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27章 再次谈判

第527章 再次谈判


第527章  再次谈判

台风带来了大量的雨水形成了内涝,交战双方对此的态度并不一致。这个主要是由于战场态势造成的。

贾琏这边等风小了,穿上蓑衣、斗笠、草鞋就出门了,李元没有丝毫犹豫也弄一套跟上。

军方除了留下一部分人保持包围圈,其他力量全部动员起来,清理沟渠,加快排水速度。

贾琏与李元这一路上到处都能看到人在干活,清理排水沟,清理倒伏的树木,清理被风吹倒的房屋等等。事情很琐碎,但要有人做。

两人的出现让所有人的感情都上了一个台阶,可见一件事情,高层是否重视,对下面的影响。

军方和被俘人员的粮食供应问题好解决,毕竟事先有准备,关键是土著聚集地的粮食问题。好在事先有安排,清理周边庄园时缴获的粮食很多,运回来后进行了妥善的保管,风雨停后,一部分给华侨,一部分让华侨开粮店对外出售,价格方面也压的很低。事关民生的物资,贾琏心里很有数,绝对不能搞什么随行就市,必须压低价格。吃饱是人最基础的生存要求,一旦吃不饱,很多矛盾就会激化。

贾琏与李元还见了几个土著的头领,严令他们在台风之后,抓紧组织恢复生产。华侨方面也一样,再三强调,粮食必须就地解决。

当然了,国人种地的天赋点满了,对华侨这边,贾琏关注不多,反倒是要求华侨帮助土著抓紧种地。这边的天气热,水稻一年三季轻轻松松。所以呢,现代社会还是这个地方,底层百姓要靠翻垃圾桶为生的魔幻现实,实在是过于魔幻了。

贾琏也不是什么大善人,只是从未来的发展考虑,这个城市和港口要作为基本盘来发展,华侨也好,第一批投靠的土著也罢,必须给与扶持。其他地方的土著,贾琏暂时也顾不上,短期内最多就是采取羁縻统治,今后只有加大移民的速度,改变人口结构,才敢说站稳脚跟了。西班牙人采取的统治方式,很大程度是因为小国寡民,没得选罢了。

西班牙人的堡垒区内,面对糜烂的战局,谈判受挫后,高层集体摆烂了,台风来临时躲在屋子里喝酒,三大高层都喝的烂醉。

等台风来临时,各种组织防风的行动没人挑头,自然是大家都摆烂咯。

狂风暴雨造成了诸多房屋受损,漏水进水,后续的内涝可谓雪上加霜,百姓只能自己顾自己。

风小之后,内涝的积水没人管,只能慢慢的等待水退。

堡垒区内部的百姓,在灾害留下的一地鸡毛面前,怨声载道。好些民兵干脆等风小了跑回家,帮忙收拾烂摊子。

看不到胜利希望的军官们,也是睁一眼闭一眼,甚至可以说根本不敢管。

不敢管的原因也很简单,怕被人打黑枪。

堡垒区内部乱糟糟的,军方的粮食管制加剧了军民矛盾。这个粮食管制就是每日每人定量买粮食,家家户户都没有存粮,台风过去后好些家庭断粮了,去买粮食发现涨价了,涨幅不是一点半点,而是直接翻倍。

战争开始后,总督卫队强制接管了所有粮店,前来买粮食的百姓面对粮食的大幅度涨价敢怒不敢言。

事情发生后,消息很快传到前方的防御阵地上,得知家人在挨饿的民兵,赶紧回去看看情况。

越来越多的民兵带着武器回家,发现自己在前面打仗,家里的妇孺因为粮食涨价而不得不开始挨饿时,怒火开始有点压不住了。

不少民兵找相熟的人商量,决定一起去找粮店讨个说法。

明末的时候出过很多荒诞的事情,比如李自成围洛阳时,城内的粮食涨价属于正常操作,更离谱的是福王,舍不得钱招募青壮守城,结果被破城后,被李自成给煮了。当然了,守城不是福王一个人的责任,城内的官员和士绅们,没有一个能逃掉责任。

