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大夏守国人 > 第725章 重病暴露,太子监国

第725章 重病暴露,太子监国


一场大祭。

把林萧的声望推到了巅峰,亦让他为国为民的形象深入民心,受万民爱戴。

即使大祭结束良久,城外依旧呐喊震天,百姓感天动地。

而当林萧结束大祭、返回王府时,城内大街上亦是万民簇拥,一路山呼‘燕王千岁’,声震天地。

直到回到燕王府,外面的鼎沸才终于被隔绝。

而进了王府之后,林萧一改病态,又恢复了精神抖擞,然后立马召集平戎军的军政官员,开始召开大会,商讨和布置云中的各项发展。

如今夏皇和朝廷让林萧统御幽云十六州,那云中现在也就成自己的地盘了,林萧自然是要开始用心经营!

而对于云中的发展建设,燕王府自然是早有计划,甚至夏瑾更是早就做了充足的准备。

当会议结束、林萧的各项命令下达之后,幽蓟那边立马就开动了。

首先,幽蓟官府和幽州大学培养的众多官吏进入云中,开始充入云中的各级衙门,迅速建立起政治框架。

然后紧接着,夏瑾亲自带着大量粮食和各种物资来到云中,交由各级衙门,开始对刚经历战乱的云中百姓进行赈灾,并帮他们恢复家园。

再之后,在夏瑾和商务司的授意下,幽蓟的大量商人涌入云中,个个开始磨刀霍霍。

那些商人可都是人精,他们经历过幽蓟北疆的建设之后,都尝到了甜头,如今云中在林萧的统御之下又将开始建设,自是不想错过这种绝好的机会。

所以,哪怕是幽蓟和云中的官府不说话,那些商人也像是闻到腥味的猫,个个主动涌入云中,准备大展拳脚。

即使如今天寒地冻,那些商人也没停下,虽然现在不能动工,但也是积极准备着,只待来年春暖花开,便立即着手开动。

于是,在这宣武十七年的冬天里,云中在林萧的统御下,开始逐渐发生变化,那是一种即将欣欣向荣的改变!

而也在云中这边准备大刀阔斧的改革时。

远在大夏中心的中都那边,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事,便是夏皇的病情暴露了!

按理说,云中收复、幽云十六州彻底归国,朝廷应该举行大祭、前往太庙祭告历代列祖先皇,并且得夏皇亲自主持才是。

可结果,夏皇只是下了一道册封林萧的圣旨后,便身在寝宫再无动静,这就让人觉得反常了。

至少,哪怕夏皇就算再生活糜烂、再怠慢国事,可这样的国之重事也应该出面才是,并且按理说也应该出面。

毕竟,就算林萧之前收复幽蓟故地之时,夏皇都是欣喜若狂的在太庙很是祭告了一番列祖先皇,并且一改以前的颓废之态,开始关心了国事。

如今,林萧更是收复了云中、彻底完成了大夏的百年大业,那夏皇就更应该出来露露脸才是。

可结果却没有,这就不得不让人生疑了!

再加上夏皇生了这么久的病,哪怕他一向常年身在宫中极少露面,也多少会有点风声传出来。

于是,两相一结合,夏皇重病的消息就再也瞒不住了,终于暴露!

大家终于知道,夏皇不是不想出来主持大祭,而是身患重病,无法为之了,已然到了垂危的地步。

而一国之君重病垂危,那是何等大事?简直惊天动地。

大夏朝野闻此消息,一片轩然大波,顿时就让朝廷、中都和整个大夏陷入了波诡云谲的局势中,整个朝廷开始变得混乱和诡异。

不过好在,夏皇虽然糜烂了半生,但脑子还算好使,就在关键时刻,他又下了一道圣旨,令太子赵瑜监国!

这道圣旨一下,原本混乱的朝廷终于又逐渐安定了下来。

夏皇重病垂危,大家怕的是什么?怕的是国本不稳、怕的是群龙无首、怕的是局势动乱!

如今夏皇让太子监国,那事情就不一样了,等于是给朝廷添加了一位‘龙首’!

这样一来,就算夏皇身患重病在宫中调养,朝廷也还有一位监国主持大局。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有了监国之后,夏皇不管死不死,问题都不太大了。

因为就算夏皇哪天突然病逝了,太子赵瑜也能够以监国的身份,平稳地接过皇位,这是大家都必须认可的继承,哪怕是太子的政敌,也无法反对,这就不会让朝廷出现太大的动乱。

并且,夏皇还活着的时候就任命了太子监国,也能让太子尽快适应朝廷、让朝廷的大臣熟悉太子,起到一个平稳过渡的关键作用,更能避免夏皇驾崩之后出现的各种问题。

这,不得不说当今夏皇还是有些胸襟并心怀大夏的。

毕竟不是哪位皇帝都能在自己还没死之前,就弄个二皇帝出来顶替自己,这没点胸襟的皇帝还真做不到,也说明当今夏皇还是真心在为大夏考虑!

而这道圣旨下发之后,朝廷局势恢复稳定,各派系大臣也重新回到了以前,干嘛干嘛。

唯有庆王赵铭,整个人很是愤怒,甚至有些疯狂,因为那个位置原本是他的,可结果半路杀出了个赵瑜,直接抢了本该属于他的位置,这怎能不让他怒?

不过夏皇也好像考虑到了他的感受,不知道出于补偿还是什么原因,在下旨令太子监国之后,他又下了一道圣旨,恢复了庆王的亲王爵位,并任命康王为宗正寺宗正,负责皇家的各项事务。

康王是庆王的生父,夏皇早年因为没有子嗣的原因,从康王的子嗣中过继了庆王为继子,准备充当皇位继承人。

可后来夏皇诞下了嫡子赵瑜,那就多了一个选择。

如今夏皇最终选择了赵瑜,那自然就放弃了庆王,对庆王恢复爵位并任命其生父康王为宗正寺宗正,也算是补偿康王一脉了。

这么一看,夏皇还算有点人情味!

不过不管怎么样。

朝廷的如此变动,还是极大的影响了朝局。

至少作为监国,太子赵瑜却不能像他老子那样,不管不顾地躲在宫中放荡,并且一浪就是十数年,他得老老实实的工作,必须得每天上朝。

而朝廷的大臣们也早就习惯了御台上十数年来都是空的了,如今上面多了一个人,却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

不过那些大臣们适应很快,很快就接受了太子监国的事实,并且太子刚一监国,立马就有人开始放大招了!


  (https://www.tuishu.net/tui/608686/21215434.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