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推荐阅读:全球诡异,我用聊斋对抗惊悚 宠妻入骨:我闪婚了个财阀大佬 种田系统在手,相公跟着娇娇走 穿越荒年我有空间满仓粮 穿书后,对照组女配不干了 天鹅肉 七零养崽:娇娇后妈致富路 盛世宠妃 重生后,霍太太一心求离婚 妙手医妻:穿成六零年代炮灰作精
“上族谱?”姜映梨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萧侯爷当真是用心。”
虽然萧疏隐早就说过要认下沈桑榆为义妹,但隆重到上族谱,那就是截然不同了,根本不是小打小闹的意思。
族谱乃是家族根基所在,一字一句皆关乎血脉传承,将沈桑榆写入萧氏族谱,等同于将她纳入萧家血脉,此等殊荣,便是寻常侯门外室子都未必能得。
萧疏隐略略抬眼,目光平静地与姜映梨对视,淡淡道:"本侯既是说出要认下她,那自不会不清不楚,要给她合适的身份。"
他修长的指尖轻轻拂过茶盏,眸色深沉如潭,“待她写入族谱后,她就会是萧家嫡女,地位等同于我亲生妹妹,今后无论去向何方,都有萧家庇护。”
这番话言简意赅,却分量极重。
在京都这个权贵林立的是非之地,有萧家的庇护,意味着沈桑榆从此不必再为生计担忧,更不必担心受人欺凌。
昔日那个在乡野间奔跑的小丫头,如今将踏入京都最顶层的社交圈,前途不可限量。
姜映梨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既为妹妹获得如此殊荣而欣喜,却也有几分担忧。
沈桑榆从小在乡野长大,性情天真烂漫,习惯了无拘无束的生活。
如今突然要遵循那么多规矩,要学那么多礼仪,着实令人担忧。
“多谢侯爷。”姜映梨真诚地感谢道,随后又忍不住道,“但是,小榆年纪尚幼,性子也比较活泼,不知萧府中那些规矩束缚……”
“我娘很喜欢她。”萧疏隐打断她的话,语气平静道。
姜映梨心中稍安。
府中老夫人没有意见,那自是最好不过的。
“她虽性子有些粗野,却也算得上乖巧懂事,自是明白,什么是对她好的。”萧疏隐继续道,言语间对沈桑榆的评价虽不尽如人意,但明显是出于关心。
“本侯请了些宫内退下的老嬷嬷教她规矩,也是为了她好。”
姜映梨听罢,轻轻点头。
她当然明白,在这个礼教森严的世界里,一个没有规矩的姑娘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即便是作为萧家的义女,若是举止不合规范,也难免会被人嘲笑议论。
萧疏隐安排老嬷嬷教导,确实是为了沈桑榆将来能在这繁文缛节的圈子里立足。
“侯爷所虑甚远,费心了。”姜映梨温声道,“我也知道,这些规矩虽然繁琐,但对小榆将来确实有益。只是她跟我长大,性子野惯了,若有冒犯之处,还望侯爷多加包容。”
她明白,萧疏隐是因为弟弟才对沈桑榆好的,但就算如此,他所为已是很用心了。
萧疏隐觑了她一眼,“无妨。她这段时日在府中,虽偶有违逆规矩,但也算是努力费心。我娘很是欢喜她,她也给我娘分担了不少……”
说到这,萧疏隐暗地掠过一抹复杂。
至少,沈桑榆比他想象中要聪明和明理,哪怕是萧老夫人犯病,她也没有先前的恐惧,更没有嫌弃,而是细心陪伴。
姜映梨很是敏锐地察觉到他这一瞬间的迟疑,心中更添了几分安慰。
沈桑榆是个很聪明善良的孩子,但因着出身的问题,初始其实很难叫人察觉出来,她总是像个刺猬般竖起尖锐的刺,所以一般人相处时,只会觉得她有些扎人,却很难察觉到其下隐藏的柔软。
她回来时,听说沈桑榆为了让萧疏隐全身心的救自己,专门跑去求他,后来就没有回来过,只让人送了消息让不用担心。
她本来还担心她处境艰难,但此刻想来,倒是她多虑了。
“那就好……”
萧疏隐折回眸子,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她,从前的姜映梨就像是一朵迎风而立的芍药,明艳而灼目,但现在的她,面色苍白,好似被风雨摧残至极。
他心中划过一抹浅淡的痕迹,垂下眼眸,遮住眼底的涟漪,淡淡道:“你现在该回答本侯先前的问题了。”
“抓你是何人?”