人性是相通的,此时此刻的堡垒区内,正在上演着类似的一幕,外面被包围了,里面的粮商却勾结总督卫队,粮食大肆涨价,试图榨干城内百姓骨髓里的最后一滴油水。

民兵们聚拢在粮店面前讲理的时候,蛮横惯的总督卫队丝毫没有讲理的意思,反而试图用武力驱散前来讲理的民兵。

这一下点燃了火药桶,本就精神压力拉满的民兵们,有一个人失控,所有人都会跟着失去理智。

“砰”的一声,一名总督卫队的头目朝天开枪,吓唬面前的民兵,一个情绪失控的民兵,对着拦在粮店外面的卫队开火。

“砰”,一个士兵中弹倒下了,其他同伴立刻朝着前方的民兵开火,更多的人中弹倒下,场面彻底的失控。

“砰砰砰!”枪声开始密集,在城内逐渐蔓延。

三个大佬被叫醒时,城内治安已经失控了,几乎所有的粮店都遭到了攻打,愤怒的民兵们打死了上百总督卫队的士兵,将粮食全部搬空。

一些无赖干脆四处放火抢劫,场面越发的混乱,不少官方人员的家也遭到了洗劫。

得知城内情况后,三人赶紧了解目前的详细情况。得知只有炮台、军营、教堂等地还在控制之中,其他地方已经彻底失控了,顿时开启了一场短暂且激烈的争吵。这次被攻讦的目标是总督大人,因为他的卫队是这次粮食涨价的帮凶。

争吵不解决任何问题,最后三人还是快速的妥协了,总督和舰队司令赶紧派兵,恢复城内的秩序,这是第一要务。其次才是主教,安排神职人员去安抚百姓的情绪,最后还要找出一个替罪羊。谁呢?随便找个粮商或者找个人说他是粮食涨价的元凶,尸体吊起来示众就好了。

只能说三人的经验还是很丰富的,给出的对策也很及时,动乱持续了一天一夜后,城内枪声渐渐没了,城内也恢复了秩序。

天空中还下着小雨,一夜没睡的三个大佬又聚在一起,面面相觑。

外面的现状非常糟糕,大批民兵没有回到阵前,而是团结了起来,在各个社区里组成了自卫队。

打仗?爱谁谁,反正我们不去跟大周军队打,就守着自己的社区。什么,周军打进来怎么办?投降咯!

传教士们走遍了所有的社区,试图说服民兵们回到阵前收效甚微。个别社区因为死了不少人,甚至还要对神父们开枪。

好在宗教深入西班牙人的骨髓,最终没人为难神职人员。但想要民兵们继续回去打仗,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现在三人手里能调动的人马,只有总督卫队的残部一千多人,以及舰队司令下属的三千多人。

怎么办?没有民兵的辅助,单靠士兵和水手们,守城的难度大大增加了。

好在现在城外也没精力攻城,不然真没法收拾了。

三大巨头商量的结果,还是继续谈判吧,至少命能保住,大不了交赎金。

至于谁去谈判,只有主教大人了,其他人真不合适。至少在他们的经验里,神职人员去谈判是最合适的。

再次面对贾琏和李元的主教,心情非常的复杂。这个复杂不是因为尴尬,而是这一路出来,路上看见的一切让他难以平静。

堡垒区内大部分地区还有积水的时候,外面的城区完成排涝,地面基本清理过了,到处都可以看见正在撒石灰防疫情的人。其中不少人还是西班牙战俘,这就有点绷不住了。主教还请求与几个俘虏进行了对话,得到许可后,主教大人知道了周帝国的俘虏政策。

投降之后,不虐待,不搜身,给饭吃,只是需要自己劳动,改善一下居住环境。

对比一下十字军东征的相关历史记载,感觉到了巨大差异。

这一路上花了不少时间了解城外的情况,人家也不拦着他去了解,总之就是格局高下立判。

对面坐下后,谈判的过程比起上次要温和了一些。

主教大人也不提什么来此二百年的屁话了,直接表示投降可以,但是要有条件。

李元态度要好一些立刻表示出不耐烦,而是冷笑道:“左右闲来无事,听听阁下的条件也不错。”

主教能感受到对方那种居高临下的不屑,但他也没啥好法子,内外交困,还有机会谈判就很不错了。

“第一个条件,私人财产必须受保护。”这刚开始呢,李元就忍不住打断:“等一下,你就不担心我们答应你的条件后再反悔么?”

主教……,你怎么说出来了呢?

“皇子殿下,您的意思?”主教有点晕乎,因为这是绝对可能的事情,一旦你放下了武器,就是砧板上的鱼肉。

“孤的意思,不要提这些不切实际的条件,说点能让双方面子都过得去的条件。而且上一次孤说的很清楚了,无条件投降。”

一番话给主教干哑巴了,呆呆的看着李元那张可恶的脸,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了。

沉默了好一阵,彻底明白无条件投降是底线后,主教才问:“请问皇子殿下,按照您的要求投降后,我们能得到什么保证?”

