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884章 拼的就是消耗

第884章 拼的就是消耗


俄罗斯人不是大话王,而是盲目乐观,神经线太粗。

    虽然彼得对空军的表现很不满,乔治感觉已经很不错了。

    另一个时空的苏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一溃千里,仅第一天就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

    这个时空的俄罗斯虽然也损失惨重,受益于乔治将重点战略目标转移,损失还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同时给德国造成的损失也不小,跟另一个时空相比,已经能称得上表现出色了。

    和空军一样,俄罗斯陆军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为避免遭到德军的突然袭击,华沙军区只在前波兰境内保留少量兵力,主力部队都部署在俄罗斯境内。

    虽然俄罗斯军方早就对德国的闪电战术进行针对性研究,但等战争爆发后,德军的执行力还是让华沙军区蒙受严重损失。

    从去年冬天开始,德国越来越多的使用火箭,对英国进行打击。

    由于德国的火箭数量和精度都不足,英国受到的损失并不大。

    战争爆发后,华沙军区的王牌部队装甲第一军,遭到德军火箭的密集打击。

    “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德国人至少使用了450枚火箭,威力和精度相比德国对英国使用的火箭均有明显提高,和我们的火箭相差无几——”

    安德烈报告的情况,让乔治和瓦西里都心情沉重。

    乔治可以确定,俄罗斯早于德国开始对火箭的研究,投入的资金肯定比德国更高。

    既然现在德国的火箭精度和威力均和俄罗斯的相差无几,那只能证明,德国得到了俄罗斯关于火箭的相关研究资料。

    “我们的研究基地与世隔绝,位于西伯利亚深处,德国人是如何获得情报的?”

    瓦西里一头雾水。

    这个问题乔治也没有答案。

    不过现在也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德国使用火箭打击装甲第一军的时候,俄罗斯也没客气,使用火箭对德国的重点工厂进行打击。

    德国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消灭俄罗斯军队上。

    乔治要打击的是德国人的工业能力。

    以德国和俄罗斯这种规模,战争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拼的是整体国力。

    小胡子这两年南征北战,积攒了数百万经验丰富的精锐部队。

    等这些精锐部队全部耗光,战争也到了差不多该结束的时候。

    真正对俄罗斯威胁最大的是,美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停止和德国的贸易,继续往德国输血。

    对于美国人的德性,乔治早有准备,在没有将德国的血吸干之前,美国是不会下场参战的。

    23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德军攻入俄罗斯领土。

    不是攻入华沙,而是攻入俄罗斯在日德兰半岛的飞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俄罗斯通过日德兰半岛的飞地,打破波罗的海的封锁,获得了大西洋的出海口。

    乔治知道日德兰半岛的飞地守不住,所以在法国投降后,主动将驻扎在飞地的部队撤离,只象征性保留一支警备部队。

    乔治给这支警备部队下达的命令是,在德军进攻的时候,可以向德军投降。

    连乔治都没想到,率领这支部队的中尉亚历山大,不仅没有投降,反倒成为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第一位国家英雄。

    亚历山大的部队只有160人。

    在接收了自愿和德国作战的警察和志愿者之后,部队的人数增加到600人。

    亚历山大没有和德军硬拼,而是率领这支部队占据尼古拉要塞,准备和德军一决生死。

    第一支进入俄罗斯的部队,是德第45步兵师第192团,团长是曾在俄罗斯学习过的特尔施根特。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俄罗斯作为第一个向德国主动提出援助的国家,“俄德友谊”曾被德国政府广泛宣传,深入人心。

    192团并没有遭到俄军的抵抗,顺利进入边境小镇基姆。

    基姆的人口并不多,整个镇子只有200余人。

    当特尔施根特乘坐吉普车进入基姆,基姆的男女老少整整齐齐的排列在道路两侧,很多人手里还拿着水果和鸡蛋。

    这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吗?

    特尔施根特还没有来得及开心,道路旁边的一个胖大婶突然用手里的鸡蛋,向特尔施根特砸过来,口中怒骂:“侵略者!”

    特尔施根特曾在俄罗斯学习,会一些俄语。

    “混蛋,滚出去!”

    “背叛者,你们该下地狱!”

    特尔施根特被好几个鸡蛋砸中,上半身都是蛋液,狼狈不堪。

    “混蛋!”

    特尔施根特的卫兵举起手中的步枪。

    “停!”