“这重要吗?”姜映梨一顿,转开眼眸,“我已经平安回来了。”
萧疏隐冷笑一声,微微抬起下巴,“是不是景王?从前倒是本侯小瞧了他,就不知从黑山到柯家寨,他到底掺和了多少?”
顿了顿,他掀起眼眸,觑着她:“景王给你下了蛊毒,就是为了逼迫你替他保守秘密?”
说到这,他忍不住扯了扯唇角,“你从前对着本侯倒是硬气得很,怎么如今对着景王,就如猫被剪了利爪,这般温顺。”
姜映梨一噎:“……我没有。”
她从来都知道,萧疏隐不是个好相与的主,不如说她接触的这些人,哪个是好欺瞒的,个个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她被谢若微从景王的庄园里救出来,还身染蛊毒,傻子才会信跟景王毫无关系。
更不用说,前头发生了那么多事,景王恐怕也是因此,才对她知晓自己的秘密,如此谨慎。
但他想隐瞒的是身体健康,旁人却根本不是关心这个,而是从细枝末节去推断出他的目的……
就譬如说此刻,萧疏隐站起,缓缓在屋内踱步,“景王是先帝贵嫔所生,出身亦是尊贵,且自小聪颖过人,奈何身体羸弱,故而先帝从没将他纳入候选。”
“陛下刚愎自用,对其他藩王有些警惕,但对景王却很是宽容。”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可他却不惜代价囚禁你,姜映梨,你还想如何瞒我?”
姜映梨目光微微一闪,“萧侯爷……我……”
正当两人谈话间,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说笑声,紧接着门被轻轻推开,随后沈桑榆和姜青檀端着点心进来了。
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说笑声,紧接着门被轻轻推开,沈桑榆和姜青檀端着点心走了进来。
“姐姐,刚刚门口有人卖糕点,我和阿檀哥哥买了点蜜饯桂花糕,最是开胃。”沈桑榆笑容灿烂,丝毫没有察觉到屋内凝重的气氛。
她将点心盘放在案几上,一脸期待地看着姜映梨,“你快尝尝!”
萧疏隐眼中的锐利收敛了起来。
姜映梨笑着拿起一块桂花糕,轻轻咬了一口,味道甜而不腻,口感绵软,确实做得不错。
“很好吃。”她柔声夸赞道。
沈桑榆听闻,眼睛一亮,满脸欣喜,“真的吗?”
她转向萧疏隐,有些紧张地问道:“兄长,你要不要也尝一块?”
萧疏隐看了她一眼,伸手拿起一块桂花糕,轻轻尝了一口,点头道:“不错。”
看着沈桑榆满脸欢喜的模样,姜映梨心中涌起一丝欣慰, “小榆,萧侯爷欲要下月初八会为你举行族谱认亲礼,到时候你就正式成为萧家的一员了。”
沈桑榆闻言,眨了眨眼,似乎一时没有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上族谱?”
萧疏隐神色平静地解释道:“族谱记载着萧家所有嫡系血脉,你的名字写入族谱后,就如同亲生骨肉一般,从此以萧为姓,享受萧家所有庇护与荣光。”
沈桑榆听罢,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又流露出几分担心,她转向姜映梨,小声问道:“姐姐,那我还能来看你吗?”
姜映梨心中一软,伸手轻轻抚了抚她的发丝,“当然可以。你虽入了萧家族谱,但我们仍是姐妹,永远都是。”
沈桑榆这才放下心来,脸上又浮现出欢喜的笑容,“太好了!”
她看向萧疏隐,眼中满是感激,迟疑了下,“多谢兄长。”
萧疏隐淡然点头。
姜映梨见沈桑榆已经对族谱认亲一事有了基本了解,便又问道:“侯爷,不知认亲礼当日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萧疏隐略作思索,解释道:“本侯已经命人准备了冠服首饰,当日会有族中长辈为她梳妆。仪式上需要上香拜祖,以及接受族老审视,之后便是正式写入族谱。”
他顿了顿,看向姜映梨,“若姜大夫身体允许,也请务必前来观礼。”
姜映梨微微一怔,没想到萧疏隐会主动邀请她,但转念一想,作为沈桑榆的姐姐,她参加认亲礼也是理所应当的。
“多谢侯爷邀请,若无大碍,我定会前来。”她诚恳地答道。
萧疏隐点头,随后又转向沈桑榆,“你准备的如何了?老嬷嬷教你的礼仪,都记住了吗?”