“首先是生命安全,其次是随身财物的安全,最后可以自由选择离开的方式。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李元语气轻松的说话,丝毫没有顾及对面的心里到底是何感受。战败者必须要有战败者的自觉,用贾先生的话讲,西方人喜欢搞赢家通吃那一套。必须用他们能听懂的方式说话,大周那套太复杂,他们玩不转,跟他们也说不清楚。

“殿下,仅仅是这三条,我回去之后,无法说服其他人接受。”主教想明白了,他是否接受不重要,只能推脱了。

一旁一直没态度的贾琏咳嗽一声:“加一条吧,允许这条贸易航线继续存在,只不过西班牙的商船要依法缴税。”

似乎感觉到可以继续讨价还价的余地后,主教立刻冲着贾琏道:“贵国实控婆罗洲之后,必须善待教民,并且允许传教。”

贾琏听了直接气笑了,我给你加一条,你还想要两条呢?

“需要我提醒阁下,贵方是无条件投降么?还是你觉得,本地土著教民在你方的人离开后,还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我方可以做到一视同仁,土著之间的矛盾,我们可不管。但是贵国的传教人员,必须离开婆罗洲。”这句话就有点过于冷酷的现实了,两百年的殖民统治下来,本地土著固然有不少人成为教民,但不信教的也很多啊。

殖民地时期的教民都是啥玩意,贾琏心里可太清楚了。清朝的天津教案了解一下,义和团运动的爆发了解一下,往前追溯,明朝就有冲突了。也是因为冲突,才禁止传教的。要知道,明朝是最宽容的,甚至徐光启都入教了。

(PS:具体的细节就不说了,大家自行去找资料看。)

西班牙人走了,那些不信教的土著,从森林里捡到军火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嘛。人都投降了,还想借助宗教扩大影响力?

贾琏心里非常的不屑,甚至想给这货一巴掌,让他清醒一下。让他搞搞清楚现在的处境。

如此明确的态度面前,主教也只好暂时认怂,默默的起身道:“我知道了,回去之后会向其他人转达贵方的条件,那么,请允许我告辞。”

贾琏起身微微点头:“慢走,不送!”

嗯,午饭都没说请他吃一顿,就让他走了。

回去的路上,主教大人突然看见了一群修女,正在给战俘们放饭,立刻上前要去看看,被士兵拦下后,随行的副官范平摆手示意随意。

主教这才来到了修女们的面前:“伊莲,你们还好么?”

“主教大人,我们都好,他们没有为难我们。对了,您怎么出现在这?”伊莲看见主教也很兴奋,这段时间大家的精神压力都不小,尤其是要扛事的伊莲压力更大。看见主教,伊莲有一种可以卸掉担子的期待。

“啊,我出来谈判,结束战争的希望出现了。”主教没有欺骗伊莲他们,甚至声音还挺大。

“是吗,那可真的太好了。”伊莲等人也很兴奋,叽叽喳喳的有点闹。

主教看了一眼众人的食物,大桶里是大米饭,每人还有一块鱼,一勺炖蔬菜,还能看见一些油渣在炖菜里面。

这伙食,比预想的要好很多啊。

“大家能吃饱么?”主教担心是做给外面看的,所以特意问一句。

“只要干活就能吃饱,不干活没饭吃。被抓到偷懒的,也不给饭吃。”伊莲如实回答,毕竟她不敢瞎说。实际上她们在这边的伙食,比之前还要好一点。除了没有面包之外。婆罗洲这个地方,鱼肯定是不缺的。难的是如何把鱼打上来,又如何让所有人能吃上鱼。

土著捕鱼的本事一般,但是华侨善于捕鱼啊。加上跟随大军来到的后勤船只,很多在卸货之后,临时改行去打鱼了。

还有就是近海用拉网捕鱼,每天也能有不小的收获,这些俘虏中有不少人,也参与进去了。

劳动力嘛,不劳者不得食。

最近这些人干的都是基建的活,主要是修路,吃的还算不错。不像此前,每日有一顿稀饭。

主教听了伊莲的话,再次沉默了,很多事情就是对比出来的。你都战俘了,还想吃饭?给你吃点糠和草就不错了。

很明显,就对待战俘这点而言,周帝国的军队更为仁慈。

将心比心,如果西班牙人是胜利者,是做不到如此仁慈的。

(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20182/21215632.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