝就会支持自己向西打下去。
至于什么罗斯人,根本不被他放在眼里。他将来一定会打到罗斯国,成为大明的国公爷!
大笑一声,张献忠决定道:
“咱们就去北海!”
“皇帝老爷给大西营的任务,不能半途而废。”
“苏武牧羊的北海,俺老张是去定了。”
“但俺不会在那建侯国,而是继续向西当公爷!”
满是雄心壮志,目光灼灼向西。
胡良辅闻言苦笑,他知道张献忠会这样选择,而且这个选择也符合皇帝的期望。
但是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以后要去更偏僻的西方,今生不知道能否回到大明来?
想想当初自己因为泰西偏远没随着去,而是来大西营担任监军。他觉得自己的选择真的可能错了,还不如坐船到泰西去。
不过现在后悔也是晚了,皇帝封的爵位,也让他根本没有逃亡或反叛的打算。否则他的弟侄,都会因此遭难。
想着自己的打算,胡良辅琢磨着大西营将士的心思,向张献忠道:
“将军,去找北海的话,需要和将士们商议下。”
“今天那些被封爵的,都在讨论选择哪块土地做封地。”
“他们想在这里扎根,可不一定愿意继续向西。”
张献忠听得大怒,恨不得立刻派人把这些人杀了。
不过想到胡良辅刚才说的贵族规矩,还有张同敞带来的一千兵。他按捺住杀意道:
“不想走的就让他们留下,阿鲁科尔沁也需要人守着。”
“咱们可以在去北海的路上招募林中百姓,他们可都是索伦人!”
索伦兵的悍勇,张献忠在征讨阿鲁科尔沁诸部时已经见识了。短兵相接的战斗,几乎都靠这些人。
科尔沁人面对这些身披重甲、悍不畏死的勇士,完全是一触即溃。大西营其他将士很少有表现的机会。
内心不想太依赖火铳的张献忠,希望用索伦人练出一支精兵,多让这些人上阵。
至于那些不愿意跟他西进的将士,他决定这次就放过了。但是下次的话,他不会给部下抵抗的机会。
这次西进之时,他会向部下言明:
只有愿意向西征讨罗斯国的,才能跟着他走下去!
大西营的使命,就是一路向西!(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35748/21215435.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