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26章 开启谈判

第526章 开启谈判


第526章  开启谈判

“越是行为上不道德者,嘴上越是要立道德牌坊。这说明宣扬道德是社会共识,是这个社会之所以存在的基石之一。个人行为上的道德缺失,一旦暴露,国法未必能处置,然则必为社会所不容。具体到现实中,现在总体上是个熟人社会,个人的社会圈子有限,道德谴责对个人有很强的约束。当然了,有的人仗着权势,根本不在乎道德谴责,这要另当别论。”

以上的一番话,李元听懂了。所以他很较真的又问一句:“那么请问先生,是法大呢?还是权大?”

关于这个问题,贾琏没有给答案,而是反问一句:“殿下心里应该有答案,何必问贾某呢?”

李元讪讪不语,贾琏道:“回吧!”

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与社会制度无关。要看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对此事的理解。

具体到周帝国身上,你都家天下了,皇权从法理上来说是无限大的,还说个屁。

回去的路上,李元这个问题宝宝又提问了:“先生,西洋与本朝有何本质上的不同。”

贾琏站住,抬手指着远处正在被押着干活的战俘道:“看见那些俘虏没有,如果有人问他为何能活下来,他会先告诉提问者,感谢上帝,这是上帝的旨意。如果是个华人,大概会回答,此仁义所至也。”

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下降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注定是潜移默化所致。某种意义上来讲,社会原子化也是道德滑坡的诱因之一。

举着白旗神父在前,主教和通译在后,走出堡垒区,宗教人士作为谈判代表,属于正常的操作。

“你好,我们是来谈判的,这位是谈判代表,迪亚哥主教大人。”当一行三人被带到崔路面前时,通译转达了主教的话。

“哦,是西洋和尚对吧?请在这等一会!”崔路也没多话,安排三人在一个屋子里等着,赶紧去报信。

消息层层上报,很快传到了贾琏这里,和往常一样,贾琏在作战室内,李元像一副狗皮膏药跟着。

“谈判,主教?”贾琏丢下手里的铅笔,非常的意外,不应该这么快就撑不下去。好吧,也许是试探性的接触。

李元非常激动的上前:“先生,西班牙人要投降了么?”

贾琏摇摇头:“不知道,谈了再说,没准他们提出让我们先撤兵也未可知。”

“美不死他们!哼!”李元从鼻孔发出骄傲的气息。

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李元觉得自己成长的很快,对贾琏的认知也提高了很多。比如,传言贾琏是个色狼,就这么一个人,你能想象的到,华侨首领陈老大提出送几个丫鬟来伺候他,都被拒绝了么?当然,陈老大没忽略李元,也遭到了拒绝,原因很简单,贾琏拒绝了。

等待前方将主教送来的时间里,李元随口感慨:“作战计划考虑到台风的因素,预计最快也要年底才能结束战斗。说起来,有点想家了。”

“别高兴的太早,没准是缓兵之计。”贾琏随口一说,心里补了一句:我也希望尽快结束,最好在台风来临之前。

迪亚哥骑着马出现,本以为会受到冷落,没曾想第一时间见到了贾琏和李元。

“大家都很忙,虚伪的礼仪毫无意义,既然你来了,所以别说废话,开出条件吧。”贾琏开门见山,丝毫没有试探的意思。

迪亚哥反应停滞了一下,这人真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下意识的,迪亚哥产生了一个印象,对面这个人似乎不在意谈判结果。

“阁下,西班牙人来到这里,已经两百年了,期间贵国并未提出权利要求,英法承认贵国的势力范围,却绕过了西班牙这个当事人,不合理吧?”迪亚哥开口说的居然是这么一番话,贾琏露出讥诮之色,微微摇头。

“作为西班牙总督派出的谈判代表,如果你来是要讨论这个问题的,那么请回吧,不要浪费大家的时间。”没等贾琏开口呢,李元先说话。

通译转达之后,迪亚哥脸色变了几下,先是愤怒,后是羞怒,慢慢又平静了下来:“我们可以退出马尼拉,前提是你们先退兵。为确保你们说话算数,需要英、荷两国派代表来监督执行。”

“你这不是来谈判的,你是借谈判向外传递消息。如此毫无诚意,你回去吧。”李元继续开口,主导谈判。

贾琏乐见其成,坐在一边,抽烟喝茶,顺便看戏。

“我方条件已经提出,贵方的条件呢?”迪亚哥没有放弃,进行最后的挣扎。

“先声明一点,你们没资格提条件,你来这里,是祈求我们高抬贵手,放你们一条生路。没有这个认知,你就不该来。”李元意外的锐利。

贾琏听的有趣,心里却在暗自重新审视李元这个人。看来当初承辉帝意属李元,并非单纯的个人喜好啊。从他与迪亚哥对话可见,确实很优秀。

李元的不足之处,在于他的眼睛一直是朝上看的。当然还有性格上的问题,对身边那些围绕他的人,过于宽容。

“条件!”迪亚哥想争辩,最终放弃了,微微抬着的下巴,不自觉的垂下。

看来夜袭失败后,堡垒区内部出了很大的问题,不单单是军心士气,上层也都失去信心了。

嗯,这并不奇怪,这本身就是一场获胜希望不大的战斗,尤其是Z字壕沟的破解战术出现,对于堡垒内部的冲击。也不排除因为荷兰人的不作为,甚至还有国力的考量。总之因素很多,不是某个单一事件带来的影响。

从国力角度看,英法就比较识趣,因为没有利益相关,自觉的放弃了南洋的利益。西班牙人与荷兰人来的早,他们有巨大的利益,不愿意放弃很正常。主动放弃才是咄咄怪事。

“无条件投降,任凭我方处置。”李元说出了他心目中的答案,对此,贾琏并没有因为事先没沟通而不高兴。

“不可能!我们无法接受!”迪亚哥一听这话,立刻跳起来了。

李元冷笑着看着对方:“你可以不接受!我无所谓!”

