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525章 灵魂拷问

第525章 灵魂拷问


第525章  灵魂拷问

天蒙蒙亮,丘吉尔迫不及待的要求去前线看看,贾琏只好陪同前往。

丘吉尔还嫌弃道:“这马不行,像一头骡子,回头我送你两匹好马。”

这个事情贾琏也没太好的法子,中原帝国在培育马匹的方面,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不单单是骑兵用的马不行,托马也不行。比起西方的马,蒙古马确实矮小,优点是好养活,耐力惊人。

顿河马还不错,可以让西宁王与罗斯人进行贸易,换回来一些马。心里默默的记下一笔。

“提前谢谢勋爵!”贾琏一点都不客气的先接受了。

“不客气!我们是朋友!”丘吉尔心中窃喜,能与贾琏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他个人甚至对大英帝国而言,都有莫大的好处。

远的不说,现在正在经略印度的带英,真的会担心中亚方向的周帝国陆军,放弃往北,转头南下,杀进印度。

在海上带英是有自信的,但是在陆地上,丘吉尔真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尽管他是海军将令,没必要为陆军担忧。

远远的丘吉尔就闻到了空气中令人作呕的腥膻,就这还是战场清理过一次了。

来到最前沿的指挥所时,浓郁的腥味让人难以忍受,这是死了多少人,才那么大的味道。

了解了昨夜的战斗经过之后,丘吉尔目瞪口呆,还能这么玩的么?前沿阵地放置少量的人警戒,却布置了大量的炸药。

为了去腥,土著士兵们一边吐,一边往壕沟里撒石灰。

“大人,经此一战,西夷丧胆矣!”崔路颇为自豪说着,贾琏面无表情,实际上是在忍着吐,真不知道崔路是怎么忍住的。

其实崔路已经吐过了,现在都麻木了。

“再有三日,便可掘进至城下三百米,届时我方的炮能打上去,对方的炮却打不着我们。”张三得知贾琏来到,放下手里的事情匆匆赶来。

“不着急,堡垒区的西班牙人已经没勇气出击了,台风季节,先做好防台风的准备。”贾琏的关注点是全局,不单纯是战斗。

“大人放心,海副使带着下属,由侨民和部分土著配合,正在开窑烧砖。这个地方的土著,墙都是草和泥做的,没有窗户,白天屋里要点灯。卑职与陈老大商量过了,多建砖瓦房。说起来,本地土著太懒了,男的干活还没女的多。”说起这个,张三忍不住吐槽了。

贾琏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热带地区的风俗,至少他是见识过的。(PS:作者幼年生长于海南,真是亲眼见过,以前的本地男性有多懒。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好转一些,估计很难。)

丘吉尔没有多呆,看了该看的,立刻走人,离开这一片后,味道没那么大了,整个人好像呼吸才算顺畅了。

贾琏跟着走远,回到总部这边后,丘吉尔告辞离开。他来的目的都达到了,确定了带英与周帝国的关系短期内继续友好。嗯,至少在周帝国的海军发展起来,应该是不会对带英构成威胁的。亲眼目睹了周军的装备和战斗力之后,丘吉尔觉得,此前签署的友好条约,划定的势力范围太正确了!

同时丘吉尔也决定,回去之后,上书国内,加大对南亚次大陆的投入,尽快拿下印度并稳固经营。

临行前,丘吉尔还特意对贾琏道:“驱逐荷、西两国势力,控制南洋之后,贵国的发展方向有变,请及时通知,避免双方出现误判。”

贾琏微微一笑:“勋爵阁下多虑了,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数千年来,帝国的致命威胁,只能是来自北方。未来周帝国的发展方向,必然是西北两个方向。罗斯人在近百年前与帝国在远东打过交道,灰头土脸的回去了,他们有没有忘记我不知道,我们是没忘记的。对了,请勋爵注意一下,如果有奥斯曼帝国的使者停靠印度,一定保护他们周全。”