沈桑榆略显紧张地回答:“基本都记住了,就是有些复杂的动作还不太熟练。”
“这些日子要勤加练习。”萧疏隐语气平淡,“族谱认亲是大事,容不得半点差错。”
沈桑榆认真地点头,“我会努力的,兄长。”
姜映梨看着他们的互动,心中不禁感叹。
萧疏隐虽然面上冷淡,却也是真心实意地关心沈桑榆,否则不会事事亲自过问。
就在此时,姜映梨忽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胸口隐隐作痛,手中的茶盏差点滑落。
她强忍着不适,试图掩饰,但这一切都落入了萧疏隐的眼中。
“你怎么样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姜映梨深吸一口气,勉强笑道:“无妨,只是有些乏了。”
沈桑榆立刻紧张起来,握住姐姐的手,“姐姐,你脸色好差,是不是风寒加重了?”
“没事,休息一下就好。”姜映梨轻轻拍了拍妹妹的手,安抚她道。
萧疏隐眯了眯眼,眉头微蹙,似是看出了什么,但并未点破。
他起身道:“时候不早了,我们也该告辞了。姜大夫需要休息,小榆,我们回府。”
他知道今天问不出什么了,只能暂时离开。
沈桑榆虽然不舍,但见姐姐确实面色不佳,也不敢多留,只好依依不舍地点头,“姐姐,你好好休息,我改日再来看你。”
姜映梨温柔地看着妹妹,笑道:“好,你也要听话,不要让萧侯爷和老夫人操心。”
沈桑榆认真地点头,随后与姜映梨告别,跟着萧疏隐离开了屋子。
待他们走出院门,萧疏隐才开口道:“好好照顾你姐。若有需要,随时来寻,可来寻我,府中大夫随时可来。”
姜青檀一愣,感激道:“多谢侯爷。”
萧疏隐微微颔首,随后带着沈桑榆离开了。
与此同时,皇宫里,谢若微站在书房外,等候皇帝传召。
没过一会儿,就有内侍出来,躬身道:“谢指挥使,皇上有请。”
待得谢若微入内,就惊诧地发现景王竟然在。
见到谢若微进来,景王苍白着脸色,朝着他轻轻一笑,他嘴唇毫无血色,整个人看起来虚弱不堪,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皇上。”谢若微膝盖一软,跪下恭敬道:“臣已经寻到了姜映梨,并已将其安置妥当。”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点头道:“做得好。方才景王也特地来说过了。”
闻言,谢若微瞥向景王,眯了眯眼。
他没想到景王竟然会主动来说这些。
景王此举明显是为了自保,怕他告发景王囚禁姜映梨的事实,所以先发制人,来个死无对证。
“是。臣弟近日在温泉山庄养病,恰巧听闻谢指挥使在附近搜寻。”景王轻声解释,随后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臣弟便派人四处打探,得知姜大夫已经被找到,便立刻赶来向皇兄禀报。”
谢若微冷笑一声,“姜大夫现在身中剧毒,性命垂危,景王可知道?”
景王怔愣了下,“这个……我自是知道的。先前崔瑢瑢也替姜大夫稳定过毒……哎,不知道是何人给姜大夫下此毒手……”
边说,他又剧烈咳嗽,竟然一时间都止不住咳嗽。
皇帝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悦:“那朕先派御医过去给她看诊。待得她好转,立刻进宫来替太后看病。”
谢若微正欲开口辩驳,忽闻殿外太监高声宣道:"秋太后娘娘驾到!"
殿内众人连忙跪下行礼,谢若微也不例外,只是心中警惕更甚。秋太后此时到来,必有深意。她与景王向来交好,若非巧合,就是有意为之。
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伴随着淡淡的熏香渐渐靠近,谢若微微微抬眼,只见一位雍容华贵的妇人缓步入殿。
秋太后身着一袭淡紫色宫装,头戴珍珠凤冠,气度端庄高贵,面容上虽有岁月的痕迹,却依然能看出年轻时的风华。她的目光在殿内扫过,最后落在景王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和怜爱,随即便转向皇帝,面带慈祥笑容。
(https://www.tuishu.net/tui/635720/21215400.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