    特尔施根特的心情像鸡蛋一样稀碎:“不要开枪。”

    居民们只是砸鸡蛋,并没有发起真正的攻击。

    尼古拉要塞的守军,向德军扔的是手榴弹。

    尼古拉要塞之前是俄军的军营,要塞内的军火库里囤积着近千万发的子弹,够守军使用很久。

    尼古拉要塞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足有一米厚,可以抵御小型火炮的轰击。

    德军的编制跟俄军差不多,团级重火力也只是120毫米迫击炮,重型火炮要到师一级才有配备。

    特尔施根特抵达尼古拉要塞的时候,战斗已经爆发。

    “这座要塞的结构非常坚固,除非使用重型火炮,才可能打击到要塞内部。”

    特尔施根特的参谋长,是同样在俄罗斯学习过的劳姆。

    “俄军主力部队已经撤走,要塞内的守军所剩无几,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它。”

    特尔施根特胸前还沾着一个鸡蛋黄。

    “以我们对俄军的了解,我们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

    劳姆不想实施人海战术。

    尼古拉要塞前面有一条河,唯一的一个通道是一座宽约10米左右的石桥。

    “进攻!”

    特尔施根特不想说太多。

    192团的士兵,大多是波兰人。

    对于特尔施根特来说,可有可无。

    或许这些士兵死光了,下一批补充进来的新兵是德国人呢。

    在军官的组织下,192团士兵向石桥靠近。

    石桥正对面100米的要塞内,六挺重机枪一字排开,严阵以待。

    这些重机枪并不是俄罗斯生产的,而是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生产的马克沁。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军不准保留重武器,连重机枪都不允许保留。

    于是德国将数以万计的火炮和重机枪作为赔偿移交给俄罗斯。

    “先不要开火,等敌人上了桥之后再开火。”

    亚历山大希望能充分发挥马克沁的威力。

    受俄罗斯影响,德军的进攻方式,有明显的俄罗斯风格,稀疏的散兵线,可以最大程度分散守军的火力,减少伤亡。

    这些波兰士兵是在波兰投降后才加入德军,由于是炮灰部队,并没有得到最严格的训练。

    眼看几十名士兵涌上石桥,亚历山大一声令下,机枪手只打了一个长点射,桥上已经没有了人影。

    对于这个结果,特尔施根特并不意外,这很俄罗斯。

    俄军的军事操典里,对这种情况并不是没有对策,此时烟雾弹能对攻击部队起到良好的掩护效果。

    嗵嗵嗵——

    迫击炮发射烟雾弹的同时,继续对要塞进行炮击。

    这一次攻击的士兵总算突破石桥。

    可是他们刚进入石桥对面的广场,就遭到密集的手榴弹轰炸。

    “继续进攻!”

    特尔施根特面无表情。

    和尼古拉要塞一样,俄德战争刚爆发就进入白热化。

    在长达近1000公里的战线上,数百万军队殊死搏杀,俄装甲第21师,和德装甲第7师在波兹南附近遭遇,棋逢对手。

    德装甲第七师的指挥官,同样是曾在俄罗斯学习过的威尔茨。

    威尔茨麾下的第七师,一共装备了80辆装甲战车,数量比俄标准装甲师装备的战车少了40辆。

    由于德军装甲战车都是近年刚刚生产的,从性能上来说,双方相差无几。

    都是同一个体系教出来的,战术都一样摈弃了传统的步坦协同。

    俄军优势是更多的装甲战车,和更强的火力。

    德军的优势则是20辆最新研发的战车杀手。

    俄罗斯的实力雄厚,德军的战车数量远不如俄罗斯,只能从技术上做文章。

    德军的战车杀手装备了最新研发的125毫米战车炮,依照德军对俄军的了解,可以击穿俄军目前列装的所有装甲战车。

    让威尔茨没想到的是,俄军装甲战车在车体外侧,又加装了一层外挂装甲。

    威尔茨和俄装甲第21师的师长约洛马诺夫都自以为有秘密武器,无惧对方的挑战。

    结果却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短短半个小时,装甲第七师的战车损失过半,第21师的战车损失超过6成。

    这下好了,两支部队都已经失去战斗力,不得不退往二线休整。

    装甲部队的待遇,跟波兰军队肯定不一样。

    和空军一样,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星期,俄罗斯和德国的装甲部队都损失惨重。

    俄罗斯损失的装甲战车超过1000辆,德军损失超过700辆。

    这种级别的损失,俄罗斯可以承受。

    小胡子大发雷霆。

    (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35792/21215276.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