丘吉尔没想到还能听到这个种程度的机密,这根本就是周帝国的国家机密啊。贾琏就这么随口说了,并且要联络奥斯曼帝国。

难道说,在中亚一带,罗斯与周帝国已经出现了利益碰撞么?这可真的是太好了,有周帝国的钳制,罗斯帝国往西的发展,注定要停滞。

这个情报太重要了,必须尽快的传回国内。

贾琏就是这么随口一说,信不信是丘吉尔的事情。实际上贾琏的战略构想里头,中亚的地位确实被放的很高。只不过,也仅限于中亚了。再往西,地理环境太过恶劣,走陆路就不现实了,只能走海路。

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在西亚提前弄一块地盘。比如,阿拉伯半岛的沿海一带。

说实话,那个地方就算弄到手,贾琏也很头疼,因为短期内真没谁愿意去那个不毛之地,真是除了沙子啥都缺。

至于石油和天然气,现在就算发现也没啥鸟用,最多是搞一个军港,以保护航线为借口。

最最关键的是,现在的奥斯曼帝国与俄罗斯处于拉锯状态,奥斯曼帝国还落了下风,如果能得到周帝国的帮助,他们真的会愿意接受从阿拉伯半岛画一块地方的条件。以此换取周帝国的支持。

有一个问题,自从被西班牙人撅回去之后,奥斯曼帝国似乎变得不能打了。

这里面应该和大航海开启之后,东西方贸易从陆地上收不到过路费有关。

丘吉尔登上战舰,手扶栏杆,看着岸边的贾琏站在那里不动。周帝国的人似乎比较重视感情,这点是可以利用的。想到这里,丘吉尔摸了摸腰间,那里有一支左轮,是贾琏的配枪,作为礼物送给他了。

送一支左轮不是贾琏心大,不怕人家仿制,而是没有火帽的左轮,就是玩具。

丘吉尔决定,回去之后向所有人炫耀他的左轮,同时给贾琏送来一笔订单。相信这份友谊,贾琏是不会辜负的。

这想法丘吉尔还真有点不确定,因为他知道,左轮手枪这玩意,已经是跨时代领先的自卫武器了,有钱人家都未必愿意买。

回到孟买的丘吉尔,立刻写信,要求沿途各地的皇家海军,发现奥斯曼帝国访问东方周帝国的船只,必须友好对待。

只能说,眼下的带英虽然很强大,但还不够强大,没有达到巅峰期。当然了,带英没能尽快达到巅峰期,与丢失北美殖民地有很大的关系。

这里涉及到治理成本的问题,北美十三州的独立,可不是什么不堪带英的压迫,而是自觉羽翼丰满,不想给带英缴税了。

如果没有路易十六这个国父掺和进去,北美的独立怕是要泡汤的。

贾琏不是没有想过,阻挠北美的独立,奈何真的是鞭长莫及啊。

以大周现在的投送能力,别说去北美了,去澳大利亚都没整明白的,更别说渡过浩瀚的太平洋抵达北美了。

西班牙人从南美到亚洲的航线,保住还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以后的马尼拉,要作为一个贸易集散地,中转站来发展。至于暹罗等东南亚国家,贾琏真是半点兴趣都没有,不是说那些地方不值得殖民,而是成本太大了。

有一个地方倒是必须要拿下的,那就是缅甸,夺取一个印度洋的出海口,太重要了,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可惜,贾琏建议牛继宗去云南,这老东西没接受,选择了留在水师衙门。这人的野心,也就是这样了,真不如王子腾。当然了,王子腾在拿下安南之后,斗志也快速的堕落了。

实际上贾琏的斗志一开始也不高,都是逼出来的。

热锅里热气腾腾,荷兰拿着椰子壳碗在排队,干了一个上午的活,自己给自己修战俘营,每天三顿饭,早中两顿是稀饭,晚上是干饭。这是事先没想到的,本以为一天能有两顿吃的就不错了,毕竟他们对待找来干活的土著,就是这个水准。