迪亚哥无言以对,他真的不甘心就这么回去。但很明显,今天的谈判如果他继续留下来,毫无意义。

“如此,告辞了。”迪亚哥站起转身,显得很不礼貌的走人了。

“不送!”李元的声音随后传来,迪亚哥得通译转述后微微停步又继续往前。

尽管心里不停的诅咒【异教徒下地狱】,但迪亚哥嘴上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形势比人强,习惯了用武力对付土著的西班牙人,当反过来之后,变得不太会了。

“先生,您觉得他们会无条件投降么?”李元目送迪亚哥走远后,低声问了一句,其实他更希望得到贾琏的赞许。

“刚才殿下的表现很好,如果满分是一百分,我给九十九分,扣一分是怕殿下骄傲。”贾琏对李元的心态不说了如指掌,也是知之甚深。所以,给足了情绪价值,李元听了果然嘴咧的合不上:“是么?哈哈哈,先生谬赞了!”

“西班牙人在南美的殖民地有大量的银矿,通过这条航线,西班牙人将白银运到国内,购买货物运回欧洲。我国获取白银的两大来源,分别是日本和南美。明朝张居正以白银为官方货币,从结果上是给明朝续了五十年的命,同时也因为民间事实上存在大量白银,等于将货币主权拱手相让,后果很严重。陛下发行官方银币,禁止白银直接流通,就是在修正这个错误。从这个角度出发,西班牙人铸造的银币,就算是流入国内,也不能直接流通,必须经过兑换。如何兑换官方说了算。”

“先生的意思,如果张居正变法,不该直接用白银做货币,而是该铸币。”

“当年事实上白银在民间贸易已经在市场流通,没有这个前提,张居正也不会直接以白银为货币。他确实看到了一条鞭法的好处,变法也确实产生了效果。”贾琏也只能这么对李元说,明朝因为民间走私贸易,大量的存量白银都是没有缴税的。贾琏不认为张居正没看到,只不过可能因为阻力太大了,他才直接用白银为官方货币。

当然了,白银作为税收,收上来后也要重铸,这也产生了火耗。只不过这个火耗带来的好处,是官员得了而非中央财政。雍正的火耗归功于养廉银,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设立养廉银的初衷是为了减少贪腐,从结果看,并没有什么效果。可见,高薪养廉就是一句屁话。往前推到宋朝,朝廷给官员的待遇更好,尤其是文臣。结果呢?

(我个人更愿意相信,养廉银是在收买文官,也不排除是雍正的一厢情愿。)

“先生的意思?”李元觉得听懂了一半,所以才追问。

“我的意思嘛,这条贸易航线要保留,西方因为白银产量巨大,已经有了货币金本位的苗头。我的意思,今后对西方的贸易中,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鼓励西方商人用黄金交易。而不是白银这种注定要贬值的金属。”

李元还是有点懵,但没有再问,这点比较好,他更愿意自己想明白。

(PS:藏富于民这个观点,大家都不陌生。明末算的上是某种意义上的藏富于民了,但是对于国家而言没啥用,该没钱还是没钱。只能说,国家的税收机构,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作用。)

迪亚哥回到堡垒区,等在这里的总督急迫的问他结果,得知对方的态度后,气的破口大骂。

迪亚哥面无表情的听他骂,等骂的口干舌燥,人也累了,停下来的总督满脸沮丧的缩在椅子里,像一坨烂肉。

“上帝会惩罚他们,拯救我们的。”主教说了这么一句话,总督和舰队司令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天气极为闷热,坐着不动都会出一身汗,舰队司令站起后,看看窗外,树梢一动不动,舰队司令自言自语:“台风要来了。”

话是这么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台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的威力。有的话,骗下面的人可以,骗上面的人就是笑话。

上帝是否无处不在,三人心里其实都有各自的答案,但敌人肯定不会因为一场台风就放弃即将到手的胜利。

贾琏也感受到了天气的变化,这种天气一丝风都没有,对于岛屿而言不正常。

“吩咐下去,做好防风准备,我感觉台风就快来了。”

军令一下,各部开始了准备,在有经验的华侨指导下,展开各种准备工作。

贾琏的指挥部目前设在一处庄园内,主建筑是石头,非常的坚固,只需要加固房顶和门窗即可。

对台风没有概念的李元,头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天地之伟力。

执意要出去看看的李元,很快就浑身湿透的回来了。不过他很兴奋,不停的描述着看到的一切。

“这风可真大啊,椰子树都被吹弯了,好像随时要断掉,却又不断。”

门关上了,屋内也点起了油灯,外面呜呜呜的风声,如同厉鬼在嚎叫。

贾琏笑眯眯的听他说话,丝毫没有打断的意思。

“姜汤来了,殿下赶紧喝了。”内侍端来姜汤,李元接过,趁热喝了。

“累了好一阵了,安排好值班,没值班的抓紧休息。”贾琏交代下去,台风天固然影响很大,但也能让人得到休息的时间。

猛烈的台风刮了半天又一夜,风渐渐的变小后,又是一个早晨。

推开门,风卷进来,已经没那么大了,但是雨还在下,落在脸上的雨点令贾琏精神一振。

“派人去通知一下,下面各部队在现在的情况,抓紧上报。”贾琏还是很担心的,尤其担心在海上的舰队。

(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20182/21215633.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