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2章 晋升变故,大明遭难
推荐阅读:大秦皇子:我的军团能附魔 大秦:我自曝穿越者,你赵高慌啥 重塑新宋:从携带百亿物资开始 四合院之随身农场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开局万倍返还赤阳圣体,我举世无敌 人在斗罗,女教皇拿我当初恋替身 夭寿啦,老祖又又又胡闹了! 大宋小国舅 人在地府刚造反,你让我当守护灵
第142章 晋升变故,大明遭难!
永乐十年,朱棣派遣大将丘福,率军十万,从应天城出发,前往北方,打算一战剿灭瓦剌大军。
自从洪武三十二年之后,瓦剌首领马哈木,就带着瓦刺诸部,在草原上东征西讨。
当时的朱棣正在发动靖难之役,所以对于瓦剌的崛起,也无暇他顾。
后来,随着朱棣继承皇位,朱允炆的削藩也被朱棣给继承。
北方边境的九大塞王,都是或多或少的被影响,比如肃王,庆王,这些地方的藩王虽然没有被削掉。
但是手上的兵力,却是大大减少,很难再对瓦拉起到震慑的作用。
而宁王,辽王更惨,朱棣直接给这俩人换了个封地。
至此,在关外基本上已经是没有明军立足之地,所有的大明疆土,都只在明长城以内。
在明长城以外的河套,以及大宁,辽东大片地区,全都被瓦剌逐渐侵袭。
尤其是河套,大宁等地,让瓦剌距离大明领土的距离越来越近。
河套更是自古以来水草丰茂之地,黄河九曲,唯河一套,河套被称为塞上江南。
可以说,河套和大宁等地的丢失,使得瓦剌势力急剧膨胀。
现在的瓦剌所占领的疆土,西起西域,东至辽东,虽然比不上当初北元全盛时期,但是已经成了气候。
原先草原上的霸主,鞑靼则是被瓦刺给彻底赶离了漠南地区,去往漠北以北之地放牧,凄惨无比。
这一次,瓦刺“马哈木率领大军,攻打宣府,大同等地,就是对大明的一次试探。
只要大明有一点点的软弱,瓦剌就将毫不犹豫的扑上来,不撕下一块肉,想必瓦剌绝不会松口。
朱棣自然也知道瓦剌的威胁,因此派遣了手下最能打的大将丘福,亲自率军北上,誓要将瓦刺一举歼灭。
自从十年前那场靖难之役之后,朱棣手下的大将也是相继陨落。
张玉、朱能这两位朱棣手下的猛将,都在三四年前相继病逝。
尤其是白初,自从十年之前,就一直不知所踪,故人陆续凋零,让朱棣只感觉身心疲惫。
虽然现在大权在握,但是没有一两个知心好友在身边,朱棣只觉得十分的孤寂。
老和尚也在年前离开了自己,这个一开始就撺掇自己造反,并且坚定陪着自己走到了皇位的人,在七十三岁的高龄,结束了自己平淡而又辉煌的一生。
姚广孝一生,被人骂作妖僧,不过他并不在乎,自从靖难起兵成功之后,他就一直一身黑衣,在应天皇觉寺为僧。
青灯为伴,参悟佛法,与世无争。
朱棣想要让他还俗,来做自己的宰相,老和尚却是摇头拒绝,功名利禄对他来说如浮云。
他追求的是不虚此生,他的梦想就是要辅助一位雄主,成就大业。
老和尚在朱棣登基的那一刻,就已经达成心愿,此生别无所求。
最终,老和尚在一个安静的夜里去世,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只是在临死前的遗书上写道,此生遗憾,未能再见白先生一面。
在老和尚的人生中,白初绝对是他后半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之一。
如果不是白初,老和尚觉得自己的心愿,可能这辈子也无法达成。
因为朱允炆太过强大,强大到即便是姚广孝也看不到希望,他之所以劝朱棣造反,因的只是心中的执念。
至于能不能成功,他也不知道。
但是白初不同,当他出现在燕王府的时候,就明确告诉朱棣,他以后要成为皇帝。
就是这种无与伦比的自信,让朱棣坚定了造反的信心,也感染了老和尚,让他对自己心中的信念,更为的确信。
可惜,十年之前,白初化龙而去的那一刻之后,老和尚就知道要很长时间见不到白初了。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至死都没有再见到白初一面,这让老和尚心中遗憾,最终抱憾而亡。
朱棣回想起自己身边的旧城,如今正剩下杨士奇,还有淇国公丘福。
杨士奇还年轻,正值壮年,朱棣觉得他再活个二十年,不是问题。
可是丘福,如今已经是六十七岁了。
说实话,让丘福出征,朱棣心中也是有些打鼓,毕竟丘福这么大年纪,若是在战场之上有个好歹,那十万大军,岂不是就直接
葬送在漠北之地?但是如果不让丘福出征,朱棣又实在找不到其他人代替丘福,能够北伐。
当初这种事情,都是朱棣自己亲自来做,毕竟名震漠北的燕王朱棣,将如日中天的鞑靼部落,都给杀的衰败,更何况一个瓦刺
?
可现在,朱棣已经贵为九五之尊,不能再重新上战场,也不能亲自下场砍人了。
而现在朝堂上的诸将,朱棣没有一个看的上眼的,毕竟真正在战场上有过丰富的作战经验的人,没有几个了。
丘福算是当初跟随自己时间最长,也是有着极为丰富的漠北作战经验,朱棣只能选他了。
在出征之前,朱棣特意交代丘福,抵达北方之后,绝对不能轻敌冒进。瓦刺虽然看上去强大,但是在大明的铁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唯一值得忧虑的只有漠北的地形。
一旦孤军深入,前后失去联系,很可能会被敌军以逸待劳,打埋伏。
并且粮道若是过深,很容易被人侵扰粮道,导致十万大军缺粮最终战败。
所以,朱棣一再强调丘福,不得贪功,稳扎稳打,方为上策。
丘福老迈的脸上,一脸郑重的点头,而后拜别朱棣,转身带着十万木军往北方逶迤前进。朱棣看着丘福的背影,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总是有着些许的阴霾环绕,他总感觉心中好似忘记了什么。
就在朱棣封丘福为讨虏将军,准备率军北征的时刻,远在东海之上一座岛屿之上,却是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龙吟。
此刻一座临时开辟的洞府之中,一名英武非凡的青年,正坐在玉蒲团上打坐修行。
原本身上极为旺盛的神光,却在刚刚猛然缩小了几分,而正在紧闭双眼刻苦修行的青年,却是猛地睁开双眼,张口吐出一口逆血。
此人正是已经失踪十年之久的白初。
自从受到大明永乐皇帝的敕封之后,白光一身修为暴涨,无数气运从大明各处,汇集到白初的身上。
原本大明四散的气运,分别被各大藩王掌控,由于朱棣的登基,这些藩王身上的气运,顿时被白初回收大部分。
再加上白初带着朱棣,从海路偷了朱允炆的老家,让这场原本持续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仅仅只打了一年就结束了。
(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37070/21216017.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