周帝国的士兵看起来凶神恶煞,却没有太凶残的伤人举动。这让俘虏们的心态变的好多了,看来投降不杀的传单是真的。

干活时,从之前被俘的,民兵口中获悉,伊莲等十几个修女,并没有受到他想象中的羞辱,伤员也没有被杀掉。只是听说,储存的奎宁被收走了,需要的时候要向周帝国的医生申请。

现在修女姐姐们,还在照顾伤员,并没有受到虐待。相比之下,西班牙民兵要是俘虏了周帝国的妇女……,荷西不敢多想了。

贾琏看见李元一脸阴沉的过来时,心里微微一紧,这是遇见什么看不顺眼的事情了么?这位爷,一直小心翼翼的伺候他,别出事情了。

“先生,卢院长的手下,居然在给尸体开膛破肚,坏人骸骨,简直无德之极。”李元一开口,贾琏就知道原因了。

中国人讲死者为大,人死了,还要去破坏人家的尸体,那是很过分的很不道德的行为。

李元应该是看到了卢院长在贾琏的授意之下,组织医生解剖尸体,了解人体结构。

“殿下莫动怒,且听贾某慢慢说。”贾琏心平气和的招呼李元,一起往外走,边散步边说话。

“战场上枪弹无眼,子弹打进人体,必须取出来,否则伤员就是在等死。”贾琏先给他上一个概念,就是子弹伤必须取出弹头。

“啊,是这个道理。”李元下意识的回答,认可了这个说法。

“殿下,人隔着肚皮是看不到体内情况的,利用战场上得到的尸体进行解剖,方便大夫们了解人体结构,为今后救治我方受伤将士做知识储备,即便被人看做不道德,这个名声贾某也是愿意背的。贾某作为统帅,解剖尸体那点道德损失在我看来,与我军士兵的圣明相比,根本不重要。事情是我安排的,殿下需要人来背这个责任,贾某接下了。”

其实李远没有亲自看见,而是他的随从内侍看见了,跑来告诉他。

所以李元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指责那些大夫,而是来找贾琏告状,只是没想到,贾琏居然是始作俑者。

“这……。”李元听明白之后,顿时沉默了,他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问责了。

道德重要么?重要,非常重要。但,也要分时候和地方。

这段时间跟在贾琏的身边,李元的三观其实是受到了很大影响的。

贾琏见他无语,笑着继续往前走,顺手还摸出烟来点上一支,继续道:“为上者的道德,不该具体到细枝末节之上。贾某作为统帅,打胜仗就是最大的道德,在这个前提之上,才是尽量的减少伤亡,这是次一级的道德。善待被俘的西洋人,也是道德,只不过重要性被放在最后。”

李元听了越发的沉默了,他突然想起去陕甘视察赈济的事情,当时李清是陕甘总督,赈济的过程中,发现了好些蠹虫。

那些贪官污吏,哪个不是口口声声道德。

嘴上说道德,实际做法却是灾民饥寒交迫,对于他们而言,安置好灾民,让灾民有一口吃的,才是最大的道德所在。

再往上推,父皇的道德,就该是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往下推,地主应该善待佃户,至少给佃户留一口吃的,一身穿的。

这……,真没法细想了,李元越发的沉默了。一旦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时,李元发现过往很多观念,简直就是荒唐至极的印象。

人人都是嘴上讲道德,实际行动呢?

士绅在乡里盘剥乡里乡亲,官员在基层大搞贪腐,所有的负担都压在底层庶民的身上。

京城里的权贵们,整日里锦衣玉食,别说县以下的乡村了,就算是城北的贫民过的如何,他们都不会多看一眼的。

权贵们的权利和财富来自何处?

如果没有最底层的百姓,权利和财富存在的基础就没有了。

同理,一旦底层百姓不认可,揭竿而起了,皇权存在的基础也就没了。

想明白这个道理的李元,后脊梁开始冒冷汗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先生,把道德挂在嘴边,有实际意义么?”李元觉得自己的魂魄都不稳了,内心深处的问题说了出来。

(本章完)


  (https://www.tuishu.net/tui/620182/21215634.html)


1秒记住推书网:www.tuishu.net。手机版阅读网址:m.tuishu.net