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百年海军
推荐阅读:炮火弧线 诸天超人!从海贼开始 奇幻领主:从开拓骑士开始 废材逆袭:全能神女她马甲遍地 快穿:专业拯救黑化圣父 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这个中洲队强到离谱 盛世嫡女:战王疼妻捧上天 重生之资本传奇 小轩窗,玉珠忙
“苏州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
“张溥立下了大功啊!”
看着苏州雇工和雇主达成的协议、还有收上来的官田和赋税,朱由检感叹道。
对于当前的大明来说,没有什么比增加财政收入更重要。
借着张溥率领雇工挑起的风波,朱由检成功改变苏州局面,开始在南方试行一税制。
这是能彻底解决财政问题的大举措,将来成功之后,能够让朝廷不再为财政问题殚精竭虑、增加小民负担。
连年遭灾的北方,也能因此缓一口气,把能征收上的税款都用于赈灾和移民。
可以说,这才是朱由检最关心的事情。雇工的事情虽然长远来看更重要,但对当前的朝廷来说,却远远不及试行一税制。
除此之外,让朱由检关心的就是大明与荷兰有关南洋的协议。
在又一次成功击败荷兰人,逼迫荷兰人承认大明对近海的控制权后。荷兰人已经认识到,要想和大明做生意,就必须和大明签订合约,结束眼前的战争状态。
否则他们不但无法和大明贸易,甚至满剌加的航线,都会受大明威胁——
在这个浅浅的海峡里,荷兰人的远洋战舰并不占优势,料罗湾海战等近海战争早已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继续和大明对抗下去,荷兰人将不得不绕道,在南洋的近海一直受到大明威胁。
这让他们不得不正视大明的实力,签订了相对平等的合约。
摆在朱由检面前的,就是郑芝龙等人,与荷兰人签订的最终协议:
“第一,大明与荷兰和平共处,在南洋的军事行动需要通报另一方。”
“第二,大明与荷兰互相尊重,对各自藩属和势力范围予以承认。”
“第三,大明与荷兰互惠互利,相互通商贸易,大明解除对荷兰的贸易封锁,荷兰亦不得阻止大明商人在南洋的贸易。”
这一条款,是荷兰人最关心的,也是争论最激烈的地方。
他们只想让大明解除对荷兰的贸易封锁,却不想让大明商人去南洋贸易:
以前,他们仗着贸易垄断,能够肆意操纵南洋货物的价格,甚至把某些不值钱的货物,卖出一个天价来。
但是大明商人来了之后,他们这个方法就不灵了。大明商人会用低廉的价格,冲垮他们好不容易营造的局面。
所以荷兰人强烈要求废除这个条款,认为双方的贸易应该局限在香江岛自贸区,南洋的贸易应该由他们垄断。
郑芝龙等人对此自然不会同意,他们虽然更重视的开藩占据土地,对贸易也不会忽视。毕竟谁都知道海贸赚钱更快,远非辛辛苦苦种地可及。
最终,在经过激烈争论后,郑芝龙等人代表大明承认了荷兰人在香料等行业的主导权,同对方勉强签订了这个条款。
但是朱由检预想中的大明与荷兰互为最惠国,那就无疾而终了,甚至没有被提出来。
这让他不由心中叹息,知道大明与荷兰,将来免不了还有争端:
『荷兰人狼子野心,对这一仗的失败不服气啊!』
『或许几年之后,大明与荷兰还会发生海战。』
被大明凭借船多在近海击败,估计荷兰人心里不太服气。
过几年他们把损失的船只补上后,估计还会挑起争端。
朱由检预想着这个场景,唤来内府监掌印王承恩道:
“皇家船舶的船厂,建得怎么样了?”
“仿制葡萄牙人的战舰,有没有什么进展?”
王承恩闻言当即道:
“葡萄牙商人陆陆续续进献了十多艘战船,内府监和海军部的工匠已经全部仿制了。”
“但是皇爷说的巡洋舰,还没设计出来。”
“西洋人的船只多用橡木,大明这种木料用得较少,储备也很不足。”
“目前仍在试验各种木料,把泰西人的盖伦船改造成皇爷说的巡洋舰。”
在盖伦船的基础上发展远洋战舰,这是朱由检早就决定的。
当初葡萄牙商人内附大明寻求庇护,朱由检就向他们提出了献上战舰的条件。
葡萄牙商人对此虽然不情愿,但是在荷兰人的步步紧逼和大明要求下,不得不尽力搜刮退役战舰。
如今大明已经搜集了各式战舰十多艘,其中有三艘盖伦船。皇家船舶集团和海军部的任务,就是仿造这些船,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大明的远洋战舰——巡洋舰。
朱由检对这个进度并不满意,想着后世的万木之王柚木,提点道: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不是有很多用了南洋的柚木吗?”
“南洋最适合造船的材料应该是这个,派人去好好搜集,鼓励贵族去柚木丰富的地方开藩。”
“大明以后对柚木的需求是无限的,皇家船舶集团可以和他们签订长期采购合约。”
“告诉他们采伐后记得种植,五十年、一百年后造的船一定多于现在。”
作为最适合用于战船的材料,柚木甚至用到二战作为航母甲板。直到战后喷气式时代到来,才从航母上消失不见。
所以朱由检可以肯定,现在种植柚木,五十年、一百年后都能卖出去。皇家船舶集团可以发出长期合约,采购这种木材。
甚至,为了提高柚木的地位,鼓励柚木产业发展,朱由检还命内府监打造一批柚木家具、制作柚木地板。
王承恩记下这些,打算用柚木打造一艘战舰——
至于皇帝所说的柚木到底是什么,他相信拿着南洋的木料好好试,一定能试出来。
朱由检此时则看着各种巡洋舰的设计,对他们的进度非常不满。
任务发出两年了,大明的造船工匠仍旧停留在仿制,连一艘巡洋舰都没能造出来。
甚至一些人拿出的巡洋舰方案根本谈不上是战舰,那些工匠对远洋海战完全没有概念。
这让他不由感叹海军发展的艰难,在这个风帆战舰时代,百年海军绝不是一句空话。舰船设计制造、甚至木料储备,都需要很长时间。
如今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鼓励海外开藩和海贸,促进造船行业发展。(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35748/21215